泵的检修工艺规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538877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的检修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泵的检修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泵的检修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泵的检修工艺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泵的检修工艺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的检修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的检修工艺规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泵的检修工艺规程1. 脱硫系统中使用的水泵(除工艺水泵、除雾器冲洗水泵)结构基本为单级单吸离心泵。 因此检修程序可参考单级单吸离心泵。2. 办理工作票。电机停电,出入口门关闭。3. 拆开皮带轮防护罩,卸下马达及泵间连接皮带。4. 拧下油室放油堵头,放尽旧油。5. 拆除进出口截门与泵进出口端盖间弯头及其他连接管件,拆除压力表。6. 松开端盖连接螺丝,用顶丝顶起或用铜棒均匀着力敲打取下端盖。拆卸过程中注意保 护结合面,测量旧垫片厚度并做好记录。对附有橡胶衬里的泵,取下橡胶衬里,固定栽丝检 查。7. 用板手或专用工具取下叶轮。8. 松开轴封压兰,取出盘根,移出水封环。9. 松开前后轴承端盖及油标油封

2、,测量垫片厚度,做好记录。10. 以钢棒顶住叶轮侧轴头,轻轻敲出,将轴与轴承一并从对轮侧抽出水封环压盖及前 后轴承端盖。11. 用专用工具取下对轮,拿下后轴承端盖及油挡。12. 用专用工具取下轴承锁母及间距套管。1.1 泵的检查项目1. 油室及轴承部位应采用煤油清洗,棉纱擦净,最后用腻子或面团粘净。2. 泵壳叶轮应除垢,除垢擦净,检查有无裂纹磨损并测量密封环处外圆度。3. 检查橡胶衬里,观察有无裂缝、渗油或磨损情况,严重及时更换。4. 密封环要检查磨损和不圆度,并查对以往记录是否需更换。5. 轴承清洗干净后观察铁架和内外圈是否完整,转动时是否有松动或停止现象,并测定 游隙,不合格或有缺陷时应予

3、更换。6. 泵轴擦洗干净后,观察轴封处有无严重磨损,而后测量轴弯曲度及轴承处是否松动。1.2 组装1. 将后轴承、间距套、前轴承、油挡、纸垫、后轴承端盖依次装于轴上,上紧对轮。对 轮侧穿入托架(轴承支架)。安装对轮前,压铅丝测出后轴承端盖应加纸垫的厚度,同时参 考拆卸时的记录,决定纸垫厚度,固定后轴承盖。2. 轴穿入轴承支架直到前端露出时,即将油挡、纸垫,前轴承盖、压栏、水封环套于轴 上,后轴承盖固定时,用同样方法固定前轴承盖。3. 在泵壳内将叶轮按叶轮旋转方向拧紧。4. 装好端盖后再转动轮子,检查密封环有无磨擦,若有磨擦感觉应取下端盖调整或修刮。5. 安装出入口管,装上压力表及真空表。6.

4、按要求依次装好水封环及盘根,保证水封环对正进水管。然后上紧压兰,松紧度以能 用于盘动转子旋转为宜。7. 装上水泵及电机间固定螺栓、螺母、皮带通过调整螺母来调整皮带松紧度及平行度。8. 加油于油室中,油位适中,装好皮带防护罩。1.2 水泵检修质量标准1. 泵的全部零件应完整、无损、无缺陷,经清扫、清洁和刮削后,表面应光滑无锈无垢。2. 叶轮和轴套晃动度W0.05mm。3轴的弯曲度W0.05mm。4. 叶轮径向偏差W0.2mm。5. 密封环与叶轮的径向间隙0.20.3 mm,轴向间隙0.50.7 mm,紧力在0.030.05 mm 之间。6叶轮与泵体轴向间隙23 mm,对于没有密封环的泵,叶轮入口

5、轴向与径向间隙均在 0.030.06 mm 之间。7. 盘根挡套与轴的间隙0.30.5 mm,压兰与轴或轴承保持同心,其间隙为0.40.5 mm, 压兰外圆与泵壳盘根盒的径向间隙为0. 10. 2 mm。8. 滚动轴承与端盖的推力间隙,应保持在0.250.5 mm。1.4 维护处理故障原因分析处理方法不上水检修后电机相线反序 入口法兰漏汽或入口管道腐蚀穿孔 轴封过松叶轮密封环间隙大重接线 堵漏气部位 调整盘根 调整密封环(大修处理)一般振动由吸入口式盘根处抽入空气 供水不足地脚螺丝松动 泵壳因气体未排出或汽化堵漏检查来水及入口滤网 拧紧地脚螺丝 开排空门排空气声音异常轴承有杂音 泵体抽入杂物或

6、有空气 泵体内叶轮松动 电机故障补油或大修更换轴承 停泵排气或重新启动 停泵检修 电机检修轴承发热轴承缺油或损坏 轴封过紧 轴封冷却水断流或水封环磨擦补加油或更换轴承 松动压兰 调整供水,重填盘根1.5 滚动轴承的拆装工艺1. 拆卸轴承前,撬开止动垫,用圆螺母板手或用手锤及专用尖头扁产打下轴承锁母。为 方便拆卸轴承以及避免损伤轴颈配合面,在拆时应用螺旋或液压拆卸器,轴承应用矿物油加 热到110120C,加热时为使大部分热油浇在轴承内套上,应用尖嘴油壶。为防止热油落 到轴上,可用胶皮或石棉带将轴颈包严,为不错过轴承内套松动最好时机,在交油前,应将 拆卸工具装好,使其预先有拉力,当轴承内环受热膨胀

7、时,轴承会自动退下。2. 更换的轴承,应进行全面检查,必要时用金相探伤检查,符合质量标准方可使用,并 做好记录。3. 用锉、砂纸清理打磨轴头、轴肩处的飞边毛刺,把轴颈轻轻打磨光洁,将轴颈及轴承 用干净煤油冲洗,并擦试干净。4. 用塞尺或压铅丝法测量轴承间隙,将轴承立放,内套摆正,让塞尺片或铅丝通过轴承 滚道,每列要多测几点,以最小数值为该轴承的游隙值。5. 测量轴颈与轴承内圈的尺寸,以确定符合过盈配合质量标准方可使用。为测量准确, 配合处沿轴向分为三段,每段测量不少于2 点。6. 若因轴颈尺寸小,过盈配合不能达到质量标准时,可由具体情况选用轴颈喷镀,镀铬、 喷涂等方法。7. 轴承应用油温或水温

8、加热的方法装配,用细铅丝将轴承外圈捆牢,吊悬在加热油中, 不许将轴承与加热装置外壳接触,以免金属导热使轴承超温过火。&加热时要随时测油温,不许超温,当热到合适温度(80100C )后,应迅速将轴承 套装在轴颈上,其内圈要与轴肩紧密接触,若轴承未装到位而抱轴时,应迅速用备好的专用 工具及大锤迅速强迫打进,安装完毕后上好止退垫圈和锁母,待轴承温度降到室温后,再次 锁紧锁母,以防冷却后发生松动现象。9. 用干净煤油和汽油清洗轴承,进行装配后的检查,是否有破损胀裂现象,转动是否灵 活,并测量轴承间隙,记不热装后间隙缩小值。2. 脱硫系统有关阀门与管道的检修维护2.1蝶阀检修工艺及标准1. 阀门解体组装

9、前,应对圈座的外径,阀杆孔的内表面,上、下部轴以及轴固定螺栓进 行润滑。当更换轴时,用阀盘上的扩孔来进行定位。2. 橡胶衬里完好,不得有磨损,磨损严重已不能起到截止作用,则更换橡胶衬里或阀门。3. 阀门活动灵活,不能卡涩。门板变形则必须更换阀门。4. 阀门关闭状态,确保严密。2.2隔膜阀的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1. 安装阀门对准中心,连接管道适当支撑防止受到不均匀应力,避免将阀门安装在大弯 曲力矩的地方。2. 阀门螺栓施力必须符合以下力矩标准类型A类型KB (直通)尺寸(DN)Ibf.f入NmIbf.f入Nm153.753.75203.75254.468.111325.988.111409.613

10、8.8125018.425184256525.83522.1308036.95033.24510029.54029.54012533.24529.54015059.08059.08020073.710073.710025081.111081.111030092.112592.112535092.11253. 安装前后,所有玻璃内衬阀体须进行放电测试。4. 调试阀门前,确保管道内铁锈、金属焊珠等冲洗干净,以免损坏阀座表面。5. 拆解之前,确认阀门及联接的管道系统压力已释放,温度下降。6. 用平时的手力关闭阀门,禁止用扳手或管钳作用于手轮上增加扭矩来关闭,以免损坏 隔膜。7. 严禁过关阀门。8.

11、较大的工作压力配装齿轮传动及电动执行器,但其转速受到严格限制;阀门开关时的 负载集中在隔膜螺栓上,由于连续的开关有可能造成螺栓松动,应及时紧固。2.3 逆止阀的检修工艺及标准1. 逆止阀拆除及分解。2. 将逆止阀出口侧朝上置于地面上,防止损伤法兰面。3. 松开阀盘的自锁紧螺母及锁紧垫片。4将阀盘推到开的位置,松开阀盘自锁紧螺栓,取下阀盘连同0型圈和不锈钢垫圈。5. 松开支架螺栓及不锈钢垫片,取下连杆及弹簧。6. 检查阀座及阀盘的密封面,轻微的划痕或凹痕通过研门来修理。7检查阀盘的0型圈,若损坏则更换。8. 逆止阀的回装9. 彻底清洗各部件。10. 将螺母、螺栓和0型圈涂油润滑。11. 将阀壳置

12、于地面上,出口侧朝上。12. 将连杆、弹簧、螺栓及垫片组合安装到阀体的支架上。13. 将阀盘、垫圈、螺栓、垫片及螺母、O型圈组合安装在连杆上。锁紧螺栓、螺母。3. 脱硫系统石灰石浆、石膏浆、工艺水管道的检修及工艺标准1. 选型上基本是带天然胶内衬耐磨耐腐蚀分段法兰,目的是磨损冲刷后便于更换。2. 定期检查管道内结垢情况,若结垢应及时进行 3-5%酸洗、清水冲洗,加强管道的运行 前后清水冲洗。3. 定期检查管道内磨损和腐蚀情况,尤其弯头处,严重时或已发现漏点应立即更换该段 管道。4. 检查吊杆是否松动,吊板焊缝有无裂纹及开焊,若有应及时补焊。5. 检查吊架上螺丝的紧力情况,若松动应重新拧好。4.

13、 皮带机检修工艺标准4.1检修质量标准1. 头架、尾架应牢固地安装在基础上,中间支架应牢固装在中间的机壳内。2. 安装中,各部件相互联接处应按规定要求进行装配,保证牢固、正确。3. 机架中心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不重合度不应超过 2mm。4. 中间架在铅垂面内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长度的1/1000。5. 中间架左右固定端高低的偏差不得超过1mm。6中间架间距L的偏差 1.5mm,相对标高偏差2 / 1000。7. 托辊横向中心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不重合度3 mm。&螺旋拉紧装置,前后行程100mm。9. 胶带连接应按规定要求进行。要求接头处平整、清洁。胶带接头应和胶带中心线垂直, 接口弧度达到规定

14、要求。10. 胶带应无割伤、裂纹及其它原因造成的损伤,尤其注意有无半边磨损。11. 对滚筒、托辊及时加油润滑轴承,确保运转正常,发现托辊损坏或不转应予更换或 调整。12. 输送胶带运转初期磨合不充分,从而产生初期拉伸,以及由于尾部皮带轮的位置调 整不当都会产生胶带的跑偏,如不及时调整都将产生计量误差甚至使给料机无法正常工作。 胶带的磨合及拉伸一般要运转7个月左右稳定。给料机在投运初期尽可能延长胶带的空转时 间。13. 输送胶带发生伸缩,旋转尾部的张紧丝杆予以调整,同时要注意左右两个丝杆同向 旋转,调整完毕运转达10圈以上看皮带偏转情况,仍然偏继续调。14. 根据胶带的跑偏方向,同向同时调整左右两个丝杆,每次旋转1/31/2圈。15. 调整皮带跑偏时,绝对不能只旋转一侧的张紧丝杆。4.2胶带跑偏处理及维护序号故障原因处理方法序号故障原因处理方法1安装中心线不直调整安装尺寸6滚筒表面有杂质清理2胶带本身弯曲或胶带切正重接7加载即跑偏进料口位置改变接头不直胶接或打扣3滚筒中心线同胶 带机中心线不成 直角机架返工安装, 调整滚筒张紧8机架两侧高低不 一致重调4滚筒不水平重新调平或加工9空载跑偏, 加载即正常调整初期张力5托辊曲线同胶带 中心线不垂直调整托辊10皮带机的维护序号检修项目周期检杳内容判别标准维修方法1皮带跑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