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规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51112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焊接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焊接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焊接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焊接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焊接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技术规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焊接技术规范1.规程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素钢、低合金钢及不锈钢槽体焊接的要求和焊 缝检验的规程。本标准适用于母材含碳w 0.25%的碳素钢、。s 400N/mm的普通低合金钢、SS304不锈钢、1 Cr18Ni9Ti不锈钢、SS304L不锈钢;工作压力w 10MPa的焊件的手工弧焊、埋弧焊和气体保护 焊;不适用于压力容器的焊接。2 .引用标准: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GB/T985-19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986-1988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T26492655-1989焊接接头试验方法GB/T2656-1981焊缝金属和

2、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法GB/T3323-19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12469-1990焊接质量保证 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GB/T12605-1990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GB/T15830-1995JB/T5943-1991JB/T6963-1993JB/T7949-19953 .焊接要求:3 .1 一般要求: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分级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钢制件焊熔化焊工艺评定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3.1.1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技术文

3、件和本 标准的规定;3.1.2焊工和焊接检验、试验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承担相 应的工作;3 .2焊接母材和焊接材料的要求:3 .2.1用于焊接的母材(钢板、型钢、钢管等)和焊接材料(焊条、焊 丝、焊剂)应有生产厂家质量保准书。其材质、规格、尺寸应 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并经质检部门验收合格。材料代 用,应办理代用手续。焊接母材和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如下:表1Q235A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钢号化学成分 (不大于)碳硅锰硫磷Q235A0.090.150.30.250.550.050.045表2不锈钢的化学成分钢号化学成分 (不大于)碳硅锰铬镍硫磷SS3040.060.082.017.08.

4、00.000.03519.011.0钢号化学成分 (不大于)碳硅锰铬镍硫磷SS304L0.031.002.017.08.00.020.03520.012.01Cr18Ni9T0.121.002.0017.008.000.030.035i19.0011.00表3不锈钢焊接材料焊缝金属的主要成分电焊条牌号焊缝金属化学成分(不大于)碳硅锰铬镍硫磷A1320.081.002.518.021.GB.011.0 0.0250.035A0020.040.090.52.518.021.011.0 0.0250.0353 22焊接材料的选用:依据材料类型和机械性能,对于碳素结构钢 Q235A焊接材料 选用焊条牌

5、号为J422;对于SS304 1Cr18Ni9Ti不锈钢焊接材料选用焊条牌号为A132 ;对于SS304L不锈钢焊接材料选 用焊条牌号为A002;3 .2.3 CO2的纯度应99.5%(体积法),含水量W 0.005%(重量法),当气体压力低于1 MPa时,不能继续使用;-# -3 .2.4焊接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防止污染锈蚀。不同型号、 规格、牌号不能混放滥用;3 .2.5使用前,焊条、焊剂应按规定烘干,不锈钢焊条A132、 A002须经150C左右烘焙一小时;焊丝应去除油污、锈斑;3 .3 焊接的坡口加工:3 .3.1 焊件的切割及坡口加工,可采用热切割方法 (火焰切割、等离 子切割、

6、线切割 )和机加工方法 (包括角向砂轮机磨削 );3 .3.2焊缝坡口的形式与尺寸应符合 GB985、GB986的规定,坡口 加工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对影响焊接质量的局部凹凸不平、 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应修整和清除;3 .3.3焊接前焊缝周围(手工焊10mm,埋弧焊20mm)均应去除毛 刺、氧化皮、熔渣、铁锈、油污、油漆、尘土等污物,保证 坡口表面光洁平整。不锈钢坡口两侧各 100mm范围内应涂上 白垩粉防止焊接飞溅沾附在钢板上。3 . 3 . 4焊件切割及坡口加工后产生变形的、应予矫正,使其符合图 样要求。3 .4 焊接要求:3.4.1 首次采用的新钢种、新焊接材料、新的焊接工艺必须在正式施

7、 焊前作出工艺试验, 评定合格后方能施焊。 工艺平定按 JB/T6963 执行;3.4.2 为防止焊接裂纹和减小内应力,装配时要尽量避免强行组装; 定位点焊采用的焊接材料、焊接规范及对焊工的要求应与正式焊接时相同;3.4.3 不应在非焊缝区和焊缝端部引弧、不应在母材上焊接临时支架、卡箍、吊环;3.4.4 综合考虑钢板的化学成分 (淬硬性 )、厚度、容器的结构刚性、 焊缝形式、焊接材料和方法、环境温度等因素,并经可焊性试 验后,确定是否预热和预热的温度。钢板厚度 40mm,在任 何环境温度下焊接,均应预热100C 150C;3.4.5 多层焊时,每层焊缝应连续焊完,且层间温度不宜过高,各层 接头

8、应错开,每焊一层要彻底清渣; 焊接不锈复合钢过度层时, 应采用直径较小的焊条,以便减少焊缝的稀释率;双面焊、反 面封底焊时要清铲焊根,然后焊另一面,避免不正常的渗碳、 渗铜现象;3.4.6 焊接完毕,应清理焊缝表面;3.4.7 装对焊接零件时,二个焊件 (或焊边 )的相互位置偏移量,应符合JB/T5943的规定;3.4.8 焊接件的非机械加工未注公差的尺寸偏差、直线度、平面度偏 差的公差值应符合JB/T5943的规定;3.4.9焊接件的加工余量应大于机械加工面尺寸的极限偏差和最小加工切削量之和;3.4.10焊缝的外形尺寸要求,应符合 JB/T7949的规定;3.4.11有密封性要求的焊缝,不得

9、有渗漏;3 .5 焊接变形的矫正和焊后热处理:- # -3 .5.1热状态下矫正,不得在兰脆温度(250 C 500C )时进行(调质钢除外);3 .5.2采用火焰矫正时,不得在同一部位反复加热,以防止钢材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发生变化;重要件(一类、二类焊缝)不得使 用水冷、风冷等急速冷却的方法,不得在同一部位进行拉、 压应力的反复矫正;3 .5.3矫正的焊接件表面不得有裂纹、熔坑及其他影响焊接件强度和 外观的缺陷;3.5.4综合考虑钢板的化学成分(淬硬性)、厚度、容器的结构刚性、 焊接方法和使用条件(应力腐蚀、低温)等因素确定是否作焊后 热处理,热处理时必须遵守热处理工艺规定;不锈钢不进行焊

10、后热处理;3 .6 焊缝的内部缺陷和力学性能要求:3 .6.1产品设计应根据焊接件质量特性的重要度确定焊缝的缺陷级别;表4焊接件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类表类别产品运行要求及服役条件产品失效后的影响1工作压力410Mpa的液压 管道;作为强度结构件或使用 高强度钢板的焊缝;承受动载 荷、高重载荷、介质有强烈侵 蚀性的槽体。会导致泄漏、爆炸等危及生 命、财产安全的事故及产品报 废,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的污 染,必须引起使用者投诉2工作压力1.64Mpa的液压官道;承受静载何、介质有 般侵蚀性。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须 停产修理,使用者可能因此投 诉。3常压、无侵蚀下介质工作的一 般结构件。对产品使用性能

11、和寿命影响 不大,修复简易,不至引起使 用者投诉。焊缝缺陷分级按GB/T12469规定3 .6.2如对焊缝有力学性能要求,应在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明确规定 对产品接头(包括焊缝金属)性能要求的项目、指标及试验方 法,且应符合有关标准。接头性能要求项目有:常温拉伸性能;常温冲击性能;常温弯曲性能;低温冲击性能;疲劳性能; 其他(如耐蚀、耐磨等特定性能);性能要求项目应根据产品性能、运行要求和服役环境选定, 不应超越上述条件随意删减或增加对接头性能要求的类别和 指标。3 .6.3焊接件质量特性重要度类别、焊缝缺陷级别、焊缝力学性能要求项目(指标、试验方法),可以按表5形式在图样或技术文件上标出:表5焊

12、缝类别按本标准缺陷级别按 GB/T12469力学性能项目指标试验方法(试验方法的标准)4.焊接检验:4 .1所有焊缝未经检验(包括槽体充水试验)合格,严禁涂刷油漆;4 .2焊缝均应进行外观检查,并符合如下规定:4.2.1焊缝表面必须清渣;4.2.2焊缝外观及尺寸偏差(用通用量具或样板检查)应符合图纸或现行的“GB985GB986”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的要求;4.2.3焊缝表面及热影响区不允许有裂纹;4.2.4焊缝表面不的有气孔、夹渣等缺陷;4.2.5焊缝咬边深度应不大于0.5mm,其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 每条焊缝咬边总长度(焊缝两侧之和)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4 .3用射线

13、照相、超声波探伤或钻孔方法检查焊缝内部缺陷,其检查方法及质量分级应符合 GB/T3323、GB/T11345、GB/T12605、GB/T15830 的规定;-# -4 .4焊缝密封性试验:4 .4.1常压槽体焊缝的密封性可以通过向槽内充水来检验,充水水 位应等于设计最高液位,无异常变形和渗漏等为合格。如有 渗漏应放水修理。少量渗漏修复后可采用煤油试验复查,大 量渗漏修复后应重新充水试验;下表 6为充水试验报告:表6 常压槽体充水试验报告检测项目检测要求检测结果1(mm)检测结果2(mm)检测结论检测人员焊缝渗漏不得有任何渗漏现象槽体外周长变形w设计周长士 0 .2/1000槽体高度变形w设计

14、高度士 5/1000槽体池壁垂直度w设计高度士 3/10004 .4.2低压槽体焊缝的密封性可以通过水压试验来检验。实验时环境和用水的温度均应高于5C;试验压力应大于工作压力1.5 倍;压力达到试验压力时,保压时间大于 5min,在该时间内 允许表压有波动,但不得低于试验压力。若在焊缝上发现渗 漏或潮湿,应对有缺陷之处返修后再行试验;4.4.3 焊接接头性能的试验,按 GB/T26492655和GB/T2656执行;4.5 焊缝的返修:4.5.1 凡经检查确定需要返修的焊缝,应将缺陷清除后重新焊接;4.5.2 对于焊缝返修要慎重,返修次数不应超过两次,超过两次应由主官部门批准,并在焊接记录中注明。5 .检验规则:焊接件焊接加工的全过程应由质量经理进行监控; 焊接检验的抽检方法及制定原则,由质量经理根据焊件的质 量要求、复杂程度及重要度作出规定;#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制造加工工艺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