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生育习俗文化研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506884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生育习俗文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民间生育习俗文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民间生育习俗文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民间生育习俗文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民间生育习俗文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间生育习俗文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生育习俗文化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间生育风俗文化研究 一、祈子风俗即尚未诞生儿女前的求取风俗。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新婚不满一年的新人求子。如旧时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晚,乾县一带普遍流行要子风俗。当晚,新婚缺乏一年的媳妇婆家要备好应用食品,供奉娘娘神像或牌位于新房桌上。然后由福寿双全、多子多孙的两位老太婆,扮演成一对老俩口;,怀抱事先做好的布娃娃,点明香烛,双双跪地,口唱?求子歌?,祈求新娘早生贵子。经过一番打趣耍笑后,老俩口;便把布娃娃塞在新媳妇怀里,旁观者硬推扯着新媳妇向神位纳头跪拜,再把布娃娃取出来放在炕上的被窝里,大家这才欢笑散去。主家设宴款待两位老太婆。此俗全由妇女们操办,表示妇女在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和责任。二、分娩风俗一生育礼俗在人生礼仪中,生儿育女是家庭和家族中的一件大事。陕西农村妇女怀孕叫有喜;,生子叫添喜;,乾县一带把产妇叫月婆;,把婴儿叫月子娃;;陕南把产妇叫月母子;。临近产期,孙子辈闹讨喝喜;酒。在女儿临产当月的初二、三,女方亲娘要携带大烙饼锅盔和小孩裹肚,住到女儿家伺候。一般进门先不打招呼,而要直奔灶房,将大饼扣压在锅盖上,用拳头击破,将裹肚从女儿住房的窗口抛进去,再进屋捡起来压在席底,称为打锅,意在祈求消费顺利和母子平安。产妇坐月子都有约定俗成的礼仪。当地人叫坐月子或临床,按习惯其丈夫不能随意出入产房,接生要由接生婆担当。但孩子出生后,讲究丈夫要陪夜,以保护母子平安。胞衣或

3、者深埋于大树之下,或者放在住所的上方位置地下,总之不能让人随意偷去吃掉。因孩子胞衣,特别是头胎胞衣,是很富营养的,故忌人拿去。二诞生礼俗产妇分娩后,父母首先要记住婴儿诞生的时辰,一两天之内,丈夫首先要向娘家报喜。旧日报喜时生男生女还有区别,如在渭南地区,报喜时带酒一壶,上拴红绳为生男,拴红绸为生女。女婿临走时,娘家用红布包几个圆形烙饼(托托馍),象征给婴儿带奶粮;。婴儿出生后三天,外家备黄酒、挂面,让产妇食用,为婴儿下奶;,并给婴儿一件布衫叫蜕毛衫;,祈盼穿上蜕毛衫,便早日蜕掉胎毛。凡生了子女三天以后,娘家都要拿上烙饼、挂面、鸡蛋等物,前去看望,称为送汤;。表示对女儿的祝福和关心。三朝礼始于唐

4、代,所谓三朝与儿落脐炙囱;,指婆婆或接生婆要检视婴儿脐带剪痕,为婴儿洗澡换衣,所以陕南等地叫洗三;。陕南汉中一带,娘家在第7天要送月月米;;即一斗米和一些鲜菜,当地民谚说添喜进口,增粮满斗;,月母子吃了娘家粮,孩子不把舅舅忘;。媳妇产后十天,娘家、婆家的所有亲戚要给产妇送小米、挂面、鸡蛋、红白糖等,称看月婆;。而多数地方每当婴儿降生,婆家要当即通知媳妇娘家,次日娘家要送来红糖、醪糟、鹿角等,以利于下奶。农村中人缘好些的,村里人要先抱主人家的柴禾放在家门口烧,名叫烧娃。这时主家人要捧着烟酒糖果出来招待大家,就地设宴。也有人给降生婴儿的祖父、祖母脸上抹上锅底黑墨或添上朱红色,既表示祝贺,也图个热闹

5、。十五天时,娘家要携带鸡蛋、挂面、饦饦馍再次看望,称看半月;。1满月婴儿出生满一月叫满月;。满月即弥月之喜,礼仪更隆。重旬邑人对婴儿满月;非常重视,因新生婴儿给年轻的父母和年老的祖父母带来了欣慰和希望,大家心中快乐,借此庆贺、热闹一番。满月是生辰纪念中最隆重的喜庆日子,过满月前几天,主家就开场筹备酒席。来贺喜者要带一身小孩衣物或二尺花布作为礼物,婴儿的外婆所带礼物最为贵重,一般有衣物、鞋帽、兜蓬、被褥,从头到脚要齐全。除衣物外,还要烙十个干粮,南塬土桥一带兴囫囵,意为圈住婴儿。此举就叫过满月;,旧时叫喝喜酒;。渭南一带娘家要送虎形馍,希望婴儿安康成长;宝鸡一带娘家要送曲连馍;,就是大小不一,中

6、间空的圆形蒸馍,祝愿婴儿长大后生活美满。舅家送的曲连馍特别大,扶着婴儿从中间通过,祝愿婴儿平安度过难关,顺利成长。淳化人讲究礼重舅家,要求舅家给孩子带上自做的青蛙图案花裹肚,从头到脚的衣帽鞋袜一应俱全,还要给婴儿母亲带上珍贵礼品,以表示娘家人对女儿、外孙的关心,取其大吉大利之意。这天中午还要备香裱,由婆婆抱上婴儿,点烛燃香,婴儿母叩头下拜,敬灶神,许心愿。同时要给婴儿取名字、穿新衣、理胎发、留照片。这一天,宾主无分叔侄、爷孙,任意开玩笑、嬉戏;谁都可以给爷爷、婆婆脸上抹红抹黑,这叫挂红;。此举最有趣,有时,一个突袭;,爷爷或婆婆被抹成关公;或桃花脸,会逗得满堂哄笑。经常是爷爷刚洗完脸,又会被抹

7、红,有的人干脆花着脸不洗,任其笑闹。并有为爷爷辈抹花脸;之戏,谓之抹些黑,不吃亏;抹些红,不受穷。;意在预祝桔祥。酒饭罢,众宾客要观看孩子,并送见面礼;,多那么10元20元,少那么3角5角。2撞干爹婴儿满月后要剃头、换衣,当日十二时,父母抱着婴儿出门去撞喜;。如遇到第一个人是成年男子,就拜他为干大;(关中称爹为大;);碰到成年妇女,就拜为干妈;;碰到老汉拜干爷;;碰到老妇拜为干婆;。碰到的第一个人,不问生熟或穷富都拜认,并请到家里坐客。3日后再备礼品,抱上婴儿登门拜访。被拜者设酒款待亲家,并赠给婴儿衣帽等礼品。从此两家结为亲家,逢年过节礼尚往来。拜干亲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祝愿和厚爱,民间相信双爹

8、双娘,福大命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3挪窝窝孩子满月后,母亲要抱上婴儿去娘家住几日,称为挪窝窝;。秦都区渭河南一般将婴儿第一次去舅家叫移窝。去前先给孩子抹点锅墨,住上8天,最长9天,不能过10天,但也不得少于3天。由舅家回来时,给孩子脸上抹点白粉或白面,意为黑娃变成白娃,得到了舅家人成认。此外舅家人要给婴儿一个铜钱,用一截细红线绳拴住,套在孩子脖颈上。旧时孩子满月后,家长给拴戴上项圈,到神像前许愿,祈使保佑。长命锁多为银质,上镌长命富贵;四字。上坠长命锁,小孩要一直戴到13岁后,再到当初保命的神像前取下,称为赎身;。这种风俗50年代渐渐消逝。过去,还兴送长命富贵的项圈。三、过岁当孩子满百日时

9、称百岁,寓意祝贺婴儿长命。满周岁时,举行的礼节叫周岁或抓周。一般在桌子上放些纸、笔、书、算盘、脂粉、纸制的消费工具等,看孩子抓住什么,以预测其将来的志向。现亦讲究合影纪念。过岁,婴儿出生至12岁,每年逢生日称为过岁;,吃长面条以示关心。过岁者懂事后,在饭前给年长者磕头。拜认的干大干妈,每岁必有贺礼。12岁时在十字路口卸索子;。四、过关在农村流传过关风俗已很早了。多为在老人做寿棺时,左邻右舍为那些爱闹小缺点的孩子讨吉免灾的一种风俗。详细的形式是:一个人将小孩托在手中,从未上底的木椁里直贯下去,下面一个人接住后又从外边交给上边的人,如此反复三次,同时要对唱三遍?过关谣?。但凡给孩子过关的主家,都要

10、专门给木匠师傅提上烟酒,送些赏钱,以讨取桔祥如意。五、还愿也叫赎身。孩子满月时,为了使孩子平安生长,就要给灶神许下一个愿,如9岁送一只鸡,12岁送一头猪之类,求神保佑。孩子长到12岁时,标志着孩子由童年进入少年,舅家每年的送灯礼节就完毕了,这叫做完灯。旧时认为孩子从那个娘娘庙祈要的,就是那个娘娘庙的神灵撒下的,要购置一个银项圈在脖子上,俗称锁锁。要是满月时碰有干大,就要沿门讨要百家钱,托百家众人之福,把孩子牢牢拴住,乖乖长大。同时,还要特意做两个小巧玲珑的红口袋,吊在项圈上。一个封底,一个无底。意思是说孩子将来听到好话,装进有底的口袋记下;听到坏话,就装进无底的口袋漏掉。家境贫寒的要做红布项圈

11、,用红线打结为记,每岁结上加一枚线,12岁完灯时开锁取之,以示孩子成人,要在娘娘庙或灶神前磕头谢恩,故称赎身。六、产房禁忌妇女分娩后,通常在产房门上挂一红布条,表示一月内忌讳生人人内。特别是孕妇、寡妇、带孝的人,怕他们带来不祥,使产妇断了奶水。其次,忌讳带铜、铁金属器皿进入产房,忌讳把产房内的东西外借。在坐月子期间,产房忌阴、潮、冷,产妇忌吃生、冷食品。七、由关中生育风俗所反映的生育文化首先,严重的封建迷信色彩。民俗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民间风俗习惯上的集中反映,某一种风俗形成后,往往会代代相传,不断地继承下来,这表达了文化的传承性,我国传统的生育风俗具有鲜明地封建迷信特征,如祈福、驱邪等。虽然人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好的,祈祥求福,去病辟邪,都是为了孩子可以安康平安的长大,但是有些形式或操作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人们心理的反映;因此也只能作为文化的形式而存在,但这种文化正逐渐被现代科学文明的方式所取代。其次,具有明显的传承性与地方特色。传承是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文化因传承而扬弃,而开展壮大。关中民间生育风俗是关中传统社会开展的产物,反映了关中民间对生育的高度重视,具有明显的传承性与地方特色。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与积极意义。 李明津 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