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交流制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50678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交流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交流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交流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师交流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师交流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交流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交流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交流制度为深化我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 基础教育整体素质和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国家、省、 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全面推行中小学教 师交流制度。一、异地交流1、全县教育行政部门所属中小学校教师,凡男45周岁、女40 周岁以下,在同一学校工作时间较长的都要分批进行交流。交流以市 县骨干教师、小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为主。交流面 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原则上小学每年在10%左右。2、教师交流自每学年始执行,交流时间不低于三年。交流前, 要与学校确定交流的工作目标,交流期满时进行考核,对未实现交流 目标的教师适当延长交流时限。3

2、、编制限额内,教职工在本乡镇范围内流动的,由中心学校具 体负责,并报县教育局备案。超编学校应通过竞争上岗方式,将富于 人员分流到本乡镇缺编以及薄弱学校;整体超编的乡镇,要通过转岗、 培训、调出等方法进行消化。4、教职工跨乡镇流动,由县教育局根据编制余缺、学科需求情 况,统筹考虑,实行有序流动。5、高中、完中(含完中建制的初中)教职工在县内流动,编制 限额内,由县教育局负责办理,相关学校要于每年7月底前将名单报县教育局。6、采取有力措施,鼓励中小学教师从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优 质学校向薄弱学校、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严格控制教师向城镇 学校、优质学校及超编乡镇流动。7、本着人才合理流动的原则,

3、严格控制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 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在任期内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二、轮岗支教进一步推进城镇中小学校教师对口支教工作,采取上挂、下派、 轮岗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交流。轮岗支教重点是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 持力度。(一)、范围和对象1、城区各中小学校、各级示范学校、农村完全中学、乡镇所在 地中心学校在职在编教师均有支教义务。2、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身体健康的在职教 师,根据工作需要实行轮岗支教。3、支教期限为1-2年。支教期间,实行顶岗教学。轮岗支教人 数:中学每学年安排2-4名,小学每学年安排1 -3名。4、支教的范围是我县农村相对薄弱的学校。5、农村相对薄弱学校、偏远学

4、校每年可选派1-2名优秀教师到 有支教义务的学校挂职或顶岗任教。6、教师轮岗支教派出单位,于每学年开始前,将安排情况上报 县教育局同意后实施。派出单位编制不足的,由薄弱学校上挂教师跟(顶)岗。7、定期选派城镇学校校长到农村学校交流任职,农村学校校长 到城镇学校挂职锻炼,任期一般为半年至一年。(二)、轮岗支教人员待遇1、支教人员在支教期间,行政、工资关系不变,并享受原单位 同职、同岗、同类人员的同等待遇。派出单位对支教人员可按有关规 定给予其适当的生活补助。受援学校要妥善安排和解决好支教人员的 生活问题。2、支教人员表现突出,在评优、评先、晋级、晋职时给予优先 考虑。有农村任教经历,原则上作为中

5、小学特级教师评选、省市县骨 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定、县以上优秀教师评选依据之一。城镇中小 学教师评聘高一级教师职务,必须在其任期内要有在农村学校交流任 教一年以上的经历。(三)、轮岗支教人员的管理1、轮岗支教人员受派出单位和受援单位双重管理,以受援单位 为主。支教人员每年要提交支教工作总结,由受援学校进行认真评议 后,上交派出单位和县教育局,并进入个人档案。2、县教育局将定期对支教工作进行检查评估。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市第八次党代会关于“建设学 习型社区”的号召,实现区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学习型城区” 奋斗目标,全面推进和持续提升石人学校各项工作展开的水平,结合 我校实际情况,制

6、定学校学习交流制度。一、指导思想:加强七宝社区学校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要求,是建设经济强镇、文化大镇、教 育重镇的迫切要求,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载体,是精神文明建设 的主阵地。因此,七宝社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要以更新观念为先 导,认识和实践社区教育的新内涵,以学习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推 动学校各项工作发展。二、具体学习交流制度如下:1、每学期各分校校长学习交流一次,认真学习上级党委和教育 部门的指示、决定,坚持社区学校的办学宗旨要充分体现公益性、群 众性、服务性,要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2、每月各分校办学干部学习交流一次。学习上级有关文件,

7、坚 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交流各自分校开展群众性各项活动的情况。取长 补短,相互学习。3、每周五下午规定学校全体教师政治学习时间。学习上级有关 文件及时事政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肯定成绩、找出 问题。协商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4、每季度定期与讲师团教师学习交谈、研究讨论教育、教学情 况。5、每次开班前与任课老师学习社区学校有关章程。研究、教育、 教学进度,分析研究学员学习情况,研究教材使用情况。6、每月召开一次教务主任、班主任、学科班长学习交流会。研 究任课老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分析解决学员的学习情况,分析解决 学员的意见和要求。7、每两月召开一次关于筹办石人学校通讯的学习交流会。学习 兄弟学校的办报经验,交流各自想法。为出好当期通讯出谋划策。每两月召开一次“七宝社区学校教研中心组”学习交流会。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中心组成员联系自己的管理和教学的实践、相互学习 交流。为七宝社区学校的教育、教学、教研、培训及各项活动献计献 策。从而推动七宝社区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石人乡棉岗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