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笔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506575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断舍离(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断舍离(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断舍离(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断舍离(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断舍离(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断舍离(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断舍离(笔记)(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前言/什么是断舍离杂物(clutter) 没用的破烂儿通过重新考虑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扔掉对如今的自己已然“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断 + 舍 = 离将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 换成需要合适舒服断:购物时三思而后行不需要的东西就不接受只添置必需的物品舍:收拾没用的破烂儿卖掉、赠送物品缩小喜好的范围离:脱离执念了解自己,爱上自己心情愉悦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断 = 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 = 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 = 脱离对物品

2、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这东西还能使,所以要留下来。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第一章/只要了解个中奥妙,就能激发干劲断舍离的机制1. 断舍离是不收拾的收拾法收拾(舍):筛选必要物品考虑维度:1.(我与物品的关系)关系轴; 2. (当下)时间轴别人送给自己的东西,虽然用不着,但也丢不掉;某样东西,总觉得迟早有一天能派上用场,但那一天知道今天还是没到来;明明知道这个东西毫无用处,但就是一直放在那不想扔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选择和

3、当下的自己相称的东西,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不再需要收拾了。2. 与整理术、收纳术有什么不一样断舍离并非绝对要以把房间弄干净为目的,而是要通过收拾的过程了解并喜欢上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肯定感。要得到“这种东西与当下的我很相称,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判断,人就必须要清楚了解自己。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象。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一旦开始使用那只杯子,自己就会和那件东西逐渐相称,看东西的视角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允许自己使用高级的东西,这种机制一旦运转起来,看待自己的方式就会从过去的减分法变成了加

4、分法。了解自己,放下过去的自己,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德国诗人、哲学家歌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断舍离的任务就是,取回以往所有被浪费掉的一切。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去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好东西都能毫不犹豫地扔掉,可就是对这些廉价的东西恋恋不舍。自己在潜意识里似乎很是畏惧那些高价、高品质的物品,觉得用便宜的东西就刚刚好,很合适。这就表示,自己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自我贬低。3. 从衣柜开始,来一场自我改革吧说到底,这些东西到底值得我花那么多工夫、时间、金钱和劳力去收拾吗?不过,扔了之后就能收拾好了吗?其实,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

5、断”的想法,所以即便舍得扔东西了,可扔了之后还会再买,买了之后再扔,如此循环往复。从不穿的衣服着手,去除自己的执念这其实并不是留恋,而是一种执念。通过实施“断”,人会发现日常生活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其实是该被珍惜、被感激的,除此之外,这个概念也能让人消除一些无妄的执念。筛选物品的同时,也改变了人际关系就像这样,显示把关注的焦点放到物品与自己的关系上,之后就能看到通过物品所投射出的自我形象。接下来,还可以慢慢看清,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这种筛选物品的工作,也具有改变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力量。筛选物品的同时,你会发现与周围人的关系也慢慢发

6、生了变化。如何对待自己,就决定了一切。4. 动手实践,意识也能获得转变彻底地筛选物品 果断下判断与下狠心 “自己能掌控”(能掌控所有在你身边的物品的位置,以及确保它们能够物尽其用)和物品成为好朋友和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让身边的物品保持优胜劣汰的自然循环,既留下适度的量,又确保留下的都是精挑细选过的,那么就会将物品的丢弃程度降到最低。并非物品不好,而是因为自己判断事物才导致物品冗余堆积,导致自己行动困难。一切的错误都源于自己的感应能力出了错。过多的物品令自己心烦不已,内在智慧就会变得迟钝,所以必须通过行动让它重回生机。扔掉家里的一件垃圾,这个简单的动作就能磨砺你的内在智慧。5. 东西要用才有

7、价值自己与物品的关系:l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l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l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要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让物品自然而然地回归到它应该在的地方,回归到需要它的地方。断舍离的目标,就是让整个社会上的物品都能各得其所。第二章/我们为什么没办法收拾无法丢弃的理由1. 物质过度泛滥的社会除了个人本身,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所造成的个人对待物品的意识,这些也都是重要的原因。捡便宜心理和折扣的陷阱但这种时候,我们往往根本顾不了那么多,完全看不见自己要花多少钱,眼里全都是打的折扣了。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是会被折扣比例蒙蔽,看不清“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冲动之下买回家去,然后几

8、乎就不怎么穿,一直搁在衣柜里白白占地方。入口是“断”的闸门,出口是“舍”的闸门家里堆满了物品,把本来悠闲的空间全都堵死了,我们也因此而不能自在活动。如果非要问为什么人在这种环境下就会静静地不动弹,恐怕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如果乱翻腾的画,好不容易清澈了的上层水面也会变得浑浊不堪。2. 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逃避现实型:太忙碌,对家庭有所不满,不愿意待在家里。执着过去型:隐含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不想面对现实。担忧未来型:致力于投资不知何时会发生的未来的不安要素。(此类人最多)觉得多长一段时间属于“现在”都可以,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一定要有对自己而言最合适的“现在”存在。扔不掉就是不想扔很多人都会说:

9、“我没办法拒绝(断),不管是什么我都会应承下来,都会接受,别人拜托我什么,我都没法说不。”不过这种话如果反过来说,也有可能是“我讨厌被别人拒绝,我可不想受伤害”。因为己所不欲,所以也不想将同样的招数施于旁人。虽说一样东西,你把它认真一边置之不理还是精心保管,这中间是有一点差别的,但要是到了遗忘的地步,那它无论是以何种形式被收留着都没什么区别。从本质上来讲,它们已经是垃圾了。3. 认清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当我们身处一个堆满垃圾和破烂儿的房间时,也等于是24小时不间断地吸收这些废物发出的废气。换句话说,房间里满是破烂儿,就会释放出影响心情的废气,让你不知不觉间陷入慢性中毒的状

10、态。所以,为了健康着想,还是不要让房间“便秘”的好。只要稍微借助泻药的力量,人都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收拾工作的。不过,对于便秘患者来说,泻药说到底也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而已,如果不改变平日的生活习惯,就得不到根治。在断舍离里,那些像是干巴巴的火腿一样的“虽然还能用,但是一丁点儿也不想用”的东西会不停地释放出停滞运,而像坏了的火腿一般的垃圾和灰尘所释放出来的,就是腐朽运。通过把“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换成“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运势就能有所提升。破烂儿还可以分三类:不用的东西:漫不经心地保存或放着不管的东西,甚至是已经忘了它的存在的东西。是因为一想到扔掉就心怀不安

11、所以就一直拖着没扔掉的东西。还在用的东西:好歹还算是在用,可其实并不喜欢,所以就随便用着。我们会乱七八糟地乱放,毫不珍惜地随意乱用这些东西。充满回忆的东西:因为充满了怀念与回忆,所以总也丢不掉,是拥有强大能量的东西。不用的东西充满了咒语般束缚的能量。它们就好比是会念咒语的束缚人的淤泥,就算你真的觉得必须把它们扔掉不可,可结果却一直都没能付诸行动,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你甚至会忘掉它们的存在。物品本来就是为了让人使用才被生产出来的,如果站在它们的立场上去看的话,它们会说“我好寂寞啊”、“用用我吧”、“你要是不用的话,就把我送到一个能派上用场的地方去吧”、“我好恨啊”。与此同时,明明已经和自己约好“

12、必须要处理掉它们”,可却一再打破这个约定,就这么被这些东西发出的咒语紧紧束缚着。如此一来,你极有可能逐渐失去对自己的信任感。还在用的东西则像是一滩混乱的淤泥。明明不太喜欢,可是还在用,也就是说,把和自己不相配的东西硬塞给自己用。而且,这些东西在把屋子搞得一团糟的同时,还会唤醒自己的羞耻心。充满怀念的东西本身就会散发出强大的气场,如果无视、忘却这些东西,也就是否定它们的话,我认为,那种咒符般的能量会变得更强。除掉废物、垃圾、灰尘,就能彻底除掉停滞运与腐败运。4. 当杂物占据了空间说到底,堆积着的破烂儿就代表着“良心不安的聚集”、“担忧的聚集”。在断舍离里,要把时间轴放在当下,而良心不安与担忧,其

13、实是把时间轴错位到了过去与未来。我们自身也会因为不能物尽其用而导致良心上的不安。光是想着“必须得用”,结果就是行动不起来,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了,继而又进入“这样不行啊”的自责中。而且,还会以“总有一天说不定能用得上的”之类的借口,就那样把东西放在一边不去处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会不停地自责,不停地找借口,不知不觉就耗费了很多的能量。这种行为就好像是自己狠狠地揍了自己一顿,然后再给伤口贴上创可贴一样,让能量慢慢地流失。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不要把重点放在非日常上在断舍离中,基本上没有“客用”这种观点。为一年一次,甚至是几年一次的事情花钱,说到底不过是虚荣罢了。找回对自

14、己的信任想着“要用”,想着“要处理那些破烂儿”,想着“要扔掉”,可结果却根本置之不理,这就是拖延了与自己的约定。这种事日日重复,对自己的信任感就会一点点消失殆尽。能够收拾好一件东西,就等于遵守了与自己的约定,这件事就成了换取值得信任的自己的信用资金。由减分法变成加分法不值得信任的自己,是一直处在“今天也没做到”、“没能遵守约定”这种减分状态的,而如今要转向“我今天做到了”、“我遵守了约定”这种替自己加分的角度,也就是要转成加分法。这样的话,自我肯定感就会骤然增加。由忽视和否定而来的能量我们不仅忽视它,甚至还遗忘它,那么物品非但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而且甚至连自身的存在价值都被否定了。5. 重新思考住所的意义环境所承接的能量的大小:数量场所时长与人有关的环境和与场所相关的环境近环境和远环境靠自己的力量能改变的环境和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不了的环境让家成为最棒的放松地语言与动作也属于自己能改变的环境之一。断舍离也可以说是一种极力消除反差的环境整理术。居住环境是凭借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环境。要打造出能够款待自己的空间。第三章/先从整理头脑开始断舍离的思考法则1. 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自我轴心”的窍门注意提问时的主语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这些在居住环境里放了好几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