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50554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等温线的阅读方法。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3.了解影响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过程方法1通过复习等高线图的阅读方法,学会阅读等温线图。2.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3.通过生活实例或者小实验,了解影响气温的影响因素。情感目标1. 通过小组合作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等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2. 通过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更好地理解自然,热爱自然。教学重、难点1.掌握等温线的阅读方法。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教学方法多媒体教

2、学、小组合作学习二、 【教学流程】教学环节过程与组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3分钟)不一样的春节!去年春节,哈尔滨的小红在奶奶家穿着厚衣服,吃饺子、逛庙会、在雪地里与朋友们玩耍,而驻南非大使馆工作的妈妈却不能回到祖国,于是她发送了一张拜年的图片。请注意观察,小红与妈妈的衣着有什么不同?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学生:小红衣服厚,妈妈的衣服薄。学生:气温的分布不同。学习一温故知新阅读等温线图【转折】我们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分布?(出示等温线图)教师:等温线图就是将气温相同的点连成的线。那么我们该如何阅读等温线图?先让我们温习等高线图的阅读方法。A.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3、,各点的 _相等。B. 等高线数值大,海拔_;数值 _,海拔低。C. 等高线_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_。D. 等高线呈封闭状,若中心海拔低,表示_地,若中心海拔高,表示_ 。过渡:同样的道理,等温线又该如何阅读?a.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_相等。b. 等温线数值_,气温高;数值小, 气温_。c.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_; _的地方,温差小 。d. 等温线呈封闭状,若中心气温低,表示_中心,若中心气温_ ,表示高温中心。你是否会阅读等温线图了呢?让我们练一练。1.A、B两地的气温分别是多少?2.计算A地与C地、A地与D地的温差。3.计算C地与D地,B地与E地的温差。4.甲、乙哪一

4、个是低温中心?阅读等温线图的方法小结: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的递变方向。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3.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 判断高低温中心。学生回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并举手回答。学生:高度高 小密集 小洼 山顶根据等高线的判读原理,推测等温线的判读,举手回答问题。学生:气温大 低大 稀疏低温学生读图,并计算下列各题。学生:1.12 12 (同一条等温线温度相同)2.12-8=4 16-12=4 (每两条等温线的温差相同)3.168 =8 2812 =16 (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4.甲(判断高、低温中心) 学生总结等温线图的阅读方法。学习二长缨在手

5、析世界气温分布【转折】学会了阅读等温线图,那么世界气温是如何分布的?【小组合作】读延伸看递变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描画出20、10、0、-10等温线,它们大致沿 线延伸,因此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 。2.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地区的主要范围。引导:气温如此分布的原因是什么?总结:纬度因素,低纬度地区获得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光热少,气温低。读疏密断差异3.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4.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引导:为什么海洋和陆地气温会出现差异?总结:海陆因素,陆地比海洋升温降温快。思考:

6、南、北半球哪个半球等温线更平直?为什么?读闭合论高低5.判断图中闪烁处为 中心,原因是该处为 地形区。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也有“高处不胜寒”, 这说明气温与海拔高度有什么关系?地形因素也会影响气温的垂直分布,一般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假设小红在720米处,气温为28.8,山顶为1520米,那么山顶应该多少摄氏度?让我们一起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纬度因素)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海陆因素)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

7、100米,气温降低约0.6 。(地形因素)学生根据等温线的读图原理,合作阅读课本56-57页图3.1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3.19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和3.20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合作完成下列各题。1.纬 递减2.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极圈以内 年均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学生根据以前所学回答。3.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的密集,7月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密集。4.北半球同纬度地带,1月大陆气温低于海洋,7月大陆气温高于海洋。学生根据常识说原因。学生:南半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受海陆因素影响小,气温差异小。5.低 青藏高原学生:海拔越高

8、,气温越低。学生:(1520-720)/100*0.6=4.8 28.8-4.8=24学生一起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识记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学以致用1.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59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米处气温约低()A30 B18 C20 D25 2.去非洲旅行归来的小红说:非洲太有意思了,我在赤道附近看到了雪!”为什么?3. 判断甲、乙两地所在的半球?猜猜看甲、乙、丙分别来自A、B、C的哪一处?学生:海拔高,气温低。学生:A学生:海拔高,气温低。学生:北半球 南半球学生:甲-A 乙-C 丙-B课堂总结构建知识框架,回顾本课知识。达标测评1.等温线密集的地方()A.气温变化不

9、大B.气温变化大C.气温低D.气温高2.据观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A0.7 B0.6C0.8 D63.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B.夏季,临沂的气温高于比它纬度低的地区C.夏季,临沂的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地区D.高山地区气温一般高于同纬度平原地区4.读“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B.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C.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D. 该区域代表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5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是A. 由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 B. 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C. 由东向西气温逐渐升高 D. 由西向东气温逐渐升高6图中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高低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1. B 2. B 3. A4. D5. B6. C三、【板书设计】四、【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