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环境污染纠纷的成因及对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50444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环境污染纠纷的成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XX县环境污染纠纷的成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XX县环境污染纠纷的成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XX县环境污染纠纷的成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XX县环境污染纠纷的成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环境污染纠纷的成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环境污染纠纷的成因及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浅论我县环境信访案件的处理方法及对策XX县环境爱惜局副局长 XX2010年11月17日 环境污染纠纷工作是我们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重视环境信访工作是我们的根本职责。而随着我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开展,因环境问题而引起的环境信访日益增多,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期环境信访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和重要组成局部。这就要求我们深刻分析信访问题产生的缘由,正确相识信访工作的特点,妥当解决事关全局、稳定和开展的环境纠纷问题。一、正安县环境信访问题的现状与成因XX县位于遵义东北部,县城北距重庆220公里,南距遵义140公里,贵阳295公里,是贵州襟联重庆的前沿,素有“黔北门户”之称。全县

2、约61万人,国土面积25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万亩,林地面积138万亩,人口密度较大,居住相对集中,群众环保慢慢增加,对周边环境质量要求高,为此,在我县发生的环境信访呈现递增趋势,并渐成为信访工作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据统计,近三年来我局环境信访共受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达116件,仅2008年就有40多件。梳理我县环境信访状况,主要呈现如下几个特点和成因。正安县环境信访问题,主要由空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四大类污染物引起。(一)从环境纠纷影响程度看,当前我县的废气污染纠纷是热点,水污染纠纷是重点,跨界污染纠纷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环境纠纷那么是难点。一些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引发的环境

3、纠纷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二从信访的内容看,餐饮业、酒吧的噪声和油烟气投诉最多。噪声和油烟气对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了较为干脆和猛烈的影响,使得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居民感到担忧,信访量也随之增加。三从信访的次数看,环境污染引起的重复上访状况突出。共有多起群众来访案件出现重复上访,其中小吃街旁边的居民屡次上访,反映其小吃街内小吃摊位油烟气味污染问题。这类问题,由于环境污染小,取证难,而上访人要求解决的时间短、要求高,如不刚好处理、调解,特殊简洁造成重复信访。四从信访的类别看,环境污染引起的集体上访问题,明显增加。桴焉乡煤矿废水污染农田事务引起周边群众集体上访。环境信访问题具有扩散效应,一旦有群

4、众提出联名上访,就极简洁引起集体上访,并且这类问题处理很不简洁。环境信访案件越来越多,究其缘由,主要是:一是一些企业存在“重经济、轻环保”的思想和群众对环境要求过高之间形成的对立,是造成当前环境信访的根本缘由。不难看出一些企业在经济开展与环境爱惜的问题上,还存在单纯追求业绩,急功近利等一些不正确的思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高额利润的经济效益。有的建立工程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擅自开工建立;有的建立工程尽管已得到环保部门的审批,但对环境污染影响周边群众引起的投诉,明显缺乏。同时,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特殊是对油烟味、噪声,不管企业有没有到达排放标准,只要对环境稍有影响,就投诉,并有极少一局部群众

5、存在借机占点小廉价,想通过投诉来获得补偿的心理,这更使这类环境信访问题突出。 二是城区规划不合理造成的饮食效劳油烟污染和社会消遣噪声是目前我区环境信访的主要问题。我县城区规划功能区不明显,很多住宅和商业布点混在一起。特殊是饮食效劳业,如档次较低的快餐店和酒吧大多分布在住宅小区临街一层、二层的商业店铺,三层以上为住宅或办公楼,而当时设计者并未考虑底层作为餐饮店和酒吧。油烟未经净化处理干脆向大气排放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以及酒吧未安装隔音设置产生的噪声必将影响周边群众,必将成为环境信访投诉的重点。 三是环境管理职能穿插,部门在执法和处理过程中协作不力,造成我区环境信访反复投诉的主要因素。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6、涉及多个部门,但有关部门对此的相识不一、重视不够,很难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遵照有关规定,矿山企业尾矿库由安监部门管理,企业用水由水利部门管理,居民住宅楼内的个体经营户噪声由公安机关管理;建立工程环保审批手续,需经环保部门审批。这就使得在处理这类投诉案件时,环境执法在必需程度上出现了无序性,也就造成了对此类信访件处理、调解的不刚好,因而也很简洁造成反复信访。二、环境信访纠纷问题的主要特点环境信访纠纷问题主要有过程性、群体性、困难性和难诉性四个特点,要妥当解决环境信访纠纷, 必需深化了解环境信访问题的特点。一环境纠纷问题具有过程性。环境纠纷问题的过程性,首先是指环境纠纷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是一个历史过

7、程,环境纠纷问题是在“过程”中发生,也将在“过程”中得到解决。第一,人们对于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的相识是一个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的过程。其次,环保根底设施建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第三,治污技术和法规标准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现有的污染物限制技术标准是结合环境容量和我国当前的技术开展水平确定的,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尽管已达标,但对环境仍会产生必需的影响。但假如此时此刻就制定过高的限制标准,势必会因脱离实际而无法落到实处,从而也不利于环境爱惜。第四,环境管理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的环境管理法律制度上比拟“软”,技术力气上比拟“薄”,执法实力上比拟“弱”,须要逐步完善和提高,以适应社会

8、开展的要求。环境纠纷问题的过程性,同时也是指环境纠纷问题本身是一个由发生、开展、高潮、回落等阶段构成的过程,当一项对他人环境权利构成影响的事务发生后,就形成了环境纠纷的发生条件;随着环境侵害时间的持续和侵害程度的加深,环境纠纷逐步趋于锐利;当受侵害者的忍耐程度到达必需限度,或是由于期间某些负面因素的触动,环境纠纷便会以比拟极端的方式爆发出来,如集体上访、围攻企业甚至围攻环保局派遣的调查人员等;在环境侵害行为得到订正、侵害造成的损失得到合理补偿后,环境纠纷便趋于安静。但在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环境纠纷问题也不会消逝,而只是进入了下一个生命周期。二环境纠纷问题具有群体性。环境纠纷问题具有群

9、体性,一方面是由于环境问题的外部性确定。即某个人或企业的活动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既然环境污染不属于市场体系,就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去解决。这是因为市场主体通常只从自身的角度考虑所面临的各种选择的本钱与收益,而将经济过程中由于其负外部性所造成的大于其私人本钱的那局部社会本钱即环境本钱转嫁给他人、社会及将来。作为环境污染影响最终担当者,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和力气抗衡的要求,就简洁形成利益结盟,通过群体性行为来要求污染主体进展赔偿或要求政府予以帮助解决。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污染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深,解决这些冲突和问题是须要必需过程的,而群众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情迫切,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是造成群众信访和集

10、体访、重复访增多的重要缘由之一。加上受害者在地理位置上和受侵害时间上相对集中,从而更简洁达成相同看法而接受群体性行动。三环境纠纷问题具有困难性。环境纠纷问题的困难性主要是由环境污染物的不易确定性、环境污染后果的潜藏性及环境污染的长期性确定。首先,环境问题的成因通常较为困难,有些问题是各种污染因子综合作用或者受到特殊气候条件作用的结果,在界定污染事务责任主体上存在必需难度,缺乏必要的鉴定手段和鉴定依据。其次,环境污染后果通常是潜在性的,有些污染物质对人体影响的潜藏期甚至长达几十年,这些都给确定污染程度和赔偿额度带来了困难,从而影响纠纷的调处。第三,环境污染具有长期性,污染产生后,污染物质在自然界

11、中会存在较长的时间,而期间污染方有可能发生法人变更或消亡的现象,而污染侵害有可能接着或进一步产生新的侵害,使污染责任追究难度加大,纠纷调处困难重重。四环境纠纷问题具有难诉性。环境纠纷问题在我国很少通过正常的司法途径解决,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环境纠纷问题的难诉性确定。首先,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环境诉讼目前还存在立案难、取证难、胜诉难等现象。其次,由于大多数环境污染的危害具有群众性和区域性,因此大局部人都有相互等待的想法,盼望别人起诉,自己免费搭车。再次,目前我国的法律救济制度还不健全,尤其是环境法律救济力度尚嫌缺乏,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往往因请不起律师又不懂法律而放弃诉讼或造成胜诉权的丢失

12、。因此,上访、集体闹事便成为常常性手段而被接受。三、解决环境纠纷问题的对策近几年,因环境问题造成越级上访的现象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要把合理预防、有效遏制集体访和越级访,作为新形势下环境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有些信访问题的发生,是由于群众对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不了解,不清楚,或工作人员的执法不严格、不精确,产生误会和冲突,导致群众上访。因此,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严格依法行政,就显得特殊重要。一是要加大环境爱惜传播。通过广泛传播教化,提高企业执行环境爱惜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提高广袤人民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主动性,并学会用法律“自律”,从而幸免冲突纠纷的激

13、化,预防和削减环境信访投诉的发生。二是要严格环境执法机制。提高广袤执法人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做到工作到位而不越位,工作依法而不违法。工商部门要严格遵照建立工程环境爱惜管理条例的规定,对新建企业做到先环保审批,后领工商执照,从源头上限制住企业的油烟、废水污染。环保部门审批工程要严格把好选址关和“三同时”关,对没有条件排污的新建工程坚决不予审批。要严格遵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那么,落实审批责任制。对未经过环保部门同意、擅自允许开设的企业,要依据规定对有关单位审批经办人进展肃穆处理,以把好审批关。对较大型餐饮企业或开设在敏感区的餐饮企业,环保部门在办理审批手续时,要召开听证

14、会,征求餐饮企业四周群众的看法。对小型餐饮企业,要求其先征得四邻群众和社区干部的同意后,方可办理相关环保审批手续。对无证摊点,工商、行政执法、卫生、环保等部门要密切协作,坚决予以取缔。通过加大对环境爱惜传播,建立严格环境执法机制,从源头上解决环境冲突问题,从而根本上削减环境信访发生。二加强信息沟通,完善环境信访工作机制,从过程上防范环境信访问题发生。一是加强信息沟通。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切实加强对环境信访群体性事务的信息情报收集工作,刚好驾驭可能引发的问题,及早沟通,及早做好防范、化解和处置工作。特殊是对初信、初访要早分析、早调查,超前工作在先,把冲突和纠纷歼灭在萌芽状态。二是阳光处理信

15、访。要强化信访查处的政务公开,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社会稳定的环保政务都要向人民群众公开,能让群众参加的,尽量让其参加,以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同时信访案件处理完毕后,工作人员刚好将处理结果反应投诉人,特殊是一些噪声、油烟味扰民问题,有刚好进呈现场回访,向群众耐性说明有关法规条款及排放标准,使他们能够理解低于标准排放的合法性。从而幸免各种冲突的发生,削减环境信访的数量。三是推行环境信访听证制度。针对环境信访疑难问题和区域性环境信访问题,由政府有关部门召开由来访人、环境信访案件查处相关的职能部门、群众代表或特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的听证会,列出时辰表,指定责任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解决。三加强

16、协调,建立政府部门之间横向交接机制,协同处理好环境信访问题日常环境信访大多涉及几个政府职能部门的问题,假如由一个个部门来说明,很难说明清楚,来电来访者会认为部门推诿扯皮。即便说明清楚了,涉及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问题又没有相应的移交沟通手续,造成来电来访者多跑路或怕麻烦而放弃或进一步上访。因此要建立政府部门之间信访件横向交接收理机制或联席办理机制。要把环境信访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以对待、处理和解决,营造多方协同、全员参加、上下联动的工作气氛,最终把信访问题消化在本部门。职能部门依据职责职能,谨慎履行各项工作职责,对应是本部门办的事必需要敢抓敢管,切实负起责、负好责。同时加强协同协作,建立健全各部门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协同机制,共同抓好环境信访工作。对重大环境问题和不稳定因素要实行领导包案制,可接受领导蹲点和组织工作组等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