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变形沉降及周边建筑沉降设计方案样本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504300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变形沉降及周边建筑沉降设计方案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坑变形沉降及周边建筑沉降设计方案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坑变形沉降及周边建筑沉降设计方案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基坑变形沉降及周边建筑沉降设计方案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基坑变形沉降及周边建筑沉降设计方案样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变形沉降及周边建筑沉降设计方案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变形沉降及周边建筑沉降设计方案样本(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房县银陵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国有林场小区基坑周边建筑沉降监测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 湖北森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7月20日1、 测区范围及特点房县银陵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房县城关镇花宝社区40号,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8479.49平方米, 拟建建筑物地上12层( 1#、 2#、 3#) , 地下1层。拟建项目基坑呈倒L形状, 东西向长边约90 m、 短边约为30 m, 南北向长约47 m, 基坑开挖深度为4.5m。支护结构根据支护环境采用人工挖孔排桩支护结构 该基坑西临村道, 南临4幢6层居民楼; 东临农

2、田和北临1幢5层疗养医院楼, 基坑周边建筑物密集, 相对距离较近, 特别应对基坑南侧居民楼处加强监测。2 、 监测目的和依据2.1监测目的基坑南侧居民楼距离基坑较近, 应提高监测频率及次数。2.2监测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 ;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 5本项目基坑支护设计图纸; 3 、 监测项目3.1 监测对象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建筑。3.2 仪器监测项目周边建筑沉降监测3.3 巡视检查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 每天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巡查过程中如有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 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及其它相关单位。主要巡视检查内容如下:

3、( 1) 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 土体有无裂缝、 沉陷及滑移。( 3) 临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 4) 基准点、 监测点完好状况。( 5) 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6) 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4 、 基准点、 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4.1基准点的布设与保护( 1) 基准点的布设在施工区域附近埋设三个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基准点( J1、 J2、 J3) ( 2) 基准点的埋设型式基准点选用不锈钢金属标志, 混凝土标石埋设型式见图( 3) 基准点的保护基准点埋设低于原有地面, 然后在上面加盖保护井盖, 防止基准点标石被碰动, 并在井盖上标识警示语。4.2 工作基点的布设与保护( 1)

4、 工作基准点的布设工作基点布设在相邻两侧监测点连线的交点处, 总共布设3个工作基点, 工作基点点号分别为G1、 G2、 G3。( 2) 工作基点的埋设型式工作基点选用不锈钢金属标志, 在支护结构顶部冠梁上的工作基点直接埋设不锈钢金属标志, 在地面上的工作基点埋设标石。工作基点的埋设型式见下图( 3) 工作基点的保护工作基点外圈设置表面为红白漆相间的钢管护栏进行保护, 另外工作基点均进行挂牌标识、 挂牌警示, 标识牌上要注明工作基点的用处、 编号。4.3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 1) 监测点的布设监测点布设在基坑四周居民楼, 约20m布设一监测点。基坑南侧共布设3向水平位移监测点和沉降监测点。( 2

5、) 监测点的埋设型式周边建筑沉降监测点埋设不锈钢测钉, 测钉型式见图 ( 3) 监测点的保护在监测点外圈设置表面为红白漆相见的钢筋护栏进行保护, 并在监测点附近喷涂监测点编号, 并标识警示语。5、 监测方法及精度5.1 控制测量方法及精度5.1.1控制测量的方法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按照导线测量方法对基准点、 工作基点进行施测、 复测。5.1.2 控制测量精度要求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级别导线最弱点点位中误差( mm) 导线总长( m) 平均边长( m) 测边中误差( mm) 测角中误差(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二级4.21000C12002.0C22.01:45000注: 1、 C1, C2为导线类别

6、系数。对附合导线, C1=C2=1; 对独立单一导线, C1=1.2, C2=2对导线网, 导线总长系指附合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 取C10.7、 C2=1; 5.2监测点测量方法与精度5.2.1监测点测量方法5.2.1.1 基坑周边建筑物监测方法基坑位移观测方法有视准线法、 小角度法、 投点法等, 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本次采用小角度法进行监测较为科学准确。即在基坑每条边布置一条基准线, 将监测标志浇筑在冠梁内, 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经过角度计算出每次监测点位的位移量, 对每次监测数据进行对比, 了解水平位移情况。沉降观测使用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 采用闭合路线测量的方法进行观测, 沉降

7、观测根据布好基准点及监测点, 首次测出观测点原始标高, 在以后观测中经过标高变化确定沉降情况。5.2.1.2 周边建筑沉降监测测量方法依据规范设计要求本次对基坑周边建筑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对距离基坑较近的东侧高层建筑应提高监测频率及次数。沉降观测使用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 采用闭合路线或往返测量的方法进行观测, 沉降观测根据布设好的基准点及监测点首次对观测点的原始标高进行测量, 在以后观测中经过标高变化确定沉降情况。5.2.2 监测点测量精度要求5.2.2.1水平位移监测技术要求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 mm) 平均边长L( m) 测角中误差( ) 测

8、边相对中误差水平角观测测回数1级仪器2级仪器一等1.5 3000.7 1/300000122001.0 1/ 009二等3.0 4001.0 1/ 0092001.8 1/10000069三等6.0 4501.8 1/100000693502.5 1/8000046四等12.0 6002.5 1/8000046注: 1、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相关指标, 是基于相应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的要求确定的。 2、 具体作业, 也可根据监测项目的特点在满足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要求前提下, 进行专项设计。 3、 GPS水准位移监测基准网, 不受测角中误差和水平角观测测回数指标的限制。测距的主要技术要

9、求等级仪器精度等级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 mm) 单程各测回较差( mm) 气象数据测定的最小读数往返较差( mm) 往返温度( ) 气压( Pa) 一等1mm级仪器4411.50.2502 ( a+bD) 二等2mm级仪器3334三等5mm级仪器2257四等10mm级仪器4810注: 1、 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 读数2-4次的过程。 2、 根据具体情况, 测边可采取不同时间段代替往返观测。 3、 测量斜距, 须经天气改正和仪器的加、 乘常数改正后才能进行水平距离计算。 4、 计算测距往返较差的限差时, a、 b分别为相应等级所使用仪器标称的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系数, D为测量斜距( km

10、) 。5.2.2.2沉降监测技术要求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视线长度( 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 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计( 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m) 基本划分、 辅助分划读数较差( mm) 基本划分、 辅助划分所测高差较差( mm) 一等DS05因瓦150.3 1.0 0.50.30.4二等DS05因瓦300.5 1.5 0.50.30.4三等DS05因瓦502.0 3.0 0.30.50.7DS1因瓦502.0 3.0 0.30.50.7四等DS1因瓦755.0 8.0 0.21.0 1.5 2、 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时, 应进行相应等级的跨河水准测量, 其指标不受

11、该表的限制, 按照规范第4章的规定执行。6.监测期和频率6.1 监测期自监测点埋设结束后进行首次观测, 直至基坑回填停止观测。6.2监测频率基坑观测次数/点次数施工进程监测频率基坑开挖完成后一周( 1个月加1周) 37天1次/1d37基坑回填之前 ( 2个月减1周) 8141次/3d315281次/5d329601次/7d5周边建筑基坑开挖完成后一周( 1个月加1周) 37天1次/2d30基坑回填之前 ( 2个月减1周) 53天1次/5d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提高监测频率: 1、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2、 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3、 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4、 超深、 超长开挖

12、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的施工。5、 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 长时间连续降雨、 市政管道出现泄漏。6、 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值。7、 支护结构开裂。8、 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9、 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 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10、 基坑底部、 侧壁出现管涌、 渗漏或流沙等现象。11、 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12、 出现其它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7支护结构监测报警该工程设计累计值为30mm。工程当出现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与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沙、 管涌、 隆起、 陷落活动较严重的渗漏等情况之一时, 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 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8质量保证措施8.1质量检验对变形测量实行检查、 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对于所有变形观测记录和计算、 分析结果, 进行项目班组自检和测量处质检科两级检查; ( 2) 对于需要提交委托方的变形测量阶段性成果和综合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