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微生物》课件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498503854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7.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微生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一生物微生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一生物微生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一生物微生物》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一生物微生物》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微生物》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微生物》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生物微生物ppt课件目录contents微生物简介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的生态与环境微生物的应用微生物的危害与防治微生物简介01微生物是微小生物的统称,通常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等。微生物的定义根据微生物的形态、遗传、生态等特点,可以将微生物分为细菌、病毒、真菌等多个门类。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微生物个体微小,但数量极多,分布广泛。体积小、数量多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极快,代谢能力强。代谢旺盛、繁殖快速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殖。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微生物既可以是人类的朋友,也可以是人类的敌人,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密切相关。与人类关系密切

2、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最早发现微生物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他于1674年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雨水中的原生动物。微生物的发现随着显微镜技术的改进和实验方法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逐渐深入,形成了专门的学科体系。微生物学的发展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学、环保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微生物的应用微生物的发现与历史微生物的多样性02原核生物中的一大类群,具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简单。细菌蓝细菌放线菌也称为蓝绿藻,是原核生物中的一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原核生物中的一种,能够产生抗生素等次生代谢产物。030201原核微生物真核生物中的一大类群,包括酵母菌、霉菌

3、和蘑菇等。真菌真核生物中的一大类群,包括淡水藻和海洋藻等。藻类单细胞真核生物,通常生活在水中或湿润的环境中。原生动物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等,也是非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亚病毒病毒 病毒的多样性DNA病毒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如天花病毒、疱疹病毒等。RNA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如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逆转录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但在复制过程中需要逆转录成DNA的病毒,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微生物的生态与环境03转化能量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

4、合成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能量。分解有机物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残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来源。维持生态平衡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微生物参与有机碳的分解和二氧化碳的固定,对碳循环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碳循环微生物在固氮、硝化、反硝化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对氮循环产生重要影响。氮循环微生物参与硫的氧化还原反应,对硫循环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硫循环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拮抗关系某些微生物可以产生抗菌物质,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竞争关系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之间存在资

5、源竞争,争夺有限的食物和生存空间。共生关系一些微生物与植物或动物形成共生关系,为其提供营养或帮助其消化食物。微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的应用04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生产各种食品、饮料和工业原料,如啤酒、酸奶、酱油等。微生物发酵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冶金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微生物,使其具有抗虫、抗病等特性,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害。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利用微生物从矿石中提取有价值的金属元素,如铜、铀等。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通过根瘤菌等微生物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肥,提高土壤肥力。利用天敌微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

6、,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养分,减少化肥的使用。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基质材料,替代塑料等不可降解材料,减少环境污染。生物固氮生物防治生物肥料生物基质抗生素疫苗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物微生物在医学中的应用01020304通过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利用微生物制备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利用微生物制备诊断试剂,用于临床诊断。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微生物,生产具有治疗作用的蛋白质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微生物的危害与防治05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各种疾病,如细菌性痢疾、肺炎、脑膜炎等。危害人体健康植物病原微生物可引起农作物病害,造成减

7、产或品质下降。影响农业生产食品和工业原料在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易受病原微生物污染。造成食品和工业原料污染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空气、水、食物等途径传播疾病,造成疫情爆发。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加强食品卫生监管政府应加强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环节的卫生监管,确保食品不受病原微生物污染。传播途径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被人食用后引发疾病。提高食品生产者素质食品生产者应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范。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食品检测对食品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原微生物污染问题。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与防治对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消灭病原微生物。环境消毒勤洗手、戴口罩等个人卫生习惯可有效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加强个人卫生针对某些病原微生物,可接种相应疫苗进行预防。疫苗接种针对已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患者,可使用相应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其他病原微生物的防治方法THANKS感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