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503173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3 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0.3 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0.3 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0.3 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3 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3 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3 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设计蒙山县西河中学 李耀琼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平行线的性质是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的内容,平行线的性质是在平行线的判定之后对有关平行线知识的进一步补充,同时也是对后面学习命题、定理做好铺垫,因此这一节平行线这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平行线是我们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乃至圆等各章的基础,因此平行线的性质这一节在整个初中几何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对新的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及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经历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判

2、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那么反过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将会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和好奇心。三、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2能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证明3知道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的区别数学思考1 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2 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解决问题通过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然后进行建模解决问题情感态度1. 通过对平行线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

3、系.2. 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识他人.重点平行线三个性质的探究及运用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及综合运用二、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梳理旧知识,引入新知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什么?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也就是说知道角的关系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那么反过来,如果知道两直线平行,能得到角的特殊关系吗?学生集体口答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复习旧知,易于学生接受新知。活动2自主探究,构建新知1. 猜想:1和5, 2和6,3和7,4和8都是 ,并且构成同位角两个角度数都 。问题:你能

4、验证你的猜想吗?(测量法、叠合法)探讨平行线性质1:2思考: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那么其内错角、同旁内角分别又有什么关系呢?3、学生探讨平行线性质2、3请学生说出自己量出的同位角的度数教师进行分类板书,并对踊跃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学生自主探索,动手量一量,在启发性设问的引导下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教师和学生还要一起总结平行线的性质的符号语言,并写在黑板上平行线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几何语言表示为:ab,(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和3学生板书性

5、质2 ab, 2 = 3 性质3 ab,2+ 4=180加深对“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直观感受,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再次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顺势”联想意识与与合作意识。探索、推理、发现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获得成功学生对得到的结论进行表述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符号语言的表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语言的简洁性活动3师生互动,典例示范ab1234例1 如图,已知直线ab,1 = 500, 求2的度数。2、学生自主完成:变式:已知条件不变,求3,4的度数?活动4活用教材,学以致用练习、如图,已知:AB/CD, 1=110, 你可以说出哪些角的大小?ABCDEFGHM4321例2、如图,

6、AB/CD,EH平分BEM,FG平分EFD,请判断EH和FG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练习2、练习:已知3 =4,1=47,求2的度数?思考:你能谈谈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例题 以师生共同完成,并让学生自主完成变式1以学生进行抢答=答的形式进行,并对其中的一个简要说明理由这是一道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师生共同完成。强调先用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后用的是平行线的判定c1234abd学生思考,并板演。学生思考并作答。以师生共同完成,让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练习题是学生对探究出的性质进行简单的应用。让学生初尝成功的喜悦抢答的方式能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例2强化新知的应用,使学生加深对

7、平行线性质特点的理解,增强理解突破难点练习是例2的变式,通过反馈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对性质的理解程度这样学生也可以很好地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明白判定和性质各自的作用,进而突破难点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活动5反思提炼,课堂小结本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平行线的性质是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研究平行线性质的过程吗?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交流,教师对学生总结的知识点给予重现及时解答学生困惑1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公理的得出需要大胆的猜想多形式的验证(度量法、叠合法、几何证明)

8、. 体会了分类的数学思想。3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的区别判定:角的关系平行的关系性质:平行的关系角的关系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抓住重点进行课后复习以及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活动6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0.3第3,4题.ABCDEFG2143练习、如图, AB/CD,EG平分BEF,FG平分EFD,请判断EG和FG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四、教学反思为更好的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我借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四循环”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设计中连续对学生进行指导。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成功之处:1.本节课在各个环节上都设计成一个个的问题,使学生能围绕问题展开思考,讨论、交流,并进行学习。2.在设计上,强调自主学习,注重合作交流。3.在练习题的设置上,由简到难,学生容易接受。当然也存在很多许多的问题:1.在上课过程中,由于担心学生基础差,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所以新课学习的时间较长,教师讲的时间还是多点,学生的练习时间短。2.由于课堂练习时间短,所以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上还有欠缺,书写格式不够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