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课文读后感五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501556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乙己课文读后感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孔乙己课文读后感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孔乙己课文读后感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孔乙己课文读后感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乙己课文读后感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乙己课文读后感五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乙己课文读后感五篇 孔乙己课文读后感1 鲁迅笔下的人物多是畸形的,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在体格上。尤其是在思想上。孔乙己则当仁不让了自然不例外! 世态炎凉,回到现实社会中放眼观看,我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的远见卓识了。某些人似乎生来就是被众人取笑的,直至死亡都不会得到哪怕没有任何毫无作用的怜悯了! 现实生活中,被人取笑的人非常的愤怒,漫骂取笑自己的人后却又转而取笑其他所谓“更值得取笑的人”,以此来填平心中的沟壑。转而复始,始而复燃,便也都是孔乙己了!于是乎,我们将鲁迅先生所万分鄙夷的精神发扬光大了! 由此便也想起了自己。我是不是孔乙己一类的人呢? 也许吧!我不否认自己会被别人嘲笑取乐,亦或是自我解嘲。

2、可那又能怎样呢?我的心态是平衡的,我的内心是明净的!因为我坚信自己不是孔乙己。 因为我没有象他那样读书却做苟且之事,象他那样去卖弄自己的看似辉煌实则无稽的“高深学问”。我的所作所为无愧于世人,便也就无愧于自己了。 相反,我却为那些嘲笑我的人感到无奈!因为他们在忠贞不二的吞噬着自己的灵魂!他们在昧着良心嘲笑着本不应该被嘲笑的人或事。其实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经不起打击的!我鄙视他们! 我期待着众人都能够释然的活着,不挣太多名和利,为了自己而活着!我更期望那些被嘲笑到抬不起头来的人们能够坚持下去,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 对孔乙己语言的描写,一方面突出了孔乙己的性格,揭示了孔乙己的命运;一方面与其它的

3、“暗线”(如长衫、脸色、挨打)互相照顾,互相推进,成功地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问题、弊病。我们不是孔乙己,我们无愧于世人。 孔乙己课文读后感2 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而冷酷的社会环境之中。深受科举教育的毒害,说话时,满口“之乎者也”,常常注意一些没有用的字。把它们当成学问和本领。可怜的孔乙己,因为死读书,而没有一些谋生的本领。成为酒店顾客嘲笑的对象,因为偷窃,他被残忍狠心的丁举人毒打。最后,他无声无息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就像秋天的树林里飘落了一片黄叶,就像冬天大地上枯死了一棵小草,没有引起任何的反响。 科举教育害人之深,幸好,科举制度废除了。也许,“孔乙己 ”该没有了,可是往往适得其反。

4、当今社会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孔乙己 ”。 现在的学生就是名副其实的“孔乙己”。他们为了所谓的“成绩”,“名次 ”,而逼不得已放弃玩耍的时间,去读书,去上补习班。满脑子里充满着英语单词、几何证明、物理公式等等。或许成绩优异的人,以后会有美好的前途,但有一点不能否认,他们的童年并不欢乐。也许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戴上了眼镜,天天捧着书,徜徉于题海。也许他们早已习惯了别人对他们说:“你真是个小书智力障碍者!”;至于那些成绩不好的人呢?他们在求知过程中是痛苦的,也许在考完试之后,会纳闷,为什么有些题不按照答题格式答就错呢?按照答题格式答不就相当于科举考试写“八股文章”吗? 孔乙己课文读后感3 他是一个未进学

5、的读书人。 他是一个多余的人。 他是大家的笑柄。 他就是孔乙己。 孔乙己,那个被黑暗势力所压倒的一个人,被势利的冷漠人群所嘲笑的人,和他一样同属压迫阶层的成员也嘲笑他。掌柜的通过笑话他来招揽顾客,连十一、二岁的小孩子都看不起他。他是一个读过书的小偷,好喝懒做,“品行却比别人都好”,不拖欠钱,而且他很善良,只有他会给孩子们吃茴香豆。他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人。 没有人情愿施舍给他一丝同情,给他一毫关怀,给予他一点温暖。即使是最后被打断了腿后,照旧被诸多看客笑话,成为笑柄,这就是当时中国人的冷漠、无情。 他极爱喝酒,就算最后只剩下那四文钱,他也没有用来买饭、买药,还是在明知会被人嘲笑挖苦的情况

6、下,用那手“走来”喝了一碗酒。那时的他已经惨不忍睹了:“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了;穿着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这段外貌描写越发衬托出孔乙己的可怜,而他在熟悉的酒店里却也没有得到解一丝温暖,反而被嘲笑挖苦,雪上加霜。掌柜的面对这样的孔乙己仍然会笑着说:“你还欠十九个钱呢!”仍然会穷追猛打:“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人们的冷漠,至此,到了极致。 难怪鲁迅先生当时要选择弃医从文。假如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当时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孔乙己课文读

7、后感4 今天放假,在家里听了袁源老师的孔乙己,稍有些体会。 首先不得不佩服袁源老师的课堂设计,这堂课袁老师只是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就能带着学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很了不起,设计很独特。 如在文章开头的时候,先让学生介绍作者鲁迅,在已经有所了解的根底上,学生很容易答出来:鲁迅原名,代表作,社会地位。接着袁老师就让学生从书中找出一些句子来介绍孔乙己,让学生对孔乙己有个了解,对文章的根底内容有所了解。 接着袁老师就抓住主人公孔乙己来分析,让学生用可来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学生们看了课文,从可怜、可鄙、可悲等角度来分析,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又能很好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些都值得我平常教学时借

8、鉴,教学时不一定非得循规蹈矩,有时可以从一个突破口动身,关心学生理解课文。不过有一个地方,我不太赞同袁老师的意见。 袁老师在讲到“孔乙己吃豆时的情景”,她说孔乙己分完豆之后对小朋友们说“多乎哉,不多也”,显得他很酸很迂。我个人不同意这样的说话,我觉得这恰恰是他朴实,缺乏社会经验的特点。 孔乙己把豆子分给小孩子,这是他善良的表现。这一点与其他人相比,无论是长衣衫还是短衣帮,都不可能这样去做的。而本身并不富裕的他,当然不会舍得把所有的豆子都分给孩子们,于是当到最后的时候,他便说“多乎哉,不多也”,不也是他幽默的表现嘛。 从这个对话,我觉得写出了孔乙己情愿把小孩子当成朋友,和他们诉说,可是在这样一个

9、世态炎凉的社会,是没有人会理解孔乙己的,只能让他成为可笑可有可无的多余人。 总体而言,听了袁老师的课,还是收获多多呀。 孔乙己课文读后感5 读完了鲁迅先生几十年前写的小说,我不禁生出了许多感想。它使我想到了我自己,使我认真思索了“生活”这件事。 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看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反映出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而通过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又表现了他心地善良。孔乙己的一生是可悲的而又可怜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在这种穷困潦倒的状态下,他自我放任,只能退回到心灵深处的自我宽慰中去,释放心灵深处的压力。当然他将一事无成,最终在清贫中

10、死去。所以,即使他再怎么样自命非凡,也禁不住社会现实的打击,和自己早已注定的命运。 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孔乙己的人生是一场悲剧,他出生在一个特别的年代,有着特别的经历,他受着科举制度的残害,但是,在那时候,这却是人们想要得到荣华富贵的必经之路。孔乙己扭曲的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穷困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是对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社会,只有死人和疯子幸免于难!对他的不求上进,麻木迂腐大肆批判,同时对他身心所遭受的摧残又略带同情。事与愿违,等待孔乙己是一生的悲惨遭遇,在人们心目中他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 他的路不知从哪里开始,但却知道在哪里结束:一段岁月的冷漠,一个旧制度的腐朽,一个时代的没落。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网络生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