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 第一框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500439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 第一框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三节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 第一框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三节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 第一框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三节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 第一框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三节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 第一框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 第一框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 第一框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 第一框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第一认识世界尊重实际第三节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第一框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A)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明白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了解唯物主义的发展 过程及具体表现形式,具备一定分辨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观点的能 力。2、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上网搜索、教师讲解然学生了解唯物主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以 及具体观点,学生运用已学的科学知识证明唯物主义观点是正确的。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反 对封建迷信的观点。二、前准备1、前收集反映不同时期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不同表现形式

2、的观点与 代表人物等资料2、网上查阅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过程三、教学过程【思考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问过自己这样一个哲学 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学生议论回答】略。这就是一个关于自己的本原的问题。为什么要 问这样的问题?这就如同我们思考王子为什么要用玫瑰花送给公主 一样。哲学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引导】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千百年,其争论甚多。其中有一 个基本的问题,它贯穿于全部哲学问题并规定着解决全部哲学问题的 基本方向,这个问题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何者是世界的本 原?哪一个是第一性的?我们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 分为两大派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3、板书】一、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1、唯物主义。凡是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的,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 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2、表现形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万物非神造世界物质统一性带有直观性、猜测性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坚持世界的物质性不能联系、发展看问现代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继承世界物质性原理辩证看问题3、唯心主义。凡是认为世界本原是意识的,即意识第一性,物质第 二性的,就是唯心主义。4、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物质世界由人的意识所决定客观唯心主义物质世界由“神”的意志决定、两种不同的认识路线。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是 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从意识、精神出发的

4、是 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操作平台活动】追求精神的满足的,是唯心主义者;追求物质享受的,是唯物主义者吗?【学生回答】略【问题】那么,为什么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就是正确的认识路线呢?【板书】二、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就是正确的认识路线【学生活动】学生用科学知识以及科学发现证明唯物主义观点的正确 性。【运用】例: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总结前人经验提出了植 物构造学说。植物构造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一切植物有机体都是由细 胞发展出的。他在论植物发生中写道:“最近我已经知道低等植 物全由一个细胞组成,而高等植物是有许多细胞组成。”1839年,动 物学家施旺进一步建立了关于整个生物界的细胞理论,他以大量的

5、材 料证明,不论动物或植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从此,“机体产 生、成长和构造的秘密被揭开了;从前不可理解的奇迹,现在已经表 现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依据一切多细胞的机体本质上所共同的规 律进行的。”因此,这个学说的建立,动摇了唯心主义的自然观。1842年,有四个国家的十多个人几乎同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实 验与方法总结提出了能量守恒与转化的概念。能量守恒与相互转化定 律的发现,用物理学方法补充证明了笛卡尔等人从哲学上提出的运动 不灭原理,证明了物质运动的客观性,证明了物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 消灭,而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这就彻底粉碎了各式各 样的唯心主义创世说的谬论。等等。【教师讲

6、解】总之,自然科学的各种发现都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揭示 着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所固有的辩证法,突破并粉碎了唯心主义对人类 思想的禁锢与束缚,证明了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正确性。马克思与恩 格斯概括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材料,继承了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 全面阐明了宇宙的客观发展法则,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因而它 是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板书】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师总结】作为辩证唯物主义,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又 辩证地说明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这使它与旧唯物主义有本质的区 别。作为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而且承认社会历 史的客观性,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

7、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 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 科学的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 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观;更重要的还在于科学地指出了人们 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方法论。【板书】四、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 主义【事例说明】日本著名的物理学家坂田昌一,在20世纪0年代最早 提出基本粒子可分的“坂田模型”。坂田专门写过一本题为马克思现 代科学方法的泉的书。他说:“联系思想史看,现代科学或者更明 确地说现代科学思想方法,并不是产生在我们20世纪,而是发于19 世纪早期马克思所创立的思想与方法。,“现代

8、自然科学必须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基础上前进。”坂田昌一之所以能提出“坂田模型”,与他自 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分不开的。【讨论归纳】1、自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与封建迷信;2、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我国国情之上,既要看到 意识的反作用,更应看到物质具有决定作用,两者不能等量齐观;3、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有认真精神;4、正确地估量和对待自己。【问题】有同学提出,为什么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没有学习过辩证唯物 主义,也能取得重大科学成就?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科学家对 人类社会的贡献反而比我国的一些科学家大?【归纳总结】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巨大推动作用不容怀疑。其次, 科学的

9、发展水平还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实验手段先进与 否、经费、科技资料是否充分等等物质条,如果我们单纯只从一个方 面判断衡量,没有物质生产条,单凭哲学思想就能发展自然科学,不 是又陷入到唯心主义的泥沼之中了么?【操作平台活动】由此,让我们再次回到书本,联系操作平台所提问题大科学家牛顿最后陷入唯心主义泥沼的教训,给我们什么启示?(凭自发的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与自觉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指导科学研 究结果不同,发人深省)【高考范题练习】选择:1、恩格斯说:“每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 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 提。”这说明(B)A、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与

10、社会生活无涉B、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D、哲学理论要创新就必须抛开已有的思想材料2、现实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所以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当是(A) 自觉把思想认识从教条主义的观念中解放出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不动摇 根据实践的发展,在坚持中发展 一切行为和认识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为标准A、B、D、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世界是永恒变化的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4、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子不语怪、力、神天不变,道亦不变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世异则

11、事异,事异则备变A、B、D、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1、注意学生资料收集的多样性。2、本学习中概念其实是较多的,注意突出重点,不必贪多求全,否 则反而使学生望而生畏,挫伤学生积极性。五、教学设计说明:我们在本框教学中主要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入手,说明这两 个概念,然后,我们再提出问题为什么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是正确的 认识事物的方法?进而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科学知识自己体会、证 明唯物主义观点的正确性,达到二期改注重学生感悟、体验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强调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 哲学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同学们讨论得出结论如何坚持辩证 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同时,

12、我们还尝试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 思想问题,在堂结尾处提出并加以解决。整堂我们不仅有理论介绍, 更有许多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懂得两条不同的思想路线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的区别。过程与方法:在查阅相关资料、搜集相关事例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 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懂得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的重要性,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念, 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行为习惯。二、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PPT。学生准备:查阅相关献资料,搜集相关事例,对材料进行

13、筛选。三、教学过程:漫画导入:【教师】甲与乙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学生】(略)【教师】:要正确理解这张漫画我们先回顾上节的基本知识点。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 证关系是什么?【教师】:我们学习了这些哲学基本理论知识,懂得了世界是本就存 在的客观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 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脑中的反映,意识对 物质具有反作用。以上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漫画中哪一位是唯物主义观点呢?另一位就是哲学的另一大派别唯心主义。根据什么将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派别 呢?认识这两种派别的根本分歧有什么重要意义,

14、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习的主要内容。一、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板书)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板书)引用恩格斯的话:“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1) 哲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第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存在是否可以被思维所认识 的问题。(2) 为什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因为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 答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 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方面的回答不同,哲学的性质 就不同

15、。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它们才成 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2、划分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板书)存在和思维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 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学生活动一:请同学们区分下列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的观 点。(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唯物)(2)”心外无物”;(唯心)(3)”物是观念的集合”。(唯心)(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唯 物)()”存在即被感知”;(唯心)【同学】谈区分的依据(略)【教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 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