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49896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和地球仪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球和地球仪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球和地球仪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球和地球仪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球和地球仪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和地球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和地球仪(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球和地球仪一节的教学过程设计 段立琴/湖北省宜城市郑集实验中学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能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2)知道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3)能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以及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一点的位置。2、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通过图示与文字资料,能说出经线与纬线以及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能用经纬网确定任意一点的位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学生,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

2、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纬线与纬度,经线与经度设计思路:本节课采用“图文结合”学习法,使“死”的图“活”起来,使“静”的文字“动”起来,让学生学会图文结合的学习地理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知识与能力素养有促进作用。 教学过程师:(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人类之家,那我们的人类之家是什么样的呢?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让我们回溯历史,看一看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吧!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生:(看图) 师:(讲述)远古时代的人由于知识有限,人

3、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即“天圆地方”学说(所以才有“杞人忧天”这个成语)。随着时代的变迁,公元15世纪,人们多方面的观察,逐渐认为天圆地方的说法与实际不符,提出了地球是球体的。特别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即圆球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越来越正确。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即椭圆球。师:(板书)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生:(练习)说明大地不是平面,而是球面的。 师:(评议并再举例)从大家学过的古诗足以说明地球是球体,人是生活在球面上的。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图:站

4、得高看得远 视点越高,看到的 地面范围越大(通过语文上所学的知识侧面反映地理上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各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师:(讲)远古时代的人认为地面是平的,那是因为地球太大了,人的视觉有限所致,那么,这个球到底有多大呢?生:(看图) 师:(板书)2、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帮助学生记忆数字:6371-庐山起义;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 师:(讲)大家在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后,是否觉得对地球已有充分的认识了呢?现在,大家听两个发生在地球上奇怪的故事。运用你们学过的知识解释原因。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我国:我国广州的一个运动员投掷铁饼可达70米,但他在哈乐滨

5、参加运动会时,无论怎样使劲,总差八、九厘米,他和教练员都很纳闷:成绩为什么会退步?带着疑问,他们回到了广州,奇怪的是,他在这里每次投掷的距离又都突破了70米大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第二个故事在欧洲荷兰,装箱出运5000吨青鱼,经过半个月到达赤道非洲的一个城市,一过磅,发现青鱼少了19吨,调查证实鱼既没被盗,也没漏到海里,鱼的重量怎么会变轻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达到解惑的目的)师:(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终于将这一恶作剧者找到了,它就是我们人类栖身的地球。原来上述现象与重力加速度有关:因为地球的形状是扁球体,它的重力加速度从赤道向两极是逐渐增加的,所以出

6、现了上述距离,重量和时间随地点不同而变化的现象。师:(承转、过渡)地球太大了,人类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家园的全貌,古语说得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了认识人类的家园,为了便于学习地理和研究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师:(讲)在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这些可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湖泊、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从而了解我们的家园。 师演示地球仪转动实验,生仔细观察。 三、地轴和两极师:(讲)大家可以看到地球仪是绕着一根轴在转动的。这根轴就是地轴地球的旋转轴。师:(问)事实上,地球

7、里真有一根轴吗?大家找证据说明你的观点。(封底照片图)(通过思考,并找证据,从而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愿学、乐学)师生共同归纳:地轴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师:(讲)看地球仪,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这就是北极和南极。 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师:(演示:让地轴垂直桌面,看经纬网地球仪上和桌面平行的圆面)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纬线。(这些线是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生:观察,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圆弧状况、长度、指示方向) 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一点;指示东西方向。 四、纬线和纬度

8、1、定义: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纬线。2、特点:a、都是圆;b、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 c、指示东西方向师:(讲)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分每一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注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就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名字一样,每一条纬线都有自己的名字。 a、赤道即00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从图上可以看出,自赤道向南、北度数(纬线的度数是纬线上的点与地心连线和赤道平面的夹角)逐渐增大,圆圈逐渐变小,900缩为一个点。 b、南北纬23.50的两条纬线分别称为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南北纬66.50称为南极圈、北极圈。在地球仪上它

9、们通常用虚线表示。3、纬度的变化规律生(练习) a 、纬度的变化规律(用数轴表示) b、亚洲、南极洲在南北哪个半球? 生:(观察经纬网地球仪,认识不同于纬线的另一种线) 呈半圆;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五、经线和经度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2、特点:a、都是半圆;b、长度都相等;c、指示南北方向3、经度的变化规律。(见投影) 师:(讲)00经线(穿过英国 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0(经线的度数是各经线与地轴组成的半圆面与00经线面的夹角)。以东的属东经用E表示,以西的属西经用W表示,东经1800和西经1800重合为一条

10、经线即1800经线。 (用自制的教具-十二页的书本裁剪成半圆或用切西瓜比喻) 东西半球分界线: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因为)生:(练习)a、经度的变化规律(用数轴表示); b、亚洲、北美洲分属于东西半球的什么半球? 再回顾经线、纬线及经度、纬度的有关知识填表。(投影)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定义 度数起始点 特 点圆弧状况度数划分长度代号指示方向 半球划分(及时巩固落实,趁热打铁,并用比较记忆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容易更透彻)师:(讲)在地球仪或地图上,可以看到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经纬网。 六、经纬网 师:(问)事实上,地球上是没有这些线和网的,为什么

11、要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画出经纬网呢?生:(读)小字部分的故事。师:(讲)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认识到经纬网在这里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确定了两只船的位置,然后选择航向和航线。救援船从而可以火速前往营救。除了在航海方面,还在军事、航空、旅行方面都十分有用,可见画经纬网的目的是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师:(问)那么怎样读报经纬度呢? 让学生思考到电影院是如何找自己的票上对应的座位的呢?师:(讲)类似的,那么确定某一点在地球上的位置也同找座位一样,先看在哪一横排(哪条纬线)再看在哪一纵排(哪一条经线)。这样读出来的就是当地的经纬度。 (贴近生活,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师:(示范)北京的经纬

12、度的读报。生:(练习) 1、在地球仪上找到450N,1200E的点 2、报出成都的经纬度 3、小明收到的信作业:报以下各点的经纬度及C点所在的半球。 用乒乓球制作一个地球仪(画出经纬线)本节总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家园-地球是一个球体以及地球的大小;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漫长的过程;能够运用地图和生活中、学习中的材料来分析、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以及读报经纬度。 总评 讲课中适当穿插小故事和小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学、乐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不同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听、练、观察、归纳等方式,让学生眼、手、脑并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