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483538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第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它所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后果,它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上,以总量分析为特征,其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重置投资:用于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亦即折旧。支出法:根据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GDP。收入法:根据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来计算GDP。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

2、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之比,它衡量了和某一基年相比,报告期各产品的价格平均变化幅度。第十三章均衡产出:与计划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为均衡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经济主体想要的支出。消费函数:根据凯恩斯理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若假定两者呈线性关系,消费函数可写成C= 的方程形式,即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平均消费倾向:指人们的消费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比例,可记为APC=CY。边际储蓄倾向:MPS,

3、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储蓄量的增加。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i=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的数量增加或者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kb=1,即政府依然预算平衡,但国民收入增加。自发性投资:不受国民收入或者消费的影响而进行的投资,它是一种独立的由非经济因素引起的投资。棘轮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在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中提出,指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稳定性对短期消费减少具有抑制作用。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提出,其核心理论在于,消费不单纯取决于现期收入,人们根据自己一生所能得到的劳动收入和财产

4、,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平均安排消费,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人一生的平均消费为C=WLNLXYL。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其核心理论在于,消费取决于永久收入,偏重对未来收入的预测,可用公式YP=第十四章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使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供给价格或者重置价格。IS曲线:一条反映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下,利率和收入反比关系的曲线,在此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LM曲线:一条反映货币市场均衡情况下,利率和收入正比关系的曲线,在此组合下,实际货币需求等于实际货币供给。流动性偏好: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可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

5、向。流动性偏好对货币产生的需求分为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流动性陷阱:也称凯恩斯陷阱,当利率已经极低,人们预期利率不会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因此即使增加货币供给量,也不会再使利率下降。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心理。IS-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货币市场影响产品市场,产品市场上的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加总起来的总支出或总需求,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又决定于市场利率,利率则是由货币市场的货币需求与货币

6、供给决定的。另一方面,产品市场影响货币市场,产品在市场上的国民收入影响交易货币的需求,从而影响市场利率。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有狭义的货币供给和广义的货币供给之分。狭义的货币供给一般是M1: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总和;广义的货币供给为M2:M1加定期存款;M3是更广义的货币供给:M2加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加速原理:当产品需求增加引致生产扩大时,为了增加产量,要求扩大生产能力,为此要求增加资本存量,要求有新的投资,新增加的投资与产量增量之间的关系可用数学式i=产品市场均衡: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两部门经济中指c+i=c+s;三部门经济中是指c+i+g=c

7、+s+t。第十五章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货币幻觉:市场价格上涨时,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表示的价值做出反应的现象。凯恩斯极端: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的情况。古典主义极端:IS曲线为水平线而LM曲线为垂直线,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的情况。宏观经济政策:市场机制无法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情况下,政府对经济总量进行干预和调节,根据经济目标使经济总量增

8、加或减少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的规范准则和手段。第十六章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相机抉择: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时,根据经济状况和各项政策的特点,主动地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干预经济,保持经济在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点上平稳运行。一般是衰退时采用扩张性政策,通货膨胀时采用紧缩性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者卖出政府债券,从而改变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政策工具。功能财政:功能财政政策是一种积极的权衡性财政政策,强调财政预算的功能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预算既可以是盈余也可

9、以是赤字。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货币创造乘数:货币总量与高能货币的比率,其公式为k=rc+1rd+re+rc。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经济政策:国家为了达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货币学派:货币主义是1960年代形成的一个经济学派,以挑战凯恩斯主义的面貌出现,其领袖人物为米耳顿-弗里德曼。其理论强调货币的作用,主张货币发行增长率要与经济

10、自然增长率一样,不要对经济活动有任何干预。第十七章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总需求函数:表示产量(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描述了在某个特定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总供给:指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的就业的基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利率效应:在宏观经济学中,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

11、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应贫穷,消费水平会相应地减少的情况。工资价格“刚性”: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假设货币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刚性”,即二者完全不能进行调整。第十八章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转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的下降而导致的。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

12、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充分就业: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如果经济中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局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通货膨胀: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持续地和显著地上涨过程。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惯性的通货膨胀:由于预期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预期性通货膨胀,由于它表达了通

13、货膨胀得以持续的原因,故有惯性通货膨胀之称。菲利普斯曲线: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它表明了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数。新古典综合派将这一曲线进行改造后它就表示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即失业率越高,则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定义为产量的增长:(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持续增长,即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2)经济增长是按人口平价计算的实际产出,即人均实际产出的

14、持续增长。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相比,经济发展可以看作是比较复杂的“质”上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生活质量、生态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稳定状态:稳定状态是一种经济的长期均衡状态。在稳态时,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值不变。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经济是停滞的,而且任何不处于稳定状态的经济将发生变动,即无论经济开始时的资本水平如何,总是以稳定状态的资本水平为结束。经济周期:又称为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乘数:乘数指总支出增加后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

15、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所以乘数泛指由于消费支出增加、投资支出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及净出口增加而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分析经济周期时,乘数主要指投资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加速数:定义为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资本量。加速原理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国民收入增加的时候,投资要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乘数加速数模型:将加速原理与乘数原理结合在一起用来解释经济周期的一种模型。一方面,国民收入增加时,会使投资以数倍的速度增加,从而引起总需求的加速增长;另一方面,投资的加速增加又会通过乘数作用引起国民收入的数倍于投资的增长。从长期来看人们的消费、储蓄和收入大致稳定,但投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极不稳定:投资的少量变动会引起收入的较大变动,反过来,收入的少量变动也会引起投资需求的较大变动,正是这种关系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