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容量和升第2课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481930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容量和升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容量和升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容量和升第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容量和升第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容量和升第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容量和升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容量和升第2课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认识容量和升 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嘎巴手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2、让学生练习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并能对自己的估计作适当解释,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3、让学生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景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说明。4、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1升有多少,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能力。教学准备:教学光盘,纸杯等实物。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

2、些知识?(了解了容器的含义、认识了升;还知道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形容器的容量是1升)升可以用字母符号来表示?(L)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升?二、自主探究,实践求知1、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概念,并学习了升这个容量的单位,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出示课题:认识升)2、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我们将用这个瓶子来制做自己的量器。3、师用量杯给每个小组的瓶子里倒入一升水。现在,每个小组的瓶子里都有了一升水。请小组的同学在瓶子上贴上一张纸,并在一升的地方做上记号。4、接下来,请小组里的同学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分别做上记号。现在,我们自己的量器就完成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器

3、,感觉一下1升, 1/2升,1/4升, 3/4升各是多少。5、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纸杯,试试你们量器中的一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小组活动)6、各小组汇报结果(结果不同可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7、请同学们再拿出另一个容器,小组里先估计一下它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比1升少。再用你们的量器量一量,大约有多少升。8、小组里如果还有不同的容器,让学生多做几次。三、运用新知、展示能力。想想做做第1题1、师拿出6种不同的容器,分发给6个小组,并将一升水分别倒入几个容器中。(生可下面观察其他小组)2、请同学们观察水面各在哪里。3、你能估计出它们的容量是多少吗?说说你的理由。4、请同学们将它装满水之后再量一

4、量。四、解决问题,升华提高。想想做做第2题1、指名读题后生独立完成。2、师公布答案后了解学生完成情况。想想做做第3题 (课前布置完成)课前让同学们在家里称一称1升的水有多重,谁来汇报一下。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1、这节课同学们能积极动脑筋,与同伴合作一定收获不小吧。谁能谈谈有什么收获?2、同学们回到家里再找一找一些容器,先估计一下能盛多少水,在实际量一量,并向家长汇报。课前思考: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1升的容器,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想信学生一定热情高涨。2、当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后,对1升的认识由理性再回到

5、感性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也印证了美国一个图书馆中的一条格言:听过了,忘记了;看过了,记住了;做过了,掌握了。3、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及时评价学生探究效果,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估计的容量和实际值差不多时,教师进行及时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会非常强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后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也容易掌握,但在教学中我有这样的困惑:书上第2题的下面的容器大约各能盛水多少升,教材所给我们的数据似乎都与我们的是生活不大相符啊。例如塑料盆的容量我们测量的大小是6升左右,选升左右,选10升也就无所厚非了,可浴缸的容量似乎是比升也就无所厚非了,可浴缸的容量似乎是比

6、40升大,比升大,比400升小啊。总之图片的形式,对孩子的估测有一定的限制。所以我觉得这一单元还是要多让学生对实物进行估测。升小啊。总之图片的形式,对孩子的估测有一定的限制。所以我觉得这一单元还是要多让学生对实物进行估测。教后反思:继续认识升是在上节课初步认识容量和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制一个1升的量器,并标出升、 升和 升,再用这个量器量1升水倒入纸杯或碗里,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进一步感知1升有多少,并通过想想做做中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让学生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并能对自己的估计

7、作适当解释,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让学生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境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后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继续认识感受升,通过动手操作、联系生活,倒一倒、估一估、量一量体会1升实际有多少。课堂上由于是上个星期布置的任务,班上好多学生都没有带上制作1升的容器,所以很多学生都在观望,只是大概了解了制作的过程。这一部分非常欠缺。在例题里、练习里出现了许多估一估然后再选一选、量一量的题目,由于书本上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器皿存在着差异,器皿的规格大小也不一样,老师也很难提供与书本上一模一样的器具,所以课堂上学生的答案存在着多样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