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479869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根底知识专题训练华师大附中初中历史教研组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1、商鞅变法发生在A、楚国B、秦国C、齐国D、燕国2、从夏商两代国君覆亡的教训说明国君应该A、加强国防,充实武备B、开展经济,增强国力C、重视教育,推行改革D、施行仁政,勤政爱民3、秦始皇时开凿的连接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渠道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白渠 D、灵渠Xk b1 .Com

2、4、以下战役发生在秦末农民战争期间的是A、城濮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垓下之战5、围魏救赵这一成语出自以下哪一著名战役A、城濮大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桂陵之战6、掉转矛头,反戈相击这一史实发生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7、我国铁农具开始出现于A、商 B、西周 C、春秋 D、战国8、我国境内原始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B、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C、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半坡居民D、半坡居民、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9、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山顶洞人B、河姆渡居民C、半坡居民D、大汶口居民10、陈胜吴广起

3、义后,建立张楚政权的地点是A、陈B、咸阳C、戏D、大泽乡11、处于西汉鼎盛时期的皇帝是A、汉文帝B、汉武帝C、汉景帝D、汉高祖12、以下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拟完备的历法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13、文景之治是谁统治时期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文帝、汉景帝 D、汉景帝14、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新 课 标 第 一 网A、齐国B、晋国C、楚国D、燕国15、迄今为止,最早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的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

4、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居民16、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称赞的是A伊尹 B姜尚 C李冰 D商鞅17、以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战役是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东晋19、屈原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最主要依据是他A主张改革变法 B创造出新体诗歌,著有?离骚?C提出仁的学说 D主张兼爱、非攻20、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21、秦朝负责监察职能的中央官员是A皇帝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22、最早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开通于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23

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会不会使用工具 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人工取火 D是否认居生活24、我国的奴隶社会的历史开始于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1300年 D公元前1046年25、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wwW .x kB 1.c OmA越王勾践 B晋文公 C齐桓公 D楚庄王26、水旱从水,不知饥馑,天下谓之天府。此水利工程是指A郑国渠 B灵渠 C广通渠 D都江堰27、由孔子弟子根据其言行整理而成的文化典籍是A?诗经? B?尚书? C?春秋? D?论语?2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千古名言出自A孙膑 B孙武 C伍子胥 D庞涓29、战国末期的屈原,创作出很多优秀诗篇,代表

6、作是A?离骚? B?楚辞? C?诗经? D?诗歌?30、战国末期,秦打败赵国的关键一战是A城濮大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31、秦长城的起止点是:嘉峪关临洮山海关辽东A B C D32、以下属于秦国商鞅变法主要内容的是国家成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建立县制A B C D33、秦末农民战争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D马陵之战34、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于A汉武帝 B秦始皇 C汉文帝 D汉高祖35、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设在A洛阳 B长安 C咸阳 D开封36、西周

7、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w W w. xK b 1. c o mA扩充疆域 B稳固统治 C分封亲属 D赏赐功臣37、我国封建制度确立方式是A争霸战争 B变法或改革 C奴隶起义 D宫廷政变38、以下民间收藏的书籍中,在秦始皇焚书运动中被燃烧的是A医药书B儒家诗书C占卜书D种植书39、向汉武帝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李斯 B董仲舒 C主父偃 D韩非40、郡县制开创于A西周B战国C秦朝D西汉41海外华人常自称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42. 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43

8、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百家争鸣出现的主要原因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44. 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统一度量衡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D推行县制45、成绩好不必骄傲,成绩差不必气馁。以下哪位思想家的思想包含这种辩证法?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46、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秦孝公的支持 B、人民的大力用户 C、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D、顺应了经济开展的趋势47、国庆期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参观了历史博物馆,看到一尊“毛公鼎上刻有文字,这个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48、春秋战国时期,最符合当时社会开展需要的学说

9、是A孔子的学说B老子的学说C墨子的学说D韩非子的学说49、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人类历史上,已儒家思想为根底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以下属于儒家学派治国主张的是A、兼爱非攻B、法治、中央集权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D、为政以德,以礼治国50、山西简称晋,以下与“晋的来历相关的是A大禹治水 B西周分封 C晋楚争霸 D三家分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2分1、我国远古时,有_造人的传说,古老的神话传说中还有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的故事,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称是_。创造文字的是_,编制乐谱的是_,教人养蚕缫丝的是_。2、秦统一六国中的决定性战役是 _;使秦朝走向灭亡的决定性战役是_

10、。3、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是_;战国末期楚国的诗人是_。新 课 标 第 一 网4、为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实行_,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巨大损失。汉武帝实行_,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5、陈胜吴广年轻时是用的货币叫_。6、夏朝的建立者是_,都城相传在_,商朝的建立者是_在盘庚把都城迁到_后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称_。西周商朝的建立者是_,都城在_;东周的都城在_。秦朝的建立者是_ ,都城在_,西汉的建立者是_ ,都城在_。7、西周的疆域比商朝进一步扩大。为了控制全国广阔地区,周朝实行了_。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 开展而来的。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_作

11、为全国的通用文字,后来又出现了笔画更加简单的 。9、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_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10、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_和造型奇特的_等。位于成都平原的_文化,青铜文明也有很高的水平,其代表作是_ 。w W w. xK b 1. c o m11、河姆渡居民住着_的房子,半坡原始居民住着_的房子。12、老子是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 ?_?一书里。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_。13、湖北_出土的_ 代表战国时期音乐最高水平。与端午节有关的历史人物是_。14、战国七雄中,最西边的是 国,最北边的是 国,最东边的是 国,最南边的是 国。中间的三个国家在春秋时期叫_国。15、秦长城西起_,东到_,是秦始皇为抵御_族的南下派_修筑的,蜿蜒一万余里。三、列举题: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4分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与历史有关的成语。6分3、列举与秦朝至西汉时期与历史有关的成语。5分四、将与之相关的人物与历史事件或主要思想主张进行连接(13分)把左边的序号填写在与右边人物有关的括号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项羽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墨子兼爱、非攻 ( )商纣王焚书坑儒 ( )庄子无为而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