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2019年同步练习卷(6)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47665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2019年同步练习卷(6)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2019年同步练习卷(6)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2019年同步练习卷(6)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2019年同步练习卷(6)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2019年同步练习卷(6)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2019年同步练习卷(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2019年同步练习卷(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 课济南的冬天2019 年同步练习卷( 6)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4.0 分)1.对课文济南的冬天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B. 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阳光下济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C. 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D. 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2.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B.

2、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C. 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D. 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4.0 分)3. 选出加粗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 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_A声音很大B非常晴朗C亮光很强D宏大明亮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 小题,共60.0 分)4.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作者观察的角度是 _A 仰视B 俯瞰C平视这一句交代的内容是_A 地理位置B 地理环境C小山的特点这一句写出了_A 山的美B 济南的美C济南冬天温暖的原因5.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

3、列问题。月光曲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 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住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 窗前有架旧钢琴, 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 脸很清秀,可是眼睛

4、瞎了。皮鞋匠看见过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你找谁?走错门了第1页,共 6页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 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甲)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了, 她激动地说: “弹的多纯熟啊! 感情多深啊! 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你弹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月光照进窗子来, 茅屋里的一切好像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月光,按起琴键来。(乙)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

5、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丙)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 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丁)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A 幽静清幽波涛汹涌微波粼粼B 清幽幽静波光粼粼波涛汹涌C幽静清静波光粼粼波涛汹涌D 幽静清幽微波粼粼波涛汹涌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提出的,根据文意,它应当在文中的_兄妹俩被美

6、妙的琴声陶醉了。A (甲)B (乙)C(丙)D (丁)这篇文章所写事情发生的时间是_ ,地点是_ 的小路上、 茅屋里、客店里,主要人物是_ 。皮鞋匠兄妹从贝多芬弹奏的第二首曲子中感受到了什么?(答题不超过15 字)贝多芬为什么弹奏完第二首曲子就飞奔回客店?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_A 介绍贝多芬月光曲的创作经过B 表现贝多芬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C反映贝多芬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关心D 说明贝多芬的乐曲受到普遍喜爱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0 分)6. 观察图片,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所得到的启示。(提示:只要扣住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自然资源逐渐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回答,语言简洁明了即可。)五、其

7、他(本大题共2 小题,共10.0 分)7. 文学常识填空。济南的冬天的作者 _ ,原名 _,字 _,_人。我国现代著名的 _。主要作品有小说 _ _,话剧 _等。8. 选出加粗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 的蓝水晶。 _第2页,共 6页A透明清亮B不可捉摸C十分灵巧D空旷灵巧第3页,共 6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 D【解析】 A 正确;B 正确;C正确;D 文章开头的对比是为了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并非“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故选: D。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把握。做本题时注意济南的冬天课文具体内容的理解。2.【答案】 C【解析】 C略略3

8、.【答案】 C【解析】 ABD 有误;C正确,句中的“响亮”指亮光很强;故选: C。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与判断。解答此题,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并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解答此题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的积累, 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离开语境可能意思就改变了。4.【答案】 【小题 1】 B【小题 2】B【小题 3】C【解析】 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写景角度的理解能力。 写景的角度有很多, 从人的感觉的角度一般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以及写作者的立足点

9、。多角度写景的作用有固定的模式,一般为:可将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解答】济南南高北低,济南从上面看是个盆地,所以作者观察的角度是俯瞰。故选 B。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区别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能力。 地理位置一般是用来描述地理事物时间和空间关系;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解答】“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 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句交待的是地理环境而不是地理位置,更不是仅仅交代小山的特点。第4页,共 6页故选 B。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读懂

10、文意,明确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文章语句中词语含义, 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解答】品析文章语句要抓住关键的字词“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 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 说明济南的地形四周高,中间低的特点,从而也说明济南冬天温暖的原因。故选 C。5.【答案】 【小题 1】 D【小题 2】D【小题 3】有一年秋天的夜晚【小题 4】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小题 5】贝多芬。【小题 6】A【解析】 ( 1)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幽静”:清幽寂静;“清幽”:指(风景)秀丽而幽静; “波涛汹涌”:

11、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 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波光粼粼”:形容波光明净。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 “微波粼粼”:微:细小;粼粼:细小的水波闪闪发光。形容水石等很明净。根据“他在-的小路上散步”可以选择“幽静”; 这样就把 B 排除了; 根据“月光照进窗子来, 茅屋里的一切好像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这里形容风景,所以应该选择“清幽”;这样就把 C 排除了;根据“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这里形容水石很明净,可以排除A;根据“卷起了巨浪,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可以选择“波涛汹涌”。故选: D。( 2)

12、本题考查学生还原句子位置的能力。此类题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意和文章的结构还原。“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这句话应该是听完琴声后的感受,根据文中“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所以应该放在D 处。故选: D。(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一段中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可知事情发生的时间是有一年秋天的夜晚;地点是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人物是贝多芬。(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从文中“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波涛汹涌的大海。”可以概括出:月光照耀下的大海景色。(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文中“等他们苏醒过来, 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 -月光曲记录了下来。”可以看出他要尽快把自己为盲姑娘即兴弹出的曲子记录下来。(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归纳能力。A 正确;B 有误,主要不是表现贝多芬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C有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