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讲义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476620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85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讲义(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讲义慈福义,商学院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基础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基本概念一、区域拥有多种类型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跨国界的特定区域。二、区域经济学(一)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二)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从多学科进行研究)。三、区域开发 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 研究内容

2、庞杂:多学科 (二) 应用性学科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治病的科学,综合,庞杂一、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一) 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全球化、知识经济,区域分工(二) 大国,发展条件千差万别(因地制宜)(三) 为地方政府服务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一、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一) 自然地理学的认识:如平原区、高原区、山地丘陵区(二) 经济地理学的认识1、 类型区:差异性,如钢铁工业区、棉花区2、 系统区: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如流域区、都市圈一、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一) 古典区位理论1、 农业区位论:杜能,德国 2、 工业区位论:韦伯,德国,研究运费、劳动费、聚集因素对工业布

3、局的影响。3、 运输区位论:胡佛,美国(二) 现代区位论1、 市场区位论:市场因素2、 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德国3、 区位经济学:最大利润综合效益最大化一、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1、20世纪50年代;2、美国艾萨德3、胡佛提出区域经济学的三大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生产的不完全分割性;(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一、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庞杂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一)新经济地理学派(二)新制度学派(三)区域管理学派第五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在时空上的协调发展,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效益、社

4、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二、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调控途径与对策(一)主要途径:1、外部性内部化:生态补偿和环境税。2、公平:区域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二)主要对策: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技术手段,道德伦理手段,市场经济手段,政策手段。第六节 区域经济学发展展望一、21世纪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机会与挑战(一)经济全球化:区域发展失衡,区域分工与合作(二)中华民族的崛起: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理论指导二、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将进一步综合与分化(一)综合性:经济社会各学科的融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如生态学、地理学的融合。三、区域经济学对区域经济运行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一)区

5、域经济理论对产业新选择的作用(二)区域经济理论对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三)区域经济理论对解决地区就业问题的作用第四章 区域循环经济第一节 循环经济基本问题一、循环经济的内涵以基于3R原理(Reduce、Reuse、Recycle)的物质循环为表现形式、以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手段、以实现减物质化的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经济模式。一、循环经济的意义(一)自然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二)循环经济是减物质化的经济(三)从循环经济看中国可持续发展1、中国需要发展自然资本节约型的经济模式2、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在加大3、循环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一、循环经济发展途径(一)关注自然资源生产率

6、 生态效率(自然资源生产率)=经济社会发展(价值量)/资源环境消耗(实物量)(二)减物质化需要大幅度提高自然资源生产率(三)生态经济是循环经济的理论支撑一、循环经济发展对策(一)政策设计必须遵循的几个关键原则1、污染者付费原则2、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全生命周期)3、排放者责任(如承担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处理义务)(二)循环经济政策矩阵表4-1基于治理理论的公共政策体系模型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参与性政策利用市场创建市场资源管理3R循环污染控制法律法规减少补贴明确产权信息公开规划计划环境税民营化和权力分散公众参与标准使用费配额交易禁令押金-返还制度许可证和配额专项补贴绿色采购第二节 三角洲生态经济区

7、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一)发展循环经济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区域的必然选择(二)发展循环经济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三)发展循环经济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四)发展循环经济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内部区域协调发展及其与省内其他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五)发展循环经济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六)发展循环经济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经

8、济的条件分析(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分析1、区位优越 2、土地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3、生态系统独特4、经济基础良好,循环经济初具规模5、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各级政府重视发展循环经济6、后发优势(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劣势分析1、淡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短缺2、环境污染防治任务较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3、大中型工业企业少,不利于企业内部规模循环经济效益的实现4、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元经济结构明显(1)林业、牧业比重低。(2) 高资源消耗产业、高污染密集产业的比重大。(3)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和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产业比重低。(4)产业结构层次低。(

9、5)二元经济结构明显。5、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6、点轴系统辐射能力低和循环型布局系统不发育7、开放型经济水平低,不利于同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循环经济合作8、人口文化素质低,人才相对缺乏,循环经济技术体系薄弱,公民绿色观念淡薄9、循环经济制度不完善(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机遇分析1、经济全球化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国际背景2、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3、中国政府和山东省政府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4、国家和山东省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重视5、黄河

10、三角洲(东营)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挑战分析1、绿色贸易壁垒将削弱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传统产业的竞争力2、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严峻3、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污染产业转移将加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4、周边区域发展的威胁5、中国和山东省的循环经济制度不完善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与战略目标(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把握广义循环经济的内涵,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为核心,以综合效益最优

11、化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循环经济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机制,根据循环经济倡导的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修复、再重组、无害化等原则,逐步优化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建设循环型社会,实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2、基本原则(1)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筹兼顾原则(2)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融合原则(3)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社会公众参与相结合原则(4)渐进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相结合原则(5)系统性原则(6)动态性原则(7)因地制宜原则(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我国计划用50年左右的时间(200

12、0年-2050年)实现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 根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2006年,人均GDP约为全国水平的2倍),并且考虑其生态环境脆弱,可以设想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即能源及资源生产率、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形成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循环型网络布局系统,建成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循环型社会。根据诸大建的C模式,中国在2020年前,应推行1.5-2倍数发展战略,沿海地区推行4-5倍数发展战略(环境压力倍数为1)。以此为参考,结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

13、区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现状, 在2020年前,应推行4-5倍数发展战略。在2021-2030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实现环境压力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应推行5-7倍数发展战略。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一)循环经济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1)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畜牧业、渔业,重视林业的生态效益积极发展林业,提高林业、畜牧业、渔业的比重;积极发展高科技农业和都市农业,推广已经成熟的生态农业模式,试点新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生态都市农业模式,并逐步推广,促进产业结构

14、的合理化、高级化、生态化的融合。(2)积极发展轻工业,控制重工业的比重,实行适度重型化,协调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大力发展加工工业,逐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强传统工业的高新技术改造,以提高工业附加值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自然资源消耗多和生态环境破坏大的行业如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试点发展循环经济,并逐步推广工业循环经济,积极推进产品经济向功能经济的转变。(3)大力发展服务业,迅速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改变第三产业滞后的现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服务业,如环境信息服务业;在自然资源消耗多和生态环境破坏大的行业如物流业,进行循环经济试点,并逐步推广服务业循环经济。(4)大力发展资源再

15、生利用产业和生态恢复建设产业,迅速提高其比重,协调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之间的关系。(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循环型农业发展研究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循环型农业组织与产业关联研究 (1)在农产品生产层次上,开展农业清洁生产。(2)在农业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及其内部,积极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链。(3)农业产品及其加工制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的循环经济,如农产品粪便沼气池沼液、沼渣种植业。(4)采用循环型农业产业化模式,包括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和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5)在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化链时,要重视循环型农业系统的开放性,加强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循环和农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循环,如饮食业的废弃饭菜-养殖业模式,湿地-芦苇-造纸业模式。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循环型农业布局研究 (1)重视循环型农业立体布局和集群布局。(2)根据区域循环型农业发展条件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