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47572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本设计力求体现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位置,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求知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理解课文,求知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的兴趣,整合音乐、美术学科的方法,使静止的语言符号流淌出音乐的旋律、图画的意境,使语文课堂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唤起一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喜欢我们的语文教学。预设目标1、了解课文大意,知

2、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能喜爱江南,热爱自己的家乡。2、用自己的方式认识1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小朋友们坐过竹排吗让我们乘着竹排一起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浏览一番,好不好怀着阳光般的心情,我们快乐出发!(出示江南美丽风光课件)看,这就是我们游览的地方;江南鱼米乡。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3、小小竹排画中游。(指名读课题,正音)(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在课前一开始就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为进入新课学习储备必需的情感因素。)二、范读课文。师配乐范读课文,生看课文插图。(设计意图

3、:一年级学生模仿性强,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准确地传情,能使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三、初读课文1、翻开语文书,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读准它,难读的地方把它多读几遍。(学生自主读课文)2、谁来读给我们听听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谁的耳朵最灵,能发现这个小朋友哪个字读得最准,你要向他学习,哪个字读得不太好,你要提醒他。(指名读,提醒注意所学的生字)3、(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你会读读吗(对于难读字词,教师要进行及时必要地领读。如两岸树苗等。)4、去掉拼音还能读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下面我们来开火车读,哪组先来(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读、互评、教读、游戏完成读书的第

4、一步读准字音。)四、熟读课文。过渡:同学们生字学得这样好,相信再读课文一定比刚才读得棒。先自由把课文读一读,然后比一比谁读得声音最响亮,字音读得最准确,课文读得最熟练。1、学生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2、四人小组合作,比比谁读得最熟练。(师巡视指导)五、精读课文。1、播放课件,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欣赏江南美景。2、思考:你们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3、汇报:先用书上的诗句说一说。如两岸树木密等。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样的鸟儿,什么样的鱼儿点拨:看着这么美丽的景物,我的心情怎么样(学生回答,教师伺机板书)4、美读:让我们怀着快乐的心情读课文,把你美丽的心情读出来。(学生练读)5、

5、汇报读:指读、对读。6、交流讨论:大家的朗读使人心情舒畅!看着这美景,你想说些什么用一句话赞美江南。为什么小竹排是在画中游呢(教师要充分了解各小组的讨论情况,注意引导、诱导、辅导,使学生主动思考、学习。)(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体验江南的美,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六、课间操:同学们学得真不错,老师要奖励一首歌给你们听,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愿意表演的同学可站起来表演。(师生共舞,录音机播放歌曲我们的田野)七、拓展练习1、师述:我们的家乡在江南,昨天,老师要你们画了家乡的风光图,老师给你们出个主意,把你的画介绍给你的好朋友,介绍的时候,可以仿照

6、本篇课文编编诗歌,也可以自己想怎么编就怎么编,行吗学生准备2、师:谁愿在全班交流师随时评价:编得真好!真能干!真有创意!(对于说得特别好的:哇!我们班有小诗人了!为他的精彩诗歌鼓掌。)3、总结:我们的家乡在江南,她美丽富饶。同学们,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家乡,保护环境,让她越来越美。(设计意图:让学生画江南,再向别人介绍,感受美,表达美,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评点:本节课设计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概念,而又充满情趣,具有时代气息,在设计上有以下特点:1、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遵循读书内化的阅读教学规律,本节课设计了初读;熟读;精读;美读四个环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直接地、反复地接触课文。

7、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指导思想和训练层次性十分明确。2、改革方式、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阅读教学是个性化行为。本设计以学定教,把原本属于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一是选择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然后再选择自己的伙伴进行合作学习,学习的结果也让学生自己汇报、补充,教师只是起点拨作用。二是评价,学生朗读、发音,尽量让他们去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3、努力开掘语文学习的丰富资源。本课教学,在课前要求学生了解江南的知识,画画自己家乡的景色。在课堂上,让他们借助图、景理解课文,学习语言;朗读课文,练习说话,课末处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联系已有经验,仿编儿歌,会激活儿童的求异思维,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运用语言的规律,享受美的情趣和创造的乐趣。实现了课内外、学科间、学习与生活有机地联结、贯通、互补,课堂教学会更充实,更具活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