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470735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A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报刊业发展的过程,理解中国影视业发展的过程,识记第四媒介神奇的魅力;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二、过程与措施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华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B重点难点重点:报刊业走向繁华和影视事业的发展。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措施由于本课的内容更加贴近于学生生活的实际,资料容易收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当引导学生收集有关中国

2、报刊、影视、网络三个媒介发展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顿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在协助学生理清课本基本线索的同步,充足运用学生课下找到的有关资料和教材中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一种小型的讨论,以充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授学时应用启发式谈话法、小范畴讨论法、多媒体手段,这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性,也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历史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当今社会是一种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畴之广前所未有。中国的宪法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

3、众传媒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目前中国有多家报纸、9000多种期刊、家广播电台和369家电视台。到末,全国有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70座,有线电视顾客85万户;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和.%,基本形成了卫星、无线、有线等多种传播方式并存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 【讲述内容】什么是大众传媒呢?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限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浮现,给人们的生活方

4、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同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一、报刊业走向繁华法国出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家乡在中国。”唐代就浮现具有新闻传播初步功能并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近代以来,作为大众传媒的现代意义上的报刊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浮现。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经历了一种从无到有、由外国人开办到中国人开办的过程。报刊业起步阶段有两份报刊:其一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年7月在广州开办的,这应当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开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其

5、二是17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的问世冲破了旧时报纸的局限,消息已不限于单纯的政治公报,开始注重对国内外大事和市井社会民众的新闻报道,第一次形成了一份现代意义的中国报纸。19史量才接任总经理,大刀阔斧致力于改革,申报蒸蒸日上,提到申报无人不晓,以致把“申报”和“报纸”当作同义语,把一切报纸都叫作“申报纸”,成为新闻界和报业的巨擘,对社会和文化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浮现(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合伙探究】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开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开办报纸?一种观点对其持完全否认态度,觉得外

6、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步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另一种观点觉得,尽管一部分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其自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1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2、 发展(1)在近代,报刊成为维新派、革命派和新知识分子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开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

7、等开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93年月,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后迁重庆,94年2月,被国民党勒令停刊。新华日报在国民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占领了舆论制高点,被人民群众誉为“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灯塔”,成为我党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力工具和我党沟通外部世界的一种重要窗口。解放后,新华日报作为中共南京市委机关报出版,后来又成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9月,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省委、省政府批准,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重要舆论工具,还浮现简介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多种报刊,如光明日报文报告等。人

8、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为世界十大重要报刊之一。198年月,人民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诞生,14年月,迁至北平(今北京),作为一份权威、严肃的综合性日报,对新闻事件作出迅速、及时、有效的反映,及时、精确而有深度地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已成为人民日报的特色之一,赢得大量国内外读者的信赖。人民日报承当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与简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的重任,其中人民日报的言论(特别是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等),已成为人民日报的一面旗帜,被觉得直接传达着党中央的声音,倍受海内外读者、外国政府和机构的注重。因此,人民日报既是广

9、大干部群众理解中国共产党中央精神的最重要的媒体,也是世界理解和观测中国的重要窗口。【合伙探究】2: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传播西方文明,增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开办的报刊都增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办了一系列的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3、 繁华改革

10、开放后,除党报党刊外,多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开办起来,国内报刊业走向繁华。【合伙探究】3: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目前,发展报刊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启动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方式,更应注重其在社会舆论方面的导向性作用,把真实、客观作为发展的方向,同步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避免假新闻和歹意炒作的浮现。小结: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经历了一种从无到有、由外国人开办到中国人开办的过程。从19世纪中期到改革开放以来,大体经历了形成、发展和繁华三个阶段,

11、在不同步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启动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虽然在传媒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报刊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185年月,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为她们发明的“持续照相和放映的机器”申请了专利,同年拍摄了影片火车进站。空无一人的火车站,一种中年搬运工手推轻便行李车出目前月台的右前方,画面右上角的后景中,一种黑点不久变成清晰的火车向观众冲过来,火车头一度占据了大部分画面。以上就是火车进站向我们描述的场景。如今,这部影片早已

12、成为电影诞生的象征和标志。电影在发明之后不久便迅速传到了世界各地。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 电影()诞生:19世纪末,西方浮现了电影。9,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1世纪末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不久传入了国内。在电影发明仅仅后,中国就有了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19月,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在自家照相馆中的露天空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这部电影的主演是京剧界须生泰斗谭鑫培。根据默片的需要,电影只拍了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等武打片段。影片在日光下拍摄,没有剧本,拍摄过程前后用了3天时间。影片虽然粗糙,但是首映却非常

13、成功,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2)发展并走向成熟:20世纪代后来,中国的电影迅速发展并不久走向成熟。926年,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在世界上初次尝试拍摄有声电影。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如果学生规定可简朴简介剧情。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事业相称发达,诞生了一批进步影片,如渔光曲、风云子女等。193年月,渔光曲参与莫斯科国际电影博览会获“荣誉奖”,成为国内历史上第一部获国际电影奖项的作品。风云子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鼓励着全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新生,为了祖国的解放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目前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走向辉煌建国后,工农生活和

14、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2世纪80年代中期后来,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此前。2、广播事业(教材P74历史纵横)3、 电视(1)诞生:195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普及: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逐渐普及。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种重要因素。【合伙探究】4:阅读P74【学思之窗】,请回答,除技术因素外,你觉得电视普及的因素尚有哪些?解题核心:电视为什么可以普及思路引领:从生活水平、物质基本、精神需求、电视的特点角度回答(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强,电视成为家庭中的一般电器。(2)群

15、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电视节目专业性、知识性、娱乐性并存,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易与观众形成互动。(3)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信息量大,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开阔人们视野,对社会影响大。过渡: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做的划定:“1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三、互联网的兴起1、兴起:互联网诞生于0世纪6年代末,90年代后来风行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人互联网。这几年,中国上网顾客急剧增长。、功能: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体现力和感染力。3、特点: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人们还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刊登自己的意见。、影响: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快捷与以便。互联网变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化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平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合伙探究】5: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那么,网络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何启示?A互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