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实现语音噪声滤波设计说明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470624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sp实现语音噪声滤波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dsp实现语音噪声滤波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dsp实现语音噪声滤波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dsp实现语音噪声滤波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dsp实现语音噪声滤波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sp实现语音噪声滤波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sp实现语音噪声滤波设计说明(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SP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语音噪声滤波院(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 设计人员:房文博学号:311208002810成绩:工程设计50报告20答辩30总分评语:指导教师签字:日期:.专业整理.目录一、 设计任务书 2二、设计容3三、 设计方案、算法原理说明 3四、 程序设计、调试与结果分析 8五、设计(安装)与调试的体会 11六、 源程序代码13参考文献:27.学习帮手.、设计任务书1、设计背景语音通信的目的是传递声音信息。 位于甲地的通信者发出的声音经语音传感器 变换成为电信号,经发送端设备变换为适合传输的形式, 通过传输信道传输到乙地。 在乙地经接收端设备恢复出原来的语音信号,经耳机或者喇叭

2、转换为接收者可以听 到的声音信号。这就是最基本的语音通信系统,但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原因,我们采 集到语音信号经常含有不同程度的噪声。典型语音通信系统中的噪声来自三个方面:信号处理设备产生的电噪声及传 输信道中的电噪声; 信号发送端空间环境中的音频噪声信号经麦克风变换为电信 号之后,与有用信号其同传递到接收端;信号接收端空间环境中的音频噪声对信 号接收者的影响。噪声是由于发生体作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在很多情况下,环境中的背景噪声是通信系统中噪声干扰的主要来源。当语音 信号受到背景噪声干扰时语音通信质量变得不可接受,因此要对语音信号中的噪声 滤除。DSP利用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 DMA( Direct

3、MemoryAccess)采集数据时不打 扰CPU因此利用DMA方式工作时,CPU可以对语音信号进行实时地滤波。 本设计要 求利用DSP的 DMA方式进行信号采集和信号输出,对语音信号进行数字编码,滤波 后进行解码。2、设计要求及目标基本部分:(1)对DM进行初始化;(2)对A/D、D/AS行初始化;(3)编写DM中断服务程序和滤波算法程序,实现语音信号的实时滤波;发挥部分:(1)使用DS产生带回波的语音信号;(2)利用自适应滤波实现语音信号的回波对消。3、设计思路首先利用DS的DM方式对外部含噪声的语音信号进行实时采集,语音信号先经 过A/D转换为数字信号,利用MCBS的接收寄存器接收数据。

4、编写滤波算法程序,或 调用DSPLI沖的滤波函数,对信号进行滤波。滤波后的数据利用 DM方式送到D/A转 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4、要求完成的任务(1)编写Cg言程序,并在CCSM成开发环境下调试通过;(2)将包含噪声的语音信号进行滤波,从扬声器输出端口输出,比较滤波前后的 信号的变化;(3)按要求撰写设计报告。、设计容随着现代科学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愈来愈显示出信息社会的特点。通信或信 息交换已成为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正如衣食住行对人类是必要的一样。语音 作为语言的声学表现,是人类交流信息最自然、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之一。然而, 人们在语音通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周围环境和传输媒介引

5、入的噪声、通 信设备部电噪声、乃至其他讲话者的干扰。这些干扰最终将使接收者接收到的语音 不再是纯净的原始语音,而是被噪声污染过的带有噪声的语音信号。例如,汽车、 街道、机场中的,常受到强背景噪声的干扰,严重影响通话质量。而环境噪声的污 染使得许多语音处理系统的性能急剧恶化。例如,语音识别已取得重大进展,正步 入使用阶段。但目前语音识别系统大多都是在安静环境中工作的,在噪声环境中尤 其是强噪声环境,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率将受到严重影响。在上述情况下,必须加入语音增强系统,或者抑制背景噪声,以提高语音通信质 量,或者作为预处理器,以提高语音处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维持系统性能。因此, 语音增强技术在实

6、际中有重要价值。目前,语音增强已在语音处理系统、通信技术、 多媒体技术、数字化家电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三、设计方案、算法原理说明1、信道干扰滤波部分首先利用DSP的DMA方式对外部含噪声的语音信号进行实时采集,语音信号先 经过A/D转换为数字信号,利用MCBS的接收寄存器接收数据。编写滤波算法程序, 或调用DSPLIB中的滤波函数,对信号进行滤波。滤波后的数据利用DMA方式送到D/A转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这就是我们的设计思路。具体的设计方案原理图如下。模拟输入信号通过 DSK勺MIC端口输入,经A/D 转换,然后到达DSP的DMAS道2, DSP接收到信号后,调用中断服务程序进行滤波

7、, 滤波后的信号可以在CCS上显示,也可以通过DMA!道3将信号输出到D/A转换器, 经D/A转换后从SPEAKEI端口输出。DMAi亀Itt初墻化DMA缶(1) 直接存储器访问DMA直接存储器访问(Direct Memory Access )是C54x DSP非常重要的片上外设,DM控制器可以在不影响CPU勺情况下完成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传输速度快,在要 求信号实时采集和处理的系统中常采用 DM方式进行信号采集和传输。C5402有 6个可 独立编程的DMAS道,每个DM通道受各自的5个16位寄存器控制:源地址寄存器 DMSR、目的地址寄存器DMDST单元计数寄存器DMCTfl同步事件和计数寄

8、存器DMSFC 发送模式控制寄存器DMMCRI的地址寄存器DMDS规定DM要传送数据目的地址和首 地址。单元计数寄存器DMCT规定DM传送数据的个数为DMCTS存器的值加1。同步 事件和桢计数寄存器DMSF规定DM传送数据的同步事件类型和传送一块数据所含桢 信号的个数。发送模式控制寄存器DMMCR定DM通道的传输模式,当DM工作在自动 初始化模式时,CP在个DM事件完成后自动装载下一个DM初始化设置并继续进行 数据传送。DINM位和IMO位设置DM中断产生方式。CTMOD设置发送计数模式控制, CTMO位为0时,DM工作在多桢模式,CTMO位为1时,DM工作在自动缓冲ABUS式。 SIND位和

9、DIND位用来设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自动调整方式。此外,DM的6个通道还受通道优先级和使能控制寄存器DMPREC制。本实验利用DM通道2与 MCBSPS道结合来读取A/D转换器的数据,利用DM通道3 与MCBSPS道结合来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 D/A转换器。选择MCBSPS道的接收寄存 器DRR11(41H)为DM传送数据的首地址,并选择DM源地址工作在不调整方式,选 择MCBSP接收事件为DM同步事件,以实现DM和MCBS的结合。A/D转换器的数据按 MCBSP的设置被传送到DS部接收寄存器DRR1 中,再由DM通道2将 DRR1 中的数据读 到指定数据存储区inp_buffer中完成数据采

10、集。DM在传送外部来的数据时不会影响 CPU勺正常运行,当DM通道2采集完一组数据后产生一个DM中断事件中断CPU来通 知CPU寸其进行相应的处理,此时DMAS道2可以按照设定继续采集下一组数据, 实现 了数据采集与CP处理的并行操作。当一组数据处理完成后,将数据存放在数据存储区out_buffer中,选择 out_buffer为DM通道3的首地址,并选择源工作地址工作在不调整方式。选择MCBSP1 通道的发送积存器DXR11(43H)为DM通道3传送数据的目的地址,并选择DM源地址 工作在不调整方式,选择MCBSP接收事件为DM同步事件,以实现DM和MCBS的结合。在CC集成开发环境中,与D

11、M相关的头文件有regs54xx.h和dma54xx.h。在这两个头文件中,定义了 DM的寄存器资源、使用方法和DM寄存器的地址和基本访问方 式,以及寄存器的各个比特域和访问方法,因此需要进行C源程序的开始处包含这两 个头文件。输入信号经A/D转换后,利用DM通道2进行传输进入DS处理,而滤波后 的信号输出利用了 DM通道3进行传输进入D/A转换器等输出,因此需要对 DM通道2 和通道3进行初始化配置。(2)A/D和 D/A转换器本实验要用到A/D和 D/A转换器。A/D转换器能够将接收的语音信号(模拟信号) 转化为数字信号,供CPUS行处理;D/A转换器能够将数字信号转换为语音信号送 SPE

12、AKER 口输出。要使用A/D和D/A转换器,必须首先对A/D和D/A转换器进行初始化设置,即设置 A/D转换器的工作模式(15+1bit模式,16bit模式)、输入增益(0dB,6Db,12dB)以 及抽样频率(8000Hz,16000Hz)等。2、回波去噪部分初始化FIR延迟输出数组dbuffer_h 、FIR输出数组、自适应滤波器系数矢量 coff_w和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数组out_w以及DSI板之后,采集输入的语音信号, 根据模式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处理以输出不同的信号来进行效果的比较。我们的做法 是利用设置参数mod来改变板子的功能。mode=时信号通过FIR滤波器后产生回声, 为使现象

13、更明显可以附加一个延迟;mode=2寸用自适应滤波器逼近FIR滤波器以使之 输出近似的信号,用信号通过两个系统产生的信号之差(即剩余回声)来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的系数,使剩余回声逐渐收敛于 0。(1)自适应滤波器的基本原理:自适应滤波原理:禾U用前一时刻获得的滤波结果,自动调节现时刻的滤波 器参数,以适应信号和噪声的未知特性,从而实现最优滤波。自适应滤波器主要由系数可调的数字滤波器和调整滤波器系数的自适应算法两 部分构成.自适应滤波器的一般结构如图I所示.自适应滤波其最重要的性能是能有 效地在未知环境中跟踪时变的输入信号,使输出信号达到最优。因而在电信、雷达、声纳、实时控制以及图像处理等领域都有成

14、功的应用。常规滤波器具有特定的特性,对于输入信号根据这个滤波器特性产生相应的输 出。也就是,先有了滤波器构成的权系数,然后决定相应输出值。但有些实际应用 往往是反过来要求的,即对滤波器输出的要求是明确的,而滤波器特性是无法预先 知道的。例如长话系统,回波相消器的理想输出是无回波信号, 这个要求是明确的, 而系统本身却不能一开始就确定下来,因为它取决于长话系统话路传输条件的变化, 像这样的应用技术就必须依赖自适应滤波技术。d(n)x(n團1自适应建谯器的一般结构图图I中d(n)为期望响应,x(n)为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入,y(n)为自适应滤波器的输 出,e(n)为估计误差,P(n)= x(n)-y(

15、n)前置级完成跟踪信号的选择,确定是信号还是噪声;后置级根据前置级的不同选择对数字滤波器输出作不同的处理,以得 到信号输出自适应滤波器的滤波器系数受误差信号e(n)控制,根据e(n)的值和自适应算法自动调整.(2) 回声消除器的基本原理:远端信t近端回声消除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一个自适应滤渡器自动识别回声通道,通过自适应滤波算法的调整,使其冲激响应与实际回声路径逼近,从而得到回声预测信号y(n),再将预测信号从近端采样的语音信号d(n)中减去,即可实现回声消除。自适应算法 要求收敛速度快、计算复杂度低、稳定性好和失调误差小。虽然许多自适应算法在 理论上实现回声消除都是可行的,但通常采用的是较简单的算法。例如广泛应用的 LMS自适应算法。(3) LMS算法:本设计中自适应算法是根据最小均方误差判据来设计的,即理想信号与滤波器 输出之差的平方值的期望值最小,并且根据这个判据来修改权系数。均方误差&表示为Ee2( n)=Ed( n)-y( n)2对于横向结构滤波器,代入y(n)的表达式,有 = Ed2( n)+WT( n)RW( n)-2 WT( n)P其中,R = EX(n) XT(n)是N*N的自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