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分等定级第三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470516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用地分等定级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用地分等定级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用地分等定级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用地分等定级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用地分等定级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用地分等定级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用地分等定级第三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农用地定级 第一节农用地定级的方法与步骤第二节因素法定级第三节修正法农用定级第三章 农用地定级第一节 农用地定级的方法与步骤3.1.1 农用地定级的方法和原则1)农用地定级的方法和原则农用地定级的两条思路: 从原因或本质入手,以土地质量为标准,从分析造成土地质量的原因入手, 评价量化土地因素质量分值,评价土地级别;优点:客观、真实;缺点:影 响土地质量的因素存在地区差异,评价因素和指标难以统一,不利于地区间 比较。 从结果或外在表现入手,对土地产出或土地收益进行修正,排除非土地因素 的影响,根据修正后的土地产量或土地收益来反推土地级别。优点:将土地 级别与土地利用的结果紧密联系,有利于不

2、同地区间土地级别的比较;缺点: 非土地因素如投入强度、经营管理水平、科技水平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造成 土地利用结果不稳定。目前我国采用第一种思路开展定级工作,并形成了三种基本方法:因素 法、修正法和样地法。因素法通过对构成土地质量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定 级参评因素因子体系及其权重,计算单元因素总分值,以此为依据客观评定农用 地级别;优点:独立性强,不受有无分等结果影响;缺点:与区域为其他农用地 定级结果可比性差。修正法是在农用地分等指数的基础上,根据定级目的,选择区位条件、 耕作便利度等因素计算修正系数,对分等结果进行修正评定农用地级别是分等结 果的细化和深入;优点:充分利用分等

3、结果,地域间土地级别可以比较;缺点: 独立工作性较差。样地法以选定的标准样地为参照,建立特征属性计分规则,通过比较计 算定级单元特征属性分值,评价土地级别。缺点:依赖土地分等结果,可比性差。2)农用地定级的基本原则 合分析原则 导因素原则 土地收益差异原则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3.1.2 农用地定级的主要步骤(1)定级工作准备(2)资料的调查收集与整理分析 农用地自然条件资料(气候资料、水文资料、土壤资料、地形资料和农田基本建设情况资 料;农田基本建设情况资料包括:灌溉条件、排水条件、田间道路、田块大小及平整度等。 农用地利用条件资料包括:最近三年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单产、总产的统计资料

4、,土地利用条件样点基 本情况资料和农业生产实测资料和农业技术试验资料。 农用地经济条件资料包括:最近三年人均耕地、亩均资金投入、亩均纯收益、农民人均收入、农村道路网分 布、道路级别标准、距区域经济中心距离、耕作距离、田块分散程度等。 其他资料( 3 )定级因素因子及权重确定 定级因素是指对农用地质量差异有显著影响的自然因素、区域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某 些因素可分解为因子。因素、因子权重是其对土地级别影响程度的体现。( 4 )定级单元划分 定级单元是反映土地自身特性、土地利用和定级因素因子状况的最基本地块,是定级取 样和获得数据的工作单位,同时也是评定和划分土地级别的基本空间单元。定级单元内部特

5、 征和土地构成因素因子状况相对均一。( 5 )定级因素因子分值计算 定级因素因子分值按因子作用分值、因素分值和因素因子总分值三个层次进行计算,其 中因子作用分值计算式基本。因子作用分值计算时,应区分因子指标和土地级别之间的正、 负相关性,采用极值标准化或距离衰减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因素分值和因素 因子总分值,则在因子作用分值计算的基础上,一般可根据定级因素因子权重采用逐级加权 求和方法得到。( 6)定级指数计算与土地级别划分确定 首先进行定级指数计算,因素法定级指数采用因素因子总分值作为定级指数;修正法定 级指数以分等指数乘上因素因子总分值计算得到。农用地级别,根据定级单元指数,采

6、用等 间距法、数轴法、频率曲线法等初步划分;然后通过意见征询、实地验证、抽样实测以及土 地级差收益测算等方法,进行验证、修订和完善,最终确定土地级别。第二节 因素法农用地定级3.2.1 因素法农用地定级的技术流程农用地定级的目标就是刻画和表征农用地农产品产出尤其是收益(包括级差地租I和 级差地租II)的能力和差异。影响农用地收益水平的因素:第一, 土地因素:光温水土等自然因素;第二, 非土地因素:经营管理、耕作制度、区位条件(距市场远近、交通便利度等) 农田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比等市场因素(1)定级参评因素因子体系的建立(2)定级单元因素指标取值(3)参评因素因子分值计算(4)农用地级别划分与确

7、定3.2.2 定级因素因子的选取定级因素包括对农用地质量差异有显著影响的自然因素、区域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某 些因素可分解为多个因子,构成因素因子体系。权重反映定级因素因子对土地质量的影响程 度。农用地定级规程推荐供选择的农用地定级因素因子: 自然因素:局部气候差异、地形状况、土壤条件、水资源状况; 经济因素:基础设施条件、耕作便利条件、土地利用状况; 区位因素:区位条件、交通条件。3.2.3 定级单元的划分是土地定级的基本单位和基本图斑。是定级中取样和获得数据的基本单位,根据各因素 对单元地块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程度,所求取的单元因素总分值是土地级别评定的基础和依 据。单元内土地质量相对均一,单

8、元间有明显差异。划分定级单元的目的是客观反映土地质 量的空间差异。区域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越大,评价单元 的平均面积就越小,定级单元数目就越多。3.2.4 定级因素因子分值的计算根据对土地级别的影响的差异,农用地定级因素因子可分为面状因素、线状因素和点状 因素。1)点状因素因子分值的计算 点状因素(因子):指定级因素(因子)指标的优劣不仅对具有此指标的地块有影响, 还对其周围农用地的级别产生影响,如农贸中心影响度和中心城镇影响度。其影响度分值计 算步骤如下:(1)确定各级(市级、区级、镇级)农贸市场的服务半径和相对距离式中:d某级农贸中心的影响半径S某定级

9、区域面积n本级农贸中心的个数(2)按照一定的衰减法计算农贸市场的作用分值f = M 1-rii或f =M (1-r)iidr = id式中: f 第 i 个农贸市场的因素作用分值iM 第 i 个农贸市场的综合规模指数(主要根据营业额确定)ir 相对距离d 定级单元与农贸中心实际距离id 因素影响半径(3)读取定级单元内农贸市场中心的作用分值 同时受多个同级功能影响时,取其中的最高作用分;同时存在多级功能影响时, 对同一级别的功能作用分仅取值一次并进行加和。2)线状因素因子分值的计算 线状因素:指不仅对具备此指标的地块有影响,同时对其相邻的平行于该定级因素因子 中心带的农用地的级别产生相同的影响

10、。农用地定级涉及的线状因素因子主要有:区域交通 条件中的道路通达度因子。道路通达度反映道路所在区域范围内农用地所具备的道路通达条 件。(1)计算道路的作用指数 根据道路的路面宽度、道路等级和车流量等指标,计算道路的作用指数。F =工 w Mij ijAM = 100 x j-ijAj,max式中:F 第i条道路的综合规模指数iw 道路第 j 个指标的权重jM 第 i 条道路第 j 个指标的规模指数ijA 第 i 条道路第 j 个指标的实际值ijA定级区道路第 j 个指标的最大值j,max(2)计算道路的影响半径 道路影响半径按实际计算式中:d道路的影响距离S定级区域面积L道路长度3)按照一定的

11、衰减法计算道路的作用分值f 二 F1 - rii或f 二 F (1 r)iidr = id式中:f 第i条道路的因素作用分值iF 第 i 条道路的综合规模指数ir 相对距离d 定级单元与道路中线实际距离id 道路的影响距离3)面状因素因子分值的计算面状因素:该定级因素因子指标的优劣与具备此指标的地块有有影响,不对其他农用地 的级别发生影响。根据指标数值的性质和可得性,可分为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 直接指标:可实际调查得到或从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图件上获得具体数据的指标,如土壤有机 质含量、耕层厚度、坡度;间接指标是指无法得到具体数据,只能用定性表达如土壤质地 地形、坡向、地貌类型等。(1)直接指标因

12、素因子分值计算最大最小值法计算公式(分正向型、逆向型、适宜性指标,按相应公式计算)(1)正向型因素=100 xx ximinx xmax min2) 逆向型因素=100xx xmaxix xmax min3) 适度型因素当x a时,i=100xx xmaximax=100xx ximinaxmin式中: f 因素质量分值x 因素属性指标值x 因素属性指标值的最大值 maxx 因素属性指标值的最小值 mina 因素属性指标值的适度值极值标准化法A .正向型因素aA 二x 100iamaxB. 逆向性因素aA min X 100 iaiC. 适宜性因素(设a为某因素适度值)a当 a a 时,A x

13、100ii ai当 a a 时,A a x100ii a式中: A 定级单元因素因子指标值的作用分值ia 定级单元该因素因子指标实际值 ia 定级研究区该因素因子指标的最大值 maxa 定级研究区该因素因子指标的最小值 min2)间接指标因素因子分值计算3.2.5 定级指数的计算与级别的划分、确定1)定级指数的计算在定级因素因子分值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各定级因子权重采用以下方法计算( 1 )几何平均法( 2 )加权平均法H - H f wiii1式中:H 定级指数H 区 w fiii1i 分等因素的编号m 定级因素总数f 第 i 个定级因素因子的分值,取值为 1(0)100iw 第i个定级因素因

14、子的权重。其中 w = 1iii=1(3)限制系数法2)级别的划分、验证和确定(1)级别的初步划分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级别划分:级别的高低与单元定级指数的大小相对应;级别间分值 具有明显差异;任何一个定级指数分值只能唯一对应一个级别;级别的界限不打破行 政权属界线和线状地物。(2)级别的验证和确定应注意以下方面:定级结果与相关研究成果(分等结果、土壤评级结果等)存在明显差 异的地区;相邻地块定级差别很大的地区;大范围计算结果无差异或差异很小的地区; 当地专家认为定级结果又出入的地区。(3)确定最终级别的边界、各级别面积汇总和成果图编绘第三节 修正法农用地定级3.3.1 修正法定级的原理修正法农用地定级是在已完成农用地分等的基础上,补充选取部分农用地修正性资源因 素、经济因素因子,对农用地指数进行修正,计算定级指数并据此划分农地级别。修正法和因素法农用地定级的异同:相同点:(1)定级原理和工作程序基本相同。“研究区宏观分异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定级 指标区划分、参评因素因子选取、定级单元划分、参评因素因子指标值获取和量化、定级单 元综合分值计算、土地级别划分”。前者是在分等的基础上,补充选取自然资源因素和经济 因素,对土地利用等指数进行修正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