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470384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五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五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五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五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课时一 学习心理概述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内涵、学习的分类和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帮助学生对学习的基本知识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影响学习的因素教学内容:一、学习的内涵 学习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广义的学习 心理学中所讲的“学习”概念属于广义的学习,泛指有机体因经验而发生 的行为的变化。(二)狭义的学习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学习”,即学校教育中“学习”的概念,属于狭义 学习的范畴,特指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的、 有计划、有方向地、系统地接受知识经验,发展智力,

2、增强体质,形成道德品质 和科学世界观的过程。二、学习的分类 美国著名的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 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 3认知策略 4态度 5动作技能三 、学习的过程 加涅运用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过程分析为八个阶段: 1动机阶段2选择阶段3获得阶段4保持阶段5回忆阶段6概括阶段7作业阶段8反馈 加涅对学习过程的划分,揭示了学生掌握技能形成智力的实际心理过程,具 有现实意义,是值得大学生借鉴的。、影响学习的因素大学生学习成效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 看,影响大学生学习成效的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因素,既有生 理因素,又有心理因素。(一)智

3、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因素,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二)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学习的充分条件大学生是一个相对高智商的群体,学习的成效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一个 对学习不感兴趣,又缺少刻苦、勤奋学习精神的人,他的智力水平再高,学习、 工作都不会取得好成绩。五、学习与心理健康(一)学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繁重紧张,学习内容广博高深,学习形式复杂多样,是对大学 生的思想素质、智力素质、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等的综合考验,对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和心理素质发展有重要影响。1积极影响(1)学习促进智力的发展和潜力的开发(2)学习能带来满足,创造愉快此外,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助于提高认知水平,纠正错

4、误的认知观念,发展 正确的认知方式;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健康情绪和高级情感;有助 于完善自我意识,改善意志品质,培养健全人格。2消极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消耗大量的生理、心理能量,会 带来疲劳和紧张。如果学习的量没有把握好,负荷过重,会使大学生心身压力过 大而引起心身不适应;如果学习方式不当,则会事倍功半,影响学习积极性;如 果劳逸结合不当,忽视了必要的休息、娱乐,则会损害心身健康;如果学习环境 嘈杂、肮脏,则会心烦意乱,效率甚低。这些有可能伴随学习活动存在的不利因 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三)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习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学生,学习成绩必优于

5、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健康的成人,其工作 效率必胜于心理不健康者。因此,在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重视学习与心理健康 的互动关系,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课题二 大学生学习现状分析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和讨论,使大学生明确大学学习特点、大学生学习过程 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生学习现状分析。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重点: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 教学内容:大学阶段是每个学生求学生涯的高级阶段,也是人才成长由“求学期”进入 “创造期”的过渡阶段。与中学相比,大学教育是高层次教育,具有专业性、探 索性、职业定向性、社会服务性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入学后经历由中学学

6、习向 大学学习转化的学习适应期,“学会大学学习”,逐渐形成大学生学习的特点。一、大学生学习特点(一) 学习内容1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职业定向性2学习内容具有丰富性和结构性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探索性4学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二)学习阶段整个大学学习的过程可以人为地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学习基础课阶段。2学习专业基础课阶段。3学习专业课阶段。4实习、毕业设计阶段。许多大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时,都会感到不同 程度的不适应。相比而言,进入第一阶段时产生的不适应是四个阶段中最困难的。(三)学习方法1自学方式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法2学习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创新性3学习途径的多样性美国

7、人力资源心理学家赫伯特说,未来的文盲已经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 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而学会学习的实质就是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初入大学的 大学生正是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才阻碍了知识的获得与智能的发展, 甚至导致整个心理活动的混乱。二、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根据调查,目前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动机缺乏即厌学、 兴趣偏狭、学习疲劳、注意障碍、记忆障碍、逆反心理等。(一)学习动机缺乏的表现及原因1学习动机缺乏的主要表现(1) 懒惰。懒惰是一种在学习过程中怕苦怕累的心理现象。(2) 厌学。厌学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3) 容易分心。动机缺乏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

8、,唤醒水平较低,不能 专心听课和集中思考。(4) 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5) 焦虑过低。(6) 独立性差。2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分析:(1) 主观方面的原因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如情绪、意志、态度、经历、兴趣、健康状况都会对 其学习动机产生影响。首先,学习动机缺乏是由于在以往的学习过程遭受到挫折与失败造成的。其次,由于专业不理想而导致学习动机缺乏。再次,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奋斗目标导致学习动机缺乏,这是导致动 机缺乏的主要原因。(2) 客观方面的原因 首先,有来自学校方面的因素。学校群体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值得重视。另 外,教师的教学对大学生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其次,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动机有直接

9、影响。家庭的经济条件、家长的文化 程度、家长的教育方式、和睦程度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较大。再次,社会生活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之一,其中社会价值观对 大学生学习动机有巨大的影响。(二)学习疲劳学习疲劳是指由于学习者学习过度或学习方法不当而产生的学习效率逐渐 降低、学习进步速度缓慢的现象。1学习疲劳的表现具体表现为学习时伴有渴望停止学习活动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学习错误增 多,学习效率下降,生理失去平衡等。2学习疲劳的原因 学习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极其繁重的脑力劳动,其耗能程度丝毫不亚于体力劳 动。其次,学习方法不当,适应困难。(三)记忆障碍 记忆力的好坏,主要是指个体记忆是否具有准确性、敏捷性、

10、持久性和准备 性。而当个体出现以下表现时,即为记忆障碍。1表现 记忆障碍是个体在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过程中发生困难或异常。2原因 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缺乏、对学习兴趣不深厚、对学习缺乏信 心等心理状态使大脑对知识的记忆缺乏主动性,大脑皮层活动不活跃甚至处于抑 制状态,导致智能下降,记忆力减退。一次性学习材料内容过多,材料间相互干 扰,也会引起记忆障碍,造成遗忘。(四)注意障碍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并 伴随心理过程的始终,它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并具有方向性,保持较高的效 率。没有注意,任何心理活动都达不到预期目的。注意在学习中也具有重要意

11、义。 注意集中是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成绩的基本心理条件。注意出现障碍, 严重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正常进行。1表现:注意减弱。注意范围变化。 注意增强。2原因对学习目的认识不足,缺乏注意的自觉性。过度疲劳。课题三 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调适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与讨论,使学生了解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发掌握科学的记忆策略,学会创新思维教学方法: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教学重点:学习动机 记忆策略 教学内容: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了解了大学生中常见的各种学习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 题不仅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而且也不利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出现这些问 题时,大学生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我调节和疏导。一、学习动机的自我激

12、发 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发生和维持的内部动力。大学生有效长期地进行有意义 学习,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动机的激发既取决于外部条件即环境的诱因, 又取决于大学生的内部条件。对大学生而言,首先取决于大学生的内部条件。学 习动机一直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心理学流派都从自己 理论的角度出发阐释了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综合各流派观点,我们介绍几种对 大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激发有实践意义的理论。1需要理论马斯洛认为,要使学生充满学习动机,首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自尊心,其次 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即认知的需要。2自我效能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班杜拉提出了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及后来的研究

13、者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影响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 素主要有:(1)学习成败的经验和成就归因的方式。(2)替代性经验。例如,如果一个学生看到他的一个同伴因为帮助别人而 受到了教师的表扬,那么他下一次可能也会让自己有助人行为。(3)言语劝说。他人的劝说会对学生的归因风格产生影响,特别是他人重 要的观点会影响学生的归因方式。所谓的重要他人是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其 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个体,而对于大学生来说,重要他人往往是同伴。3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学生的成就动机 可以分为力求成功的意向和避免失败的意向。阿特金森认为,如果学生获取成就 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

14、动机,那么他们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在遇到一定 量的失败后,反而会提高其解决该问题的动机;相反,如果获得成功太容易的话, 其动机水平会下降。如果学生避免失败的动机大于获取成功的动机,那么他们会 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可以使他们避 免失败;而选择非常困难的任务,那么即使失败,也可以归因于外部,从而减少 失败感。成就动机水平与学业成绩密切相关。高成就动机者在没有外力控制的环 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表现。与低成就动机者相比,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较高的 成就动机水平和内归因,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有更大的坚持性。而低成就动机者 自信心不强,倾向于做外归因。由于他们认为自

15、己能力有限,往往设置一些不切 实际的目标,不付出足够的努力,于是导致了又一次的失败。不断的失败导致了 他们对自己能力不足的固定看法,将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而将成功归因为运气、 任务简单。这样无论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对他们都没有积极影响;成功了,他们不 会再付出努力,而一旦失败,却导致他们进一步去避免失败。4归因理论 韦纳提出了归因理论。他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学生在解释 成功和失败时感觉到的最主要的四种原因。四种常见归因模式的基本特点见表。常见归因方式一览表维度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努力内部不稳定内部可控能力稳定内部不可控任务难度外部稳定外部可控运气不稳定外部不可控韦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关于归因的基本结论:(1) 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 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2) 在付出同样的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3) 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应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却不努力的人应受到最低 评价。以上介绍了几种关于学习动机激发的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