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1 (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469089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1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1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1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1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1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任课教师:邢雁林一、 判断题(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T2.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F3.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林则徐。T4.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冯桂芬。T5.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万国公报。F6.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T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T 8.1930

2、年1月,毛泽东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井冈山的斗争。F 9.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T10.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F11.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卢沟桥事变后。T12.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瓦窑堡会议。T 13.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战略决战阶段。F14.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论人民民主专政。T 15.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

3、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F16.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T 17.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T18.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中共一大。F 19.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F20.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T二、 概念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

4、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2.君主立宪制所谓的“君主立宪制”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以君主(国王、皇帝等)为国家元首,但其权力受到了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分享权力、互相妥协的产物,其形式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种。 3.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创造的一个历史阶段概念,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一段时间内,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针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4.第二条战线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它阶层人民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故称第二条战线。 5.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一个经济体系和政治理论,主张或提倡公共或是整个社会作为整体,来拥有和控制生产资料(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三、 简述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

6、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1)社会制度的腐败。近代以来封建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经常压制人民的反抗斗争,力主避战求和,为此不惜割地、赔款。(2)经济技术的落后。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技术落后,导致中国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必然导致被动挨打。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制度的腐败。3.概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意义?答:(1)形成: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虽是一个最有觉悟和最有组织的阶级,但是单凭自己的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取得胜利的。

7、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统一战线。在二七惨案后,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更积极的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现存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因此首先应当争取同国民党进行合作。国民党的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2)意义: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4.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