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四校联考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46640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四校联考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四校联考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四校联考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四校联考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四校联考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四校联考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四校联考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四校联考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四校联考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 下列实验能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 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B. 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C. 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D. 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2. 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行为,交谈时应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这里的“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频率3.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海市

2、蜃楼B. 水面“折”枝C. 水中倒影D. 手影4. 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A. B. C. D. 5.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 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B. 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C. 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D. 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6. 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A. 6:00B. 5:45C. 6:15D. 6:30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在光

3、屏上将看到()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无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8. 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直线传播B. 小孔成像C. 光的反射D. 光的色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0.0分)9. 小明同学在参加今年物理实验考査时,用如图所示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mm,物体长度为_cm。10. 如图所示,小军站在一面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他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小军在平面镜中的像以_m/s靠近他自己;当小军和小勇同

4、时站在平面镜前时,可以通过平面镜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11. 小王同学用三角尺测同一个木块长度是,记录下五组数据:6.78cm,6.74cm,6.93cm,6.76cm,6.75cm其中有一次测量值明显是错的,它是_,以上测量中最接近真实值的是_。12. 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_大。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_传播。13. 当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时,入射角是_;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了_的缘故。14. 在森林中旅

5、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镜,对太阳光有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15.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_20Hz(选填“低于“、“高于”)这种听不到的声波有很强的破坏性,在这次“512”汶川大地震时,600多公里之外的贵阳也有不少市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就与这种声波有关,我们将这种声波称为_声波。16. “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所示。监视顾客

6、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镜,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_的范围,能形成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17. 内蒙古草原上常呈现“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吸收/反射)了绿光;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_(填反射类型)。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0分)18. 在如图所示的广口瓶内放一个音乐芯片,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木塞。此时,你能听到音乐声吗?答:_。用抽气设备抽出瓶中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的音乐声有什么变化?答:_。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答:_。实验方法是_,这个实验说明了_。19.

7、 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在此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的关系;(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选填“虚”或“实”)像;(5)把蜡烛A远离玻璃板,发现所成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20. 利用激光束测量月

8、球和地球间的距离是目前最为精确的方法,测量工具是一架天文望远镜、一台激光器,和登月行动中留在月球上的角反射列阵。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的宇宙航行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在上边放置了一台重30千克的“角反射列阵“,它由100块石英制的角反射镜组成,排列成10行,每行10块。角反射器刚放好,各国立即向它发射激光。宇航员还没有离开月球,科学家就捕获到了反射光。后来,人们又不断把角反射器送到月球,其中阿波罗15号的角反射器列阵由300块角反射镜组成,测月的误差已经减少到15厘米了。(1)想一想:我们能利用高能量、方向性好的超声波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吗?为什么?_。(2)角反射器其实就是两个相互垂

9、直的平面镜,如图所示。请在图上准确画出所给入射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并说出下面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类似的装置?(_)A、自行车尾灯,B、汽车后视镜,C、手电筒反光罩(3)若从发射激光开始到接收到反射回的激光共用时2.56秒,求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约为_千米。四、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0分)21. 如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22. 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3. 光与平面镜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

10、明反射角的大小。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24. (1)如图1所示的刻度尺,物体A的长度_cm。(2)小梦在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2所示。改变_,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_,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25. 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所示:(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低,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_(填“上”或“下”)移动。(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

11、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_上(填一种器材名称)。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会听到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听不到了,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符合题意;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看到烛焰摇曳的更明显了,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C、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音调随之改变。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不符合题意;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可以发现橡皮筋越粗,音调越低,说明发声体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对每个选项中的图片认真分析,明确探究的目的、现象和结论,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此题涉及的图片是教材中演示实验或小实验的示意图,考查了声现象的不同特点,是一道基础题,平时要多实验、多观察、理解记忆。2.【答案】C【解析】解: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交谈时应轻声细语,这里的“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大声”和“轻声”都是指的响度。故选:C。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本题考查了音调和响度的区分,理解各自的含义和特点是正确判断的关键。3.【答案】D【解析】解:A、海市蜃楼是

13、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插入水中的花枝好像弯折了,是折射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C、从水中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屏幕上的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故选:D。掌握三种光现象:在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有: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

14、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4.【答案】D【解析】解:人看到池底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变浅了,选项AC光的传播方向错误,选项B没有发生折射,只有选项D正确。故选:D。解答此题首先明确人看到物体时,是因为光线进入人眼;其次要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且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注意根据人看到物体,说明光线进入人的眼睛。5.【答案】D【解析】解: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排气管上加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噪声监测设备只能够监测噪声的大小,但不能减弱噪声,符合题意;故选:D。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解答,知道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根据选项判断是否符合防治噪声的途径。减弱噪声,一般就是从声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