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服务意识的理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466384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于服务意识的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对于服务意识的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对于服务意识的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对于服务意识的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对于服务意识的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于服务意识的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服务意识的理解(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于服务意识的理解,每个人都不尽一样。就我个人理解而言,服务意识是一个人对服务(或是某一服务)的理解与根据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行为。西方酒店认为,服务就是SERVICE(本意亦是服务),其每个字母都有着丰富的含义: S-Smile(微笑):服务员应该对每一位宾客提供微笑服务。E-Excellent(出色):服务员应将每一个服务程序都做得很出色。R-Ready(准备好):服务员应该随时准备好为宾客服务。V-Viewing(看待):服务员应该将每一位宾客看作是需要提供优质服务的贵宾。I-Inviting(邀请):服务员在顾客消费结束时,应该显示出诚意和敬意,邀请宾客再次光临。C-Creating(

2、创造):服务员应该想方设法为宾客创造出热情的服务氛围。E-Eye(眼光):服务员应该始终以热情友好的眼光关注宾客,使自己适应宾客心理,预测其要求,提供与时有效的服务,从而使宾客时刻感受到服务员在关心自己。由上可以看出,服务意识实际上是对服务员的职责、义务、规、标准、要求的认识,它要求服务员时刻保持在宾客心中的真诚感。服务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某组织部各个层级之间的;二是该组织与客户之间的。在服务日渐成为指导人们各项活动的理念之一的现代社会,服务意识的涵早已超出了“微笑服务”“关怀服务”的畴。做好本职工作、合乎制度的要求,只能是合格的员工;而能够真正站在顾客立场为其着想,才是真正优秀的员工。因此

3、,强调对员工服务意识的培养是非常必需的。先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具备相应的能力,再加上必要的条件,才能使优质的服务得以实现。在市场争夺趋于白热化的阶段,“服务”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然而很多服务行业的企业几乎天天强调要抓好服务质量,却不一定找到了开启“服务”之门的钥匙。而要掌握这钥匙,我认为应强调以下几点:一、明确优质服务的标准企业要以制度明确规、细化适用于本企业的服务标准,制定员工服务手册。一本好的员工服务手册无疑是其工作的指路明灯,员工才因而能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仪表等。当然,管理人员以身作则,提醒员工们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言行也是必不可少的。二、发自心地为客户服务一位服

4、务专家经常去企业讲授服务方面的课程,有人问他什么是服务和服务意识。这位专家说道:“一个员工若是为了怕被客户投诉,或是害怕领导追查,再或者为了更高的薪水和职位,甚至只是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从而有优秀的业绩,那么他所做的并不叫真正的服务,也更谈不上有良好的服务意识!”真正的服务意识应该是在排除了遵守规章制度、满足领导考核标准和提高薪水三个目的之后,完全发自心地为客人自觉服务的心理取向。由这种意识支配的服务,才是真正的服务。虽然每个人都有不顺心的时候,但不能把烦恼带到工作中,要记住:微笑是工作的一部分,微笑是你的责任。有人说一个员工就是一个窗口,这话很有见地。员工的一言一行不只代表他自己,还代

5、表一个单位的文明程度和服务水平。优质服务,必须从个人抓起,要把文明意识、服务意识“吃”进肚子里,融化到血液中,并自觉地表现在一言一行上。总之,服务意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任何人的交往中,所体现的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意识 票数: 5 展开其他相似回答 (2) 隐藏其他相似回答 (2)ly_asw2009-3-6 10:29:37 221.218.61.* 举报 服务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某组织部各个层级之间的;二是该组织与客户之间的。在服务日渐成为指导人们各项活动的理念之一的现代社会,服务意识的涵早已超出了“微笑服务”“关怀服务”的畴。做好本职工作、合乎制度的要求,只能是合格的员

6、工;而能够真正站在顾客立场为其着想,才是真正优秀的员工。因此,强调对员工服务意识的培养是非常必需的。先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具备相应的能力,再加上必要的条件,才能使优质的服务得以实现。 票数: 0 响月2009-3-7 16:20:52 119.59.192.* 举报 对于服务意识的理解,每个人都不尽一样。就我个人理解而言,服务意识是一个人对服务(或是某一服务)的理解与根据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行为。西方酒店认为,服务就是SERVICE(本意亦是服务),其每个字母都有着丰富的含义: S-Smile(微笑):服务员应该对每一位宾客提供微笑服务。E-Excellent(出色):服务员应将每一个服务程序

7、都做得很出色。R-Ready(准备好):服务员应该随时准备好为宾客服务。V-Viewing(看待):服务员应该将每一位宾客看作是需要提供优质服务的贵宾。I-Inviting(邀请):服务员在顾客消费结束时,应该显示出诚意和敬意,邀请宾客再次光临。C-Creating(创造):服务员应该想方设法为宾客创造出热情的服务氛围。E-Eye(眼光):服务员应该始终以热情友好的眼光关注宾客,使自己适应宾客心理,预测其要求,提供与时有效的服务,从而使宾客时刻感受到服务员在关心自己。由上可以看出,服务意识实际上是对服务员的职责、义务、规、标准、要求的认识,它要求服务员时刻保持在宾客心中的真诚感。服务意识包括两

8、个方面:一是某组织部各个层级之间的;二是该组织与客户之间的。在服务日渐成为指导人们各项活动的理念之一的现代社会,服务意识的涵早已超出了“微笑服务”“关怀服务”的畴。做好本职工作、合乎制度的要求,只能是合格的员工;而能够真正站在顾客立场为其着想,才是真正优秀的员工。因此,强调对员工服务意识的培养是非常必需的。先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具备相应的能力,再加上必要的条件,才能使优质的服务得以实现。在市场争夺趋于白热化的阶段,“服务”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然而很多服务行业的企业几乎天天强调要抓好服务质量,却不一定找到了开启“服务”之门的钥匙。而要掌握这钥匙,我认为应强调以下几点:一、明确优质服务的标

9、准企业要以制度明确规、细化适用于本企业的服务标准,制定员工服务手册。一本好的员工服务手册无疑是其工作的指路明灯,员工才因而能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仪表等。当然,管理人员以身作则,提醒员工们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言行也是必不可少的。二、发自心地为客户服务一位服务专家经常去企业讲授服务方面的课程,有人问他什么是服务和服务意识。这位专家说道:“一个员工若是为了怕被客户投诉,或是害怕领导追查,再或者为了更高的薪水和职位,甚至只是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从而有优秀的业绩,那么他所做的并不叫真正的服务,也更谈不上有良好的服务意识!”真正的服务意识应该是在排除了遵守规章制度、满足领导考核标准和提

10、高薪水三个目的之后,完全发自心地为客人自觉服务的心理取向。由这种意识支配的服务,才是真正的服务。虽然每个人都有不顺心的时候,但不能把烦恼带到工作中,要记住:微笑是工作的一部分,微笑是你的责任。有人说一个员工就是一个窗口,这话很有见地。员工的一言一行不只代表他自己,还代表一个单位的文明程度和服务水平。优质服务,必须从个人抓起,要把文明意识、服务意识“吃”进肚子里,融化到血液中,并自觉地表现在一言一行上。总之,服务意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任何人的交往中,所体现的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意识 票数: 0 其他回答按时间排序按投票数排序2虫子爱吃鱼2009-3-3 15:17:44 219

11、.146.143.* 举报 希尔顿的管理理论,他是世界旅馆业的大老,微笑服务的理念很有名 票数: 2 展开其他相似回答 (2) 隐藏其他相似回答 (2)3758hyt2009-3-3 15:18:39 221.226.145.* 举报 希尔顿的管理理论,他是世界旅馆业的大老,微笑服务的理念很有名 票数: 0 wujianqing1102009-3-7 22:59:10 61.144.170.* 举报 希尔顿的管理理论,他是世界旅馆业的大老,微笑服务的理念很有名 票数: 0 2道可盗经常盗2009-3-3 15:18:08 58.32.231.* 举报 当今的市场竞争,已由过去的“商品竞争”演变

12、成“服务竞争”。那么如何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呢? 1、注重员工的先天素质 众所周知,个人素质的差异会导致服务的差异。因此首先要做好员工选拔工作,这就要求经理把好员工招聘关。我们需要的是有一定社会关系和交际能力,聪明、灵活、乐观、诚实、有文化、有气质、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给公司带来一种朝气,给服务注入一股活力。 2、注重员工的后天培养 在员工加入公司用后,我们便要做好其培训工作。首先,应让他们了解协和、融入协和的企业文化;其次,再针对服务员和收银员岗位说明、公司的服务规与其它制度对其进行理论培训,在其理论培训通过考核后进入实际操作培训,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给他们竖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13、,让其在优秀的员工指导下进行操作,最后理论和实践考核全部通过后方能上岗;第三,在上岗后仍要通过班会或其它组织形式对其进行培训,以不断增强其服务意识。 3、重视、关心员工 做为管理人员,不可能整天与顾客打交道,而只有一线员工才是真正与顾客面对面。所以,我们首先要真心为员工着想,比如说安排好员工食宿,科学排班,使员工劳逸结合,并与时解决员工的各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认识到公司是重视他们的,从而会更加努力的工作,而服务意识也会不断提高。 4、合理奖惩 我们还要量化服务标准,制定细则,对员工的日常工作、日常表现打分。所要制定的标准要细化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对每一名员工同等对待、不偏不倚。对服务

14、工作做的好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发放奖金或通报表扬);对于服务工作做的不好的员工则要对其进行惩戒(批评教育或罚款)。这样让员工意识到其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切身利益,他们就会自觉地注意日常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自然而然的便提高了服务意识。 5、管理人员以身作则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做为管理人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工作,因为员工在看着我们。管理人员同样要服务,要接待客户。尤其是在工作特别忙的时候,员工忙不过来,我们便要去帮忙,而这时我们就要把自己看成是一名服务员而不是经理或会计,严格按照我们的服务标准进行服务。另外,要做好自己包干区的卫生工作,从而给员工竖立一个好的榜样。

15、这样员工往往会想:“连经理会计服务都这样标准,我们也应这样啊!” 6、注意日常工作 古人云:“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员工在平时服务过程中,往往因为生意较忙或自己忽略,而暴露出很多问题,这样我们就要利用交接班或另外通过谈话对其加以指正。另外,还要树立服务模,因为人都有从众心理,书面上的规定再多、再细,还不如一个现实的模作用来得更有教育力度。这样,其他员工会把自己和他对比,从而形成一种比学习、比服务的氛围,以此便提高了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员工的服务意识是要逐步培养的,而恰恰是一句“您好”,一句“再见”,甚至于每一个小的细节,无不体现着我们的服务水平。只有提高了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票数: 0 2jinqiaomateo2009-3-3 15:18:20 71.198.219.* 举报 这是个比较大的问题.1,在文化层面,要每个人都认识到工作就是服务,2,在利益分配上要体现服务价值.3,价值体系要普遍接受共生理论.这不是某个单位的问题,是普遍的社会问题,不只是企业,也包括机关,团体,个人.是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不能很快改变的. 票数: 0 2my2009-3-3 17:42:09 121.21.200.* 举报 关于对服务意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