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综合整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464912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资料综合整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是对野外地质观察、编录、取样等所取得的 原始地质资料进行加工的过程,是用地质规范、术语、符号、图表等 进行集中反映地质成果。具体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 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 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一般我们经常用到的地质资料综合 整理主要有以下几种:1、各种比例尺填图资料的整理对野外收集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对岩性、构造、矿化点的描述等 文字先核对,对有错误或不完善的地方修正、补充完,对地质点编号、 产状等数字、以及所采样品的编号进行着墨,对信手剖面图、地质素 描等资料进行整饰上墨;并把地质点投在实际材料图

2、上,绘出该点和 有地质内容的路线地质岩性、构造、产状以及矿化特征。2、各类工程编录资料的整理钻孔、坑道、探井、探槽等工程编录资料整理,要求较多,以中 国地质调查局下发的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为准,这里 就不在敖述。3、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是编制地质报告的基础,综合整理的好坏将 一个地质报告的质量。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编制综合图件:A、小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反映内容为区域性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化探、矿床(点)等,所取得矿权范围;B、大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1: 1万,1: 5千,1: 2千,1:千),反映的主要内容为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在地表的展布特征,大

3、比例尺的化探成果等;C、地表取样平面图、中段取样平面图,目的是微观反映矿体的平面特征,根据所施工工程的取样分析成果对矿体进行圈联,圈出矿体 在平面上的形态,主要内容有所施工工程,取样分析成果,矿体,不 同的地质、构造界线等,并附取样分析成果表。D、地质剖面图,目的是反映矿体的产状,纵向上的延伸情况,主要内容有地表的地质特征,矿体,所施工工程的位置,剖面上的取样 分析成果等;F、矿体资源量估算图,目的是对矿体有多少资源作图估算,是对地质成果的综合反映,有垂直纵投影和水平投影两种;G、各类工程素描图、钻孔柱状图。二是编制各类表格:A、工程测量坐标成果表B、各类样品分析化验、鉴定成果表C、资源量估算

4、表三是文字报告的编制。4、资料的归档对野外所收集的原始资料,编制的图、表、文等分门别类进行清 理,装袋,并附上目录,交到资料室。一项地质工作才算做完。地质报告的编制地质报告是对地质工作过程、地质工作成果、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按一定规范用文字表达,广义的地质报告的编制包括图件、 表格、文字报告的编写等工作,这里指文字报告的编写,是综合描述 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 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报告编制根据地质勘查的程度(预查、普查、详查、勘探)不同 所要求编写的复杂、繁简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 地质报告

5、分为十个章节。下面就每个章节要反映的内容简述:第一章,绪论勘查的目的、任务;勘查区位置、交通;勘查区的自然地理、经 济状况;以往工作评述;本次工作情况。第二章,区域地质对大范围、区域上的地质调查资料进行简明扼要地说明,工作区 矿床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区域上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对矿床成因 的影响,以及特征、分布范围。第三章,矿区地质详细说明矿区所在范围对成矿作用有影响和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的 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等第四章,矿体地质(矿体特征)1、矿体特征矿体的规模、数量,形态,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等,说明工 业矿体的赋矿岩石、以及特征。矿体的对比连接的依据、可靠

6、程度、 构造对矿体的破坏程度,有用组分的含量,变化规律。2、矿石质量 说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石有那些矿物组成,矿物 的粒度、晶形、嵌布特征,生成顺序,以及矿物的化学成分,有用、 有害组分的含量。3、矿石的类型和品级 矿石的自然类型(是氧化矿、硫化矿),工业类型(以主要矿物组 合命名的矿石),矿石品级(富矿或贫矿,是工业矿还是低品位矿), 这几种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4、矿体的围岩和夹石 围岩的种类,围岩的矿物成分、有用、有害组分的含量,蚀变情 况5、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简述矿床成因,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 矿区远景及找矿方向。第五章,矿石加工技术性能1、选矿实验样

7、的取样方法,有无代表性;2、先矿试验的种类、方法及结果。加工、选矿方法及试验流程, 试验成果;3、矿石的可选性评价:矿区矿石是否可选,有用回收及有害成分 处理,共伴生组分的利用情况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目的是评价矿床能否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以下三个方面 进行判断1、水文地质条件 从矿区的地貌、气象、地下水的补给;矿区含水层的特征,构造 破碎带、裂隙带、岩溶岩的发育程度对矿床充水的影响;预测矿坑涌 水量;矿区供水评价;2、工程地质条件矿体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软弱夹层的特征,风化带的深度等。 大的构造对工业场地的影响,不良工程地质对开拓工程的影响程度。3、环境地质条件收集地震、滑坡、泥石

8、流等历史资料,从地形地貌、地震活动程 度对矿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对地温、地热、地压、放射性等进行评 价。总结作出对矿山开采的影响。第七章,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1、采用的勘查方法、手段、类型、工程的布置等是否可靠,工程 间距是否合理等2、勘查工程质量评述,说明槽、井、坑、钻的施工规格、质量是 否合格,所取成果能否参与资源量估算3、地形测量、地质填图等工作质量评述4、采样、化验等工作质量评述,分析化验结果是否可靠,内检、 外检合格率是多少等第八章,资源/储量估算1、工业指标的选取2、估算方法及公式3、估算参数的选取,面积、体积、体重、平均品位、块段平均品 位、矿体厚度等计

9、算方法以及特高品位的处理方法;4、矿体圈定的原则:根据矿化、控矿、地质特征圈定和连接、内 外推的原则5、估算结果:6、评价其估算结果,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第九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目的是论述有无开发的价值,从市场情况、资源情况、矿石的可 选性、开采技术条件、外部条件(交通、水、电)、生产规模、产品、 开采方式、经济效益、敏感性分析、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论述。第十章,结论对矿床的控制程度、资料的完备程度、矿床的规律、矿床的远景 开采技术条件、经济效益、地质工作的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 行总结,并提出对今后生产、勘查、开采的建议。地质报告的编写是一个庞杂的过程,是一个多学科,多种工作的 组合,一个好的地质报告,首先是野外资料收集是否完备,研究程度 是否达到相应的阶段,图、表等资料整理是否充分,这就要求我们要 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努力做好每个阶段的地质工作,并对每个阶段的 资料进行整理完善,及时作好综合研究。才能写出一个高质量的地质 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