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三中六中校区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462641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三中六中校区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三中六中校区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三中六中校区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三中六中校区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三中六中校区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三中六中校区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三中六中校区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京三中(六中校区)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余题答在答卷纸上。第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是小明列举的实验与实例,其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BP机,BP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呼叫声B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C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谈2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

2、过乒乓球跳动的远近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A.不可见光时将他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D.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3对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洗衣机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 )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在洗衣机里加更多的水4海豚有完善的声纳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这是它利用了自身发出的( )A.次声波 B.超声波 C.电磁波 D.红外线5喝开水时

3、,或在喝汤时,因为水和汤的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常用嘴对水或汤的表面吹气,可以使其变得不烫,其主要原因是( )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高温带走 B.向水面吹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冷却作用C.吹的气体比开水的温度低,能吸收开水的热D.向水面吹气能加快蒸发,使水温降低6利用锡焊接的铝壶烧水时,已知火炉温度达800左右,而锡的熔点是232,烧水时间很长,只要铝壶中还有水,锡就决不会熔化,壶也不会烧漏这是因为( )A铝壶散热效果好,温度不会升高B铝的熔点高于炉火温度C壶内水温不会超过100,铝壶温度也不会超过100,锡不会熔化D铝具有吸热后温度不升高的特点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固体熔化时温度都保持不变

4、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C蒸发、升华都有致冷作用 D.液体沸腾时对它继续加热,温度不升高8下面是小明画的四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反映晶体熔化图像是 ( )9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D物体与小孔距离不变,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10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主要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的是( )11防盗门上装一只“猫眼”,站在屋内的人通过“猫眼”能看清屋外的人有一个正立、缩小的像,这只“猫眼”相当于(

5、)A凹透镜 B凹面镜 C凸面镜 D 凸透镜12如图2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靠近透镜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13小明同学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3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A. 12:01 B. 10:21 C. 10:51 D. 21:1014幼儿园新建成一个游泳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4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

6、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原处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原处15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红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B.在步枪的瞄准器上安装夜视仪,在夜间能捕捉到敌人的情况C.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可以看到用红外灯来灭菌D.红外线可以用来对仪器设备进行遥控16一束平行光照射到某个透镜上,在光屏上得到的光斑比透镜大,则这个透镜 ( )A一定是凸透镜 B一定是凹透镜C凸透镜、凹透镜都可能 D凸透

7、镜、凹透镜都不可能17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只乒乓球,桌边有一平面镜,当乒乓球在桌面向平面镜滚动时,它在镜中的像沿竖直方向运动运动,由此可判断平面镜与水平桌面的夹角是( )A300 B450 C600 D90018物体从距凸透镜50cm的地方沿其光轴向透镜方向以5cm/s不变的速度运动,已知凸透镜焦距f12cm,关于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2s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在t4s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在t6s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在t8s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9小华对身边物理量大小进行了估测: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淋浴时的合适水温约为60;骑车上学的速度约为15km/h

8、。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D20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有速度计,它可以指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位置如图5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A128kmB35km C70km D32.5km21如图6所示,小华坐在甲火车某节车厢的窗旁。突然,小华发现窗外车道上的火车乙向西运动起来,于火车甲、乙可能的运动状态的猜测中不可能的是( )A甲车静止,乙车向西运动 B乙车静止,甲车向西运动C甲、乙均向东运动,但甲车更快 D甲、乙均向西运动,但乙车更快22如图7,是我国主要城市间的里程表(单位:千米)。由图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北京与天津相距146 km B南京与上海相

9、距370 kmC北京与南京相距1417 km D天津与上海相距1787 km23一小车在40米长的平直轨道上运动,前4秒内通过10米路程,接着又以5米/秒速度到达终点,则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5m/s B3.75 m/s C4 m/s D2.5 m/s第卷(非选择题 共76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24唐代的孔颖达在名为礼记.月令一书疏注中的“虹始见”条下写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说明了雨虹的产生是由于 而形成。英国物理学家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通过三棱镜将一束太阳光分解为 七种颜色的光。我国在1993年3月9日,的漠河地区出现了一次“日全食”,如图8所示是日全

10、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图,则图中_是地球,_是月球。25一位小学生戴着红领巾,上身穿白衬衫,下身穿蓝裤子,脚穿黑皮鞋在教室里做作业 ,一位老师通过蓝色玻璃窗户在观察他,则这位老师会看到这位小学生戴着 领巾,上身穿 衬衫,下身穿 裤子,脚穿 皮鞋。若此学生身高为1.65m的小明同学,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来实际体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则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是_m,像距离平面镜_m,当他后退1m,像离他本人的距离是_m,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计算眼镜度数的公式是(f的单位m),某同学将一凸透镜放在太阳光下,让太阳光垂直镜面照射,调节透镜与地面间的距离,当在

11、地面上出现很亮的小圆点时,测得亮点到透镜的距离是50cm,用此凸透镜做眼镜的镜片时,它属于_眼镜(选填:“近视”、“远视”),它的度数D=_度用此凸透镜做照相机的镜头合适吗?答:_27如图9所示,为光由空气向玻璃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折射光线是_,入射角是_度。28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 、 的 像。现在我市学生很多不注意用眼保健,以致近视眼越来越多,近视时就如下图10中的 ,而矫正后则变为图10中的 。(填“甲”或“乙”或“丙”或“丁”)29如图11,同一物体用最小刻度不同的a、b两把刻度尺中进行测量,a图的分度值为_,读数为_

12、cm;b图的分度值为_,读数为_cm。30王平同学到公园湖边,站在岸边观察到湖水中有:岸上的树,水中的鱼,空中的鸟,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在他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填序号)31如图12,是甲、乙在相隔相同时间内运动的不同位置,则 物体(选“甲”或“乙”)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0.02s,则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为m/s.32如图13所示,是一台光学投影仪示意图.其中C是镜,它的作用是.33某同学散步时,测得心脏每分钟跳动70次,同时测得每走3步通过两米的距离.如果测得他散步的某段路程正好45步,脉搏跳动35次,则这段路程的长度是_m,他散步的平均

13、速度是_m/s.34小明测量长度得到如下四个数据:0.04km, 70m, 800mm, 0.003m那么它们分别对应哪些物体?请将对应序号填入下列空格:(1)书桌高:_(2)电线直径:_(3)纸的厚度:_(4)十层楼高:_35.如图14所示,观察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记时开始时,即t=0时,甲的速度是_m/s,乙的速度是_m/s(2)第3 s时,甲的速度是_m/s,乙的速度是_m/s(3)甲、乙两个物体分别做_运动和_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甲的动能_,乙的动能_ (填“增大、减小、不变”)(4)在3 s时间内,_物体运动的路程较长(选填:甲或乙).(5)图中两线相交点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