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综述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441429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理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法理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法理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法理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法理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理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理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综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选题1.按照法律规则是否允许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行设定权利和义务,( )。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A) 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B) 委托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C)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D)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参考答案:(C)2. ( )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对一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所作的分类。(A) 法规体系(B) 立法体系(C) 法律体系(D) 法律部门参考答案: (D)3.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是指()。(A) 行为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承认或否定(B) 行为产生了社会效果(C) 行为产生了积极效果(D) 行为产生了消极效果参考答案: (A)4.下列关于部门法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关系的表述中,错误

2、的一项是()。(A) 规范性法律文件是表现部门法内容的形式(B) 部门法是表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载体(C) 部门法由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D) 往往是许多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一个部门法参考答案: (B)5.作为法律事实中的行为,是一种()。(A) 有外在行动的行为(B) 合法行为(C) 违法行为(D) 主体自觉意识或过失的行为参考答案: (D)6.下列不属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的一项是()。(A) 主体(B) 客体(C) 本体(D) 内容参考答案: (C)7.国家赔偿责任的责任主体是()。(A) 国家(B) 国家工作人员(C) 法人(D) 公民参考答案: (A)8. 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A

3、) 统治阶级的意志(B) 阶级斗争状况(C)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历史传统参考答案:(C)9.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在法学上称为()。(A) 法律关系客体(B) 法律关系内容(C) 法律事件(D) 法律事实参考答案:(A)10. 法所规定的能够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是( )。(A) 法律事件(B) 法律行为(C) 法律事实(D) 客观事实参考答案: (C)11.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划分出现在()。(A) 大陆法系(B) 英美法系(C) 社会主义法系(D) 伊斯兰法系参考答案: (B)12.从权利的类别上看,所有权属于()。(A) 对人权(B

4、) 救济权(C) 绝对权(D) 相对权参考答案: (C)13.法学的研究对象是()。(A) 社会现象(B) 法律书籍(C) 法律条文(D) 法律现象参考答案:(D)14.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行为?()。(A) 张某将自己的汽车赠与李某(B) 王某和赵某签订买卖合同(C) 郑某和杜某成立一合伙企业(D) 宋某的墙倒了砸伤了周某参考答案: (D)15.法的规范性是指()。(A) 法对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B) 法向人们提供一个评价是非的标准(C) 法为人们提供一个行为模式(D) 法总结和概括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参考答案: (C)16.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A) 平

5、权的法律关系和隶属的法律关系(B)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C) 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和诉讼法律关系(D) 一般法律关系和特殊法律关系参考答案:(A)17. 法律规范属于( )。(A) 技术规范(B) 社会规范(C) 道德规范(D) 团体规范参考答案: (B)18.我国检察机关的公诉行为属于()。(A) 多方行为(B) 个人行为(C) 公法行为(D) 从行为参考答案: (C)19.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A) 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 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C) 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 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参考答案: (D)20.法律行为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是(

6、)。(A) 行为认知(B) 行动(C) 手段(D) 结果参考答案: (B)1.在英美法系国家中,除制定法外,正式法律渊源还有()。(A) 判例(B) 权威性的法学著作(C) 正义和公平概念(D) 道德参考答案: (A)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正式法律渊源的是()。(A) 宪法(B) 行政法规(C) 地方性法规(D) 乡规民约参考答案: (D)3.在遵循先例的英美法系,司法判决的法律推理采用的是()。(A) 演绎法律推理(B) 类比法律推理(C) 归纳法律推理(D) 统计法律推理参考答案:(B)4.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互关系来解释法律,这种法律解释方法属于()。联

7、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体系解释(D) 目的解释参考答案:(C)5. 原则上否认法律的溯及力但在新法处罚轻于旧法处罚时肯定法律的溯及力,称为( )。这一原则被(A) 从新原则(B) 从旧原则(C) 从新兼从轻原则(D) 从旧兼从轻原则参考答案:(D)6.狭义上讲的执法主体指((A) 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 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 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 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参考答案:(B)7.法律对人的效力我国采取的是()。(A) 属地主义(B) 属人主义(C) 保护主义(D) 以属地主义为主,兼顾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参考答案: (D)8.法学

8、上通常所说的法律渊源是指法律的()。(A) 历史渊源(B) 本质渊源(C) 形式渊源(D) 效力渊源参考答案: (C)9.按照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划分为字面解释以及()。(A) 限制解释和扩大解释(B) 文义解释和体系解释(C) 自由解释和目的解释(D) 扩大解释和文义解释参考答案: (A)10.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A) 全国人大的解释(B) 人大常委会的解释(C) 人民法院的解释(D)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参考答案: (D)11.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在法学上称为()。(A) 法律溯及力(B) 法律的空间效力(C) 法律对事的效

9、力(D) 法律对人的效力参考答案: (A)12.下列关于司法和执法的区别表述错误的是()。(A) 司法是中立的;执法具有明显倾向性(B) 司法是主动的;执法具有被动性(C) 司法是独立的;执法是受拘束的(D) 司法具有专属性;执法不具有专属性参考答案: (B)13.狭义的法律是由()制定的。(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B) 国务院(C) 地方权力机关(D) 国务院各部门参考答案:(A)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非正式法律渊源的是()。(A) 判例(B) 国际法(C) 习惯(D) 正义观念参考答案: (B)15.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可将法律解释划分为正式解释和()。(A) 法定

10、解释(B) 文义解释(C) 严格解释(D) 非正式解释参考答案: (D)16.法律推理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演绎法律推理,另一种是()。(A) 统计法律推理(B) 回溯法律推理(C) 类比法律推理(D) 归纳法律推理参考答案: (C)17. 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当代中国立法的原则?( )(A) 法治原则 (B) 民主原则 (C) 科学原则 (D) 合理原则参考答案: (D)18. “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法律规范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结论就是判决。 ”这种推理是( )。(A) 演绎法律推理(B) 归纳法律推理(C) 类比法律推理(D) 逻辑法律推理参考答案: (A)19.在法律规范的生效时间

11、没有明文规定时,按照惯例应当是()。(A) 法律公布之日(B) 法律通过之日(C) 法律批准之日(D) 法律实施之日参考答案: (A)20.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补充规定的,由()进行解释或用法律加以补充规定。(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大常委会(C) 国务院(D) 最高人民法院参考答案: (B)1. ( )国家的法与宗教的关系是法律的宗教化和宗教的法律化。(A) 政教分离(B) 政教合一(C) 英美法系(D) 大陆法系参考答案: (B)2.判断和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有效属于法的()。(A) 指引作用(B) 评价作用(C) 教育作用(D) 预测作用参考答案: (B)3

12、.党的政策对法有()。(A) 制约作用(B) 限制作用(C) 监督作用(D) 指导作用参考答案: (D)4.自由、平等等对个人的价值属于法的价值体系中法的()。(A) 最高价值(B) 社会价值(C) 一般价值(D) 自身价值参考答案: (C)5.下列各项关于法的产生与消亡的说法正确的是()。(A) 法自古就有并永恒存在(B) 法自国家出现以来就存在,但将永久存在(C) 法自古就有,但是会消亡的(D) 法不是自古就有而且不会永恒存在的参考答案: (D)6.经济基础与法的关系是()。(A) 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B) 法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反作用于法(C) 法始终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D) 经济基础始终与法保持一致参考答案: (A)7.最早的法的历史类型是((A) 原始社会的习惯(B))。奴隶社会的法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