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汇总八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43902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教案汇总八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爱莲说教案汇总八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爱莲说教案汇总八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爱莲说教案汇总八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爱莲说教案汇总八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莲说教案汇总八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教案汇总八篇(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莲说教案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须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爱莲说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莲说教案 篇11、背诵并翻译课文,驾驭相关文言实词。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1、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托物言志”的写法。自主学习、解决问题1、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动植物会给我们带来启迪。笔直向上的白杨树让我们想起如何做人,辛勤劳作的小蜜蜂让我们想到那些静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人。假如你要借助某件事物来抒发感情,可以用到“托物言志”这种方法。今日我们要

2、学习的这两篇短文陋室铭、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的名文。2、说明加点的词语。有仙则名 ( ) 往来无白丁( ) 无案牍之劳形( ) 可爱者甚蕃( )不蔓不枝( ) 花之君子者也( )陶后鲜有闻( ) 宜乎众矣( )3、“之”有时相当于“他 (她 它) ” “这 那”,有时相当于“的” 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指出下面句中“之”字的用法。(1)孔子云:“何陋之有?” ( ) (2)水陆草本之花,可爱者甚蕃 ( )(3)无案牍之劳形 ( )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4、翻译下面句子。(1)孔子云:何陋之有?(2

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予独爱莲之出淤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课堂研讨展示组内沟通展示,相互检查是否都会。(1)“陋室”的主子是个粗俗低下的人吗?(2)从文中看,刘禹锡笔下的“陋室”原委是不是陋室,为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3)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依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品质。全班展示,突破难点,老师点拨。文章开头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作用是什么?(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这两篇短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美丽,意境深远,

4、体会两文各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一)课内语段阅读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翻译文言语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人?3.理解填空。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其次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什么?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名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则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二)课内语段阅读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是

6、: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白自己_的愿望和_的生活情趣。这两篇短文采纳了_的写法。4、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爱莲说教案 篇2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育“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难点: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一自主学习(一)、莲花观赏,沟通导入。1、图片展示:吟诵莲的诗句,充分感受莲之风韵。2、作者简介:3、题解:(二)、熟读背诵,积累理解。1、读一读:诵读课文,把握下列难读的字词。蕃 淤泥 濯 清涟 蔓 亵玩 焉2、译一译:圈点勾画,试译短文。二

7、、小组沟通三、合作探究,文句品析。1、找出干脆描写莲花的句子。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给予了莲花哪些品行?2、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3、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宠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作者对这三种花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四、借花喻人,归纳主题。1、借花喻人: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 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莲又比作什么呢?2、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看法是不是完全赞许呢?他也情愿隐逸吗?3、归

8、纳主题:4、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五、总结存储,课外延长。1、总结存储: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2、课外延长A 说明词语: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B 翻译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3)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六、仿写爱莲说以“爱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采纳托物言志的方法,点明所爱之物的所托之意爱莲说教案 篇3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育“出淤

9、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见过莲花吗?生:没有。师:不要缺憾,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观赏一组莲花图片:妙笔生花、一 枝 独 秀、独 擎 烛照红装、世人皆睡我独醒、小荷才露尖尖角、梦、沉鱼落雁生:感觉怎样?美极了。师:综观历史,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 代薛涛-风前一叶压荷蕖。 最喜爱莲花的当数宋

10、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爱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请看课文。二、介绍作者和题目含义。1、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拓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芳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2、题目含义“说

11、”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争论文的范畴,既可以说明,也可以争论,还可以用来记叙、抒情。含义: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三、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学习方法指导:文言文学习五步阅读法大声朗读明确字音细致阅读理通文意分析阅读体会形象讲解阅读品尝意境背诵阅读加深理解1、听读课文录音,留意字音。生听读-散读-正音(处理讲义、播放幻灯)-齐读。2、默读全文疏通文意。学法指导方法:先重申翻译要求:(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2)补出省略成分;(3)通畅,精确。学生默读-自己翻译(处理讲义)-同桌沟通-老师提问老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1)“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推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

12、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 。“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四、研讨课文,进一步理解本文思想和艺术。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详细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两朵盛开的莲花,将答案填写在上面。明确:比作君子;详细描写:环境-出淤泥而不染;生活习性-濯清涟而不妖;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气味-香远益清;气质-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纯真自然无媚态-通达、正直-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独立高洁-令人肃然起敬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文

13、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 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补充: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三种处世的看法。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不慕名利,明哲保身)隐逸者指隐居的人。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躲避现实,隐居起来。(志向高洁,隐居避世)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非常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贪慕荣华,追名逐利)用作陪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行。衬托:为了使某一事物更突出,用另一事物作比照和比较。小结:作者赞美莲,其实是

14、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明哲保身,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钦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来象征人的某种品行,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具有高洁的莲花自喻,表达自己不慕名利、志向高远、明哲保身的生活看法。五、实力训练。仿照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造句:我爱-,因为它-。我爱 梅花,因为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坚韧,斗志昂然的勇士 。六、总结: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用它的清逸,表现人的高洁,作者刻画莲花,寄寓了自己的志向、情志和人格操守,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