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次函数看实际问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43819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二次函数看实际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用二次函数看实际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用二次函数看实际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用二次函数看实际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二次函数看实际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二次函数看实际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2理解抛物线交x轴的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3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2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教学难点: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关系的过程。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合作交流四:教具、学具:课件五、教学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六

2、、教学过程: 活动1 检查预习 引出课题预习作业:1解方程:(1)x2+x2=0; (2) x26x+9=0; (3) x2x+1=0; (4) x22x2=0.2. 回顾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利用函数的图象求方程3x-4=0的解.师生行为:教师展示预习作业的内容,指名回答,师生共同回顾旧知,教师做出适当总结和评价。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结论准确性,能否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2题的格式要规范。设计意图:这两道预习题目是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本课的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1题中的三个方程是课本中观察栏目中的三个函数式的变式,这三个方程把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种情况体现出来,让学生回顾二次方程的相关知

3、识;2题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问题,这题的设计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熟悉的知识类比探究本课新知识。 活动2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问题1课本P16 问题.2结合图形指出,为什么有两个时间球的高度是15m或0m?为什么只在一个时间球的高度是20m?(结合预习题1,完成课本P16观察中的题目。)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可适当引导,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格式进行梳理和规范;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问题3是由学生分组探究的,这个问题的探究稍有难度,活动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正确结论。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

4、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有什么关系?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轴交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b24ac 两个交点两个相异的实数根 b24ac 0 一个交点 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24ac = 0 没有交点 没有实数根 b24ac 0教师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把实际问题准确地转化为数学问题;2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否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3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否经历独立思考、认真倾听、获得信息、梳理归纳的过程,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准确。设计意图:由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入手给学生创设熟悉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能积

5、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体会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的关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交流,探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积累学习经验。 活动3 例题学习 巩固提高问题: 例 利用函数图象求方程x22x2=0的实数根(精确到0.1).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预习题2独立完成,师生互相订正。教师关注:(1)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格式是否规范;(2)学生所画图象是否准确,估算方法是否得当。问题:(1) P97习题 1、2(1)。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写出答案,师生共同评价;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实物投影出学生解题过程,教师强调正确解题思路。教师关注:

6、学生能否准确应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解题时候暴露的共性问题作针对性的点评,积累解题经验。 活动5 自主小结,深化提高: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2这节课你参与了哪些数学活动?谈谈你获得知识的方法和经验。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不足的予以补充,精彩的适当表扬。设计意图:1题促使学生反思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收获;2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认知过程,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学习知识的方法,力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活动6 分层作业,发展个性:1(必做题)阅读教材并完成P97习题21。2: 3、42(备选题)P97习题21。2:5、6设计意图:分层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七、教学反思:1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与思想方法的应用 2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3强化行为反思 4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的设计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巩固本课基础知识,基本要求;选做题属于拓广探索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