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436024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阳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为“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的具 有硕士授予权的二级学科,于 2003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本着“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思路,进行建设;在学术队伍、人才 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不仅形成了扩频通信技术 及应用、 移动无线网络组网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三个特色学科方向, 而且在 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相关学科有机融合、积极协作的基础上,成功申请了国家 863 重点实验室 1 个,省级工程中心 2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1 个,成为重要的研 究生培养基地。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1扩频通信技术及应用扩频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

2、向, 由于采用了伪随机编码作为 扩频调制的基本信号,其具有抗干扰性强、截获率低、码分多址、信号隐蔽、保 密和易于组网等许多独特的优点,目前不仅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电子对抗、 导 航及测量中,而且也愈发成为包含 CDM、A 微波通信、遥测遥控等民用通信领域的 重要技术支撑。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DS/FH通信机理及应用,Ph码的产生及特性,信号的检测与估计,扩频通信干扰与抗干扰技术,计算机仿真、基于 FPGA/DS的设计与实现等。2移动无线网络组网技术近年来, 由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无线局域网等组成的有中心结构网络和由 Ad hoc网络、传感器网络等组成的无中心结构网络,以及基于综合体系的卫星

3、网络 已成为移动无线网络技术在民用通信和军事战场环境下的重要信息传输平台, 并 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进一步保证该类网络的可靠和有效运行, 本方向的 研究重点主要有:网络规划设计与互连,通信协议与接入技术,路由选择, QoS 保障机制,网络管理与重构,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等3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作为现代电子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逐渐成为高效信息获 取、存储、处理、传输及应用的核心技术。 本方向的研究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随机数字信号分析、处理与模式识别, 数字图像信号处理与识别, 交互式多媒体 技术,医学信号处理及电子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等。类别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编号备注第一外

4、国语(精读)(英、日、俄0000074001/03/05必选选一)40000072002/04/06公共第一外国语(视听说)(英、日、俄选20000162002学一)20000161001课位自然辩证法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专随机过程30000093003必选i课专数理统计30000093007业现代数字通信技术30308103001课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0308103002计算机安全30308103003选修d基于CPLD/FPGA的数字通信系20308102004统的集成电路设计扩频通信技术20308102005微波通信与智能天线技术20308102006计算机仿真2030810200

5、7电子对抗技术20308102008专航空航天技术概论20308102009业多媒体技术203081020101匚诜锁相技术及应用20308102011修信号检测与估计理论20308102012选修高级网络管理20308102013修课接入网技术20308102014课反卷积和信号复原20308102015ATM帧中继测试技术20308102016卫星通信技术20308102017现场总线技术20308112010现代信号处理30308113019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20308112025嵌入式系统设计20308112040公共第二外国语(英、日、俄选一)20000072007/08/09选科技

6、论文写作10000081001修人文社会科学概论20000162003课通信原理补修本补修课程数字信号处理不记学分科牛主信号与系统学分干课程必修环节教学实践与素质拓展2对硕士不少于33学分(不包括教学实践等);其中学位课不少于生总学20学分。分要求说明:对于跨学科研究生,可由导师确定补修本科阶段主干课程的具体科目。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沈阳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为“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的具 有硕士授予权的二级学科。该学科依托于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2005 年获得硕士学 位授予权, 2007 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经过近几年的建设, 目前已经发展为从大

7、学本科到硕士教育的完整的学科体 系,研究内容逐步扩充, 承担了多项国家级课题, 是沈阳理工大学国家 863 重点 实验室和省级工程中心及创新团队的重要支撑学科, 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 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1移动网络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本方向主要针对空间卫星网络、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无中心自组网络等开展 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 互联互通技术和网络管理技术的研究, 包括空间组网通信 协议栈的研究,各种异构网络互联互通技术的研究,网络信息交换、处理、分发 以及安全防护的研究,移动网络管理体系、 协议和管理功能的研究等内容, 从而 实现网络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可靠通信以及网络的自

8、主运行和积极控制, 提供一定 的网络自愈和抗毁能力。2高动态超高速智能传输技术面向尖端和未来需要, 采用智能信息处理手段, 研究信源和信宿在高速动态 情况下的可靠信息传输技术 (包含天与地信息传输、天与临近空间信息传输、临 近空间与地信息传输、 天与作战平台信息传输、 临近空间与作战平台信息传输技 术),开发智能无线通信产品。3自适应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是现代信号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重要特征是各种优化算 法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从而使信号处理系统可以根据观测信号的统计特性, 自 适应地完成对信号的处理。自适应滤波理论、盲信号处理理论(盲信号分离、盲 解卷积)及神经网络理论是它的重要组成部

9、分。 自适应信号处理的研究对象包括 语音信号、通信信号、声纳雷达信号、生物医学信号,以及数字图像等。类别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编号备注第一外国语(精读)(英、日 俄选0000074001/03/05必选一)40000072002/04/06公共第一外国语(视听说)(英、日 俄20000162002学课选一)20000161001位自然辩证法1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随机过程30000093003必选专数理统计30000093007业现代数字通信技术30308103001课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0308103002计算机安全30308103003选修:扩频通信技术20308102005微波通信与智能天

10、线技术20308102006计算机仿真20308102007电子对抗技术20308102008专航空航天技术概论20308102009业多媒体技术20308102010选选信号检测与估计理论20308102012选修高级网络管理20308102013修课卫星通信技术20308102017课自适应信号处理20308102018现代信号处理30308113019信息论30308113018语音信号处理20308112022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20308112025公共第二外国语(英、日俄选一)20000072007/08/09选修科技论文写作10000081001课人文社会科学概论200001620

11、03通信原理不记补修本补修课程数字信号处理不记科牛主信号与系统学分干课程必修环节教学实践与素质拓展2对硕士不少于33学分(不包括教学实践等);其中学位课不少于 20生总学学分。分要求说明:对于跨学科研究生,可由导师确定补修本科阶段主干课程的具体科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沈阳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的具有硕士授予权的二级学科。 1986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我校首批获得 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几代人的努力, 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从大学本科到硕士教 育的完整的学科体系, 成为辽宁省乃至全国培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

12、的 重要基地。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1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 智能控制理论的研究包括模糊控制、专家系统、神经元网络控制、进化计算 和粗糙集的研究。 应用方面主要是将这些方法及这些方法的融合应用到复杂的现 代工业系统中来,解决常规控制方法不能取得满意控制效果的问题。2复杂系统故障诊断与监控技术随着现代工业进一步发展 , 工业系统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 ,同时也对产品的 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系统故障的处理和质量监控变得越来越重要, 用 传统的技术手段很难及时准确的确定系统的故障和进行质量监测。 基于数据和统 计的故障检测和质量监控技术是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对该项技术的研究和 应用,是解决复杂系统故障诊断和质量监控的一个新的探索途径。3先进控制在复杂系统控制中的应用 在诸如化工冶金、电力、制药、造纸等领域存在着大量的复杂系统,这些系 统共同的特点是很难建立数学模型, 采用传统的控制方法已经很难实现这些复杂 大系统的控制问题。 利用自适应控制、 最优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的手段实现对这类 系统的控制。课程设置类别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编号备注第一外国语(精读)(英、日、俄0000074001/03心5必选公 共 课选一)40000072002/04/0(学第一外国语(视听说)(英、日、俄选20000162002一)20000161001位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