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亲情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39305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亲情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班主任亲情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班主任亲情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班主任亲情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班主任亲情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亲情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亲情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亲情教育,让农村留守学生多一米阳光 杨斌近些年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劳务输出越来越多,在农村学校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据统计,农村约有一半有余的学生成为留守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留守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行为上出现了如学习成绩不稳定,缺乏自信;性格孤僻、任性,唯我独尊;对监护人(祖辈或亲戚)冷漠甚至无视,无感恩之心,报恩之念情况。对农村学校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可以说是最近几年农村学校的热点话题,也是难点所在。探寻并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有效方法与实践,是学校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任务。韩岗镇中学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作用,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留守学生的亲情教育。(一)全面

2、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组织班主任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建好留守学生的专项档案,由班主任负责管理。档案主要记载以下内容:(1)学生的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家庭住址,监护人联系电话;(2)父母去向,父母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3)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班主任对本班的留守学生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因人而异,针对留守学生在学习、品行、交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4)对部分典型的学生经常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动态的档案管理。 2.留守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的现状调查。 设计调查问卷,对留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他们每年与父母同住的时间以及频次;了解他们平

3、时与父母的沟通方式;了解他们平时与父母沟通的内容等等。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亲情缺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二)对“留守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的途径 1.利用有效载体,促进留守学生与父母的沟通。 在青少年的生活中,父母的角色是谁都取代不了的,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也是无法用其他感情来替代的,那是一种无条件的接纳、关爱、体贴。因此,要培养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最重要的就是要为青少年创设与其父母交流的机会,增加交流的频次,指导交流的内容。在交流中,他们可以听到父母甜甜的声音;可以获得父母谆谆的教诲;可以感受父母的拳拳爱心。从而感悟亲情、享受亲情。(1)开通亲情电话。 开通亲情电话,

4、让留守学生和其父母在学校里进行原声交谈,排除第三者的干扰,让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尽情的享受亲情。学生可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汇报自己的近期学习生活情况,提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困惑;父母可以借此指导子女的生活与学习,表达对子女的疼爱与鼓励,并提出期望。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告知家长学校的电话号码以及各级部开通亲情电话的时间,并安排好相应的教师组织活动,做好记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大致安排每位留守学生半个月可以与家长进行一次亲情交流。让亲情电话真正成为一条连接留守学生与其父母亲情沟通的神奇纽带。 (2)指导写好亲情书信。 有相当多的父母一年才能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

5、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孩子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要有沟通也是依靠电话,学生难以敞开心扉进行诉说。也许正是这种“咫尺天涯”的距离感,使孩子无法充分感到人间最为珍贵的亲情滋味。为此,我们在开通亲情电话的基础上,组织指导学生给远在异乡的父母写亲情书信,以此给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心灵沟通创设平台,孩子可将平时在生活中想说却又因为种种顾虑而没有说出来的话畅快地表达出来,以达到互相交流感情、消除隔阂、增进了解的目的,使亲情在彼此交流中得到培植。同时鼓励家长、长辈对学生的书信进行回复。我们要求留守学生,每个月要向父母写一封信,并安排一定的老

6、师对信的书写加以指导。 2.开办留守学生家长学校,指导监护人学会给孩子正确的亲情关爱。 留守学生的监护人由于隔代亲的缘故,对孩子的爱是一种百依百顺的溺爱;亲戚则存在“带孩子”的想法,认为管好孩子的吃住,保证他能按时上学,就万事大吉了。这显然缺乏了对孩子正确的亲情关爱,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开办了留守学生家长学校,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等形式,增强学校与监护人的沟通,积极指导家庭教育,教给他们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指导他们学会正确的亲情关爱。 3.开设亲情教育课,在模拟情境中增强留守学生对自身角色的体验。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课堂中进行亲

7、情教育是一种最直接最高效的教育活动。我们开设了亲情教育课,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它可以让留守学生和其他学生一起,如实地反映生活、体验生活,然后通过老师的引导,达到对自己角色的反省,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以典型的生活片断为课堂的切入点。在亲情教育课中,给他们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如:拿到成绩单以后;早上向奶奶要零花钱;爷爷叫我做作业的时候;想起爸爸妈妈的时候等等。然后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孙子、外孙等,进行表演活动。 (2)在复制现实中进行评价。教师事先提供一些场景,让学生进行准备,在上课的时候选择不同观点的小组进行表演。但要特别强调在进

8、行表演活动的时候,要真实地再现其平时在家里遇到同样事情时候的做法。在表演的过程中,允许讨论交流,让“观众”当场评价,在相互评价中受到教育。 (3)在指导交流中明白事理。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梳理,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并相机进行指导、点拨,使学生能从自己的言行中感悟到自己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平时的哪些想法是不对的。从而明白事理,体会到大人生活的艰辛和对自己的关爱,认识到自己应该如何对待亲人和同学。4.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创设一个充满亲情温馨的校园环境。 (1)“亲情导师制”活动。 学校根据留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亲情导师制”活动,将那些在品行或学习上特别需要帮助的留守学生,

9、分组安排老师进行重点辅导。亲情谈心。每周选择一到二名留守学生谈心,以心换心。用宽容之心、仁爱之心、真诚之心,唤醒学生的心灵。用期待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友善的亲近、朋友的热情、长辈的爱怜、睿智的严厉,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用教师心中的暖暖亲情,萌发学生的亲情。模拟承担父母角色。以父母的角色出现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们父母般的关爱和照顾,让这些孩子们感受到教师如父母,学校是家庭。指导好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在留守学生与父母进行沟通时,导师要做好指导工作,使他们与父母的沟通更顺畅,更有针对性,收到最好的效果。如亲情电话怎么打、如何调控或抒发自己的感受,亲情书信怎么写、写哪些内容等等,都是导师的工作

10、。 (2)亲情诵读活动。 阅读,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优秀经典的美文,不仅文字隽永,而且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情感更可使人感动,陶冶人们的情操。我们精心挑选以亲情为主题而又适合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好文章20篇,编印成册,组织指导留守学生阅读,并写好读后感。让这些文章中汹涌如海的母爱,沉默如山的父爱,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情等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让作者对亲情的独特体验深深感染学生,从而产生共鸣,达到品读感悟共鸣践行的过程。 (3)开展班队活动。 定期开展以亲情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针对本班学生特点,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如:“读懂(父)母亲”、“我知道你的生日”“学会感恩”等。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针对留守学生一到周末、节假日无所适从,生活单调,极易沾染不良习气的现状,学校为丰富该校留守孩子的节假日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生活习惯,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如到敬老院做义工,进行郊游活动等。的确,留守孩子的队伍已经越来越大,留守孩子教育也业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引起不但是学校,而且是家庭、社会的关注。但愿通过多方的努力,能让留守学生多一米阳光,在他们的脸上永远绽放幸福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