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典当和借贷法律规范的调整与乡村社会的稳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39224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典当和借贷法律规范的调整与乡村社会的稳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明清典当和借贷法律规范的调整与乡村社会的稳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明清典当和借贷法律规范的调整与乡村社会的稳定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明清典当和借贷法律规范的调整与乡村社会的稳定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明清典当和借贷法律规范的调整与乡村社会的稳定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典当和借贷法律规范的调整与乡村社会的稳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典当和借贷法律规范的调整与乡村社会的稳定(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清典当和借贷法律规范的调整与乡村社会的稳定卞 利(安徽大学 徽学研究中心,安徽,合肥 230039)摘 要:伴随随城乡商品经经济的发展和和繁荣,民间间典当和接待待业相当发达达。为维护乡乡村经济的健健康发展和基基层社会的稳稳定,明清时时期封建统治治阶级从中央央到地方,相相继采取了一一系列措施,从从调整民间典典当和借贷立立法的高度,对对民间包括田田宅在内的典典当和借贷特特别是“违禁取利”行为,进行行了规范,从从而维护了乡乡村经济的发发展和社会稳稳定的实现。关键词:明清时时代 典当当 借贷 立法 乡村社会 The Reaadjusttmentss of LLaws aand Reegulattio

2、ns on Paawn annd Loaan Activitties aand Soocial Stabiility of Ruural AAreas in thhe Minng-Chiing PeeriodBian lli (Centerr for Huizhhou Sttudiess, Anhhui Unniverssity, Hefeii 2300039)Abstracct: With the ddeveloopmentt of tthe maarket econoomy inn bothh urbaan andd ruraal areeas inn the Ming-Chingg pe

3、riiod, pprivatte pawwn andd loann actiivitiees werre boooming. Withh the purpoose off achiievingg the healtthy deeveloppment of ruural eeconommy andd sociial sttabiliity att the grasss-roott leveel, thhe feuudal rrulingg classses oof thee Mingg and Chingg dynaastiess tookk a seeries of meeasurees at

4、 both natioonal aand loocal llevelss to rreadjuust thhe Lawws andd Reguulatioons onn privvate ppawn aand looan acctivitties, with speciial atttentiion onn conttrolliing thhe pawwning of reeal esstate such as arrable land and hhousess and “illeegal pprofitteerinng” acctivitties tthrouggh loaans. TThe

5、se measuures hhelpedd to mmaintaain thhe devvelopmment oof rurral ecconomyy and sociaal staabilitty.Key worrds: MMing aand Qiing Dyynastiies, PPawn, Loan, Lawss and Regullationns, Ruural ssocietty 明清典当和借贷贷活动的普遍遍化,迫使封封建统治者不不断在立法上上对典当和借借贷行为进行行规范,以适适应城乡社会会经济形势的的变化,从法法律和制度上上保障债权人人和债务人的的合法权益,进进而维护政权权的长治久

6、安安和社会特别别是乡村社会会的基本稳定定。可以说,明明清两朝关于于典当和借贷贷特别是有关关典当的立法法,比以往任任何一个历史史时期都更加加完善和系统统。在促进经经济发展和维维护乡村社会会稳定方面,发发挥了重要的的作用。关于明清典当和和借贷立法的的研究,学术术界已取得了了一些成果,叶叶孝信主编的的中国民法法史、孔庆庆明等编著的的中国民法法史、张晋晋藩主编的中中国法制通史史第七卷和和第八卷以及及张晋藩著清清代民法综论论等,都有有较为详细的的阐述, 叶孝信主编中国民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孔庆明、胡留元、孙季平编著中国民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七卷(明)、

7、第八卷(清),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张晋藩清代民法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但其其对明清典当当和借贷立法法调整对乡村村社会稳定的的影响少有涉涉及。曲彦斌斌著典当史史和刘秋根根著中国典典当制度史, 曲彦斌著典当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刘秋根著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于明清典当制度及其对社会经济之影响,虽有论及,但于社会稳定之作用,则论述不多。对明清借贷立法及其社会影响,赵毅在明代豪民私债 赵毅明代豪民私债论纲,载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5期。中有所论及,刘秋根则重点研究了明清的高利贷资本及其经济影响,于社会作用则较少涉及。 刘秋根著明清高利贷资

8、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李金铮于民国乡村借贷关系之研究,虽未涉及明清时期,但对明清乡村借贷立法以及社会影响有一定参考价值。 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回顾明清典当与与借贷立法及及其对乡村社社会稳定作用用之学术史,我我们发现,尽尽管在典当与与借贷立法方方面研究成果果较多,但关关于明清典当当与借贷立法法调整同乡村村社会稳定之之关系的研究究,显然是不不足的,这为为拙文的选题题与写作提供供了广阔的空空间。一、明代关于典典当和借贷的的法律规定明王朝建立以后后,鉴于元朝朝灭亡的教训训,十分重视视打击牟取暴暴利、盘剥小小民百姓的非非法行为。因因此,从保护护百姓利益的的

9、角度出发,自自明太祖以来来,明王朝就就不断对有关关典当和借贷贷行为加以立立法规范,力力图将典当和和借贷行为纳纳入政权的控控制之下。(一)关于田宅宅等不动产典典当与买卖的的立法调整明王朝关于典当当行为的立法法,首先体现现在对田宅等等不动产典卖卖的立法规定定及其不断调调整上。早在在洪武初年颁颁行的大明明令中,明明王朝就对田田宅的典当与与买卖进行了了立法调整,规规定:“凡典卖田土土、过割税粮粮,各州县置置簿附写,正正官提调收掌掌,随即推收收,年终通行行造册解府。毋毋令产去税存存,与民为害害。” (明)张囱:皇明制书卷1大明令。显然,大大明令对田田宅的“典”与“卖”并未加以详详细区分。洪洪武三十年(1

10、1397),大大明律编成成颁行,其中中的典买田田宅条,对对有关田宅典典当与买卖只只是稍加区别别,规定:“凡典买田宅宅,不税契者者,笞五十,仍仍追田宅价钱钱一半入官;不过割者,一一亩至五亩,笞笞四十,每五五亩加一等,罪罪止杖一百,其其田入官。若若将已典卖与与人田宅,朦朦胧重复典卖卖者,以所得得价钱计赃,准准盗窃论,免免刺,追价还还主,田宅从从原典卖主为为业。若重复复典买之人及及牙保知情者者,与犯人同同罪,追价入入官。不知者者不坐。其所所典田宅、园园林、碾磨等等物,年限已已满,业主备备价取赎;若若典主托故不不肯放赎者,笞笞四十,限外外递年所得花花利追还给主主,依价取赎赎。业主无力力取赎者,不不拘此

11、律。” (明)姚思仁:大明律附例注解卷5户律田宅典买田宅。就大明律律之关于田田宅典当与买买卖而言,这这一规定显然然过于笼统,操操作起来十分分困难。田宅宅典当与买卖卖究竟有何区区别?如何界界定卖契与典典契?“依限取赎”期限如何确确定?大明明律此条均均无明确规范范。这也就为为明代中叶后后民间卖产取取赎和索取“找价”行为开了方方便之门。或或者说,明代代中叶所出现现的几乎成为为一种普遍社社会现象的田田宅卖主索取取“找价”行为,其实实是钻了大大明律的空空子。成化二二年(14666),户部部尚书在陈述述种种田产纷纷争时,其中中的“有依财富而而重买人已卖卖田宅者,有有卖事价贱、以以后价贵而称称价不敷者”一条

12、, (明)戴金:皇明条法事类纂卷13户部类禁约纷争田产例。即是因因“卖”还是“典”之不清而引引发的。有鉴于典当和买买卖混淆不清清而引发的诸诸多纷争与诉诉讼之弊,弘弘治以后至万万历年间,明明王朝统治者者相继制定和和颁行了问问刑条例,以以对此加以解解释和界定。弘治问刑条例例关于大大明律“典买田宅”条的解释和和界定内容如如下:一、典当田地器器物等项,不不许违律起利利。若限满备备价赎取,或或计所收花利利,已勾一本本一利者,交交还原主。损损坏者陪还。其其田地无力赎赎取,听便再再种二年交还还。一、告争家财田田产,但系五五年之上,并并虽未及五年年,验有亲族族写立分书已已定是实者,断断令照旧管业业。不许重分分

13、再赎。告词词立案不行。 转引自黄彰健编明代律例汇编(下册)第493-494页,卷五户律二田宅典买田宅,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六十八年版。弘治问刑条例例对大明明律“典买田宅”一款的细化化,显然是在在民间告赎、告告找田产纠纷纷与诉讼“展转兴词、打打搅官府、欺欺害良善”愈演愈烈的的背景下出台台的。尽管这这一条例规定定仍未能就典典当与买卖行行为进行质的的区分,但就就典当田宅的的回赎事宜、告告争田产的期期限问题,毕毕竟作出了具具体的司法解解释和界定。然而,终明一代代,有关田宅宅的典当与买买卖、税契,以以及买卖契约约文字上的规规定,都未给给以具体而明明确的规范。这这样,许多地地区的找价行行为便只

14、有根根据地方官府府的不同态度度来分别加以以处置了。(二)关于“违违禁取利”的立法规定定及其调整鉴于典当行为业业已发展成为为社会经济中中的一种普遍遍现象,为缓缓和社会矛盾盾,维护自身身统治,明王王朝在有关放放债和典当行行为的诸多规规范上进行了了较为全面而而系统的调整整。关于私放钱债和和典当财物的的利息。大大明律规定定:“凡私放钱债债及典当财物物,每月取利利并不得过三三分。年月虽虽多,不过一一本一利。”倘若违反者者,律有明禁禁,“违者,笞四四十,以余利利计脏,重者者坐赃论。”关于监临官吏放放债和从事典典当行为。明明王朝采取了了严厉禁止的的措施,并对对违犯者,制制定了从严处处罚的条款。大大明律规定定

15、:“若监临官吏吏,于所部内内举放钱债、典典当财物者,杖杖八十,依不不枉法论。并并追余利给主主。”关于负债人违约约拖欠不还债债务的规定。大大明律对违违约拖欠不还还债务者,也也分别就所拖拖欠和不还之之债的数额,作作了较为相应应的处罚规定定:“若负欠私债债,违约不还还者,五贯以以上,违三月月笞一十,每每一月加一等等,罪止笞四四十;五十贯贯以上,违三三月笞二十,每每月加一等,罪罪止笞五十;二百五十贯贯以上,违三三月笞三十,每每一月加一等等,罪止杖六六十。并追本本利还主。”关于势豪不经告告官而以私债债强夺他人财财物者,以及及债权人因债债务人欠债而而准折、强夺夺债务人之妻妻妾子女、奸奸占债务人家家妇女者,大大明律从维维护社会稳定定和保护债务务人利益的角角度,规定了了极为严厉的的惩治条款。“若势豪之人,不告官司,以私债强夺去人孳畜产业者,杖八十。若估价过本利者,计多余之物,依数追还。若准折人妻妾子女者,杖一百;强夺者,加二等;因而奸占妇女者,人口给亲,私债免追。” 以上所列诸条均见大明律卷9户律钱债“违禁取利”条。明代统治者对有有关典当与借借贷的法律规规定尽管已经经如此详备,但但是客观事实实的发展远不不像大明律律制定者想想象的那样简简单。由于借借方和贷方的的需要,特别别是典当与借借贷丰厚的利利润,使得从从事这项职业业者很难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