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392230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参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参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参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 1958 年,坐落于常州科教城,占 地 1119.86 亩,建筑面积 36.05 万平米。学院设有 7 个二级学院,41 个专业,为绿色化工、新医药、新材料、检验检测认证、特种装备制 造、建筑工业化及地下工程等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有国 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 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品牌专业2 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5 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高 职实训基地 1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 个、省大学生创新教 育实验基地 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 个、省级工程技术 中心 1 个,省级技术转移中心 1 个。学院现有教职工663 人,

2、其中专任教师472人,副高及以上213 人,博士 73 人(含在读),“双师”型教师 403 人,双师比例 85.4%。 拥有省级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及“青蓝工程” 等各类人才 57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 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 支。 学院全日制在校生 110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及自考学生5000 余人。 设有常工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 站、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多个考试中心,可开展鉴定 工种 40余个,年社会培训20000余人次、鉴定 6000余人次。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 课程改革,深度优化

3、教学标准,系统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素质 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劳模班、跨专业卓 越班等,探索复合型、创新型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2007年以来,学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 项。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一等奖 90 余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 工生产技术赛项获 12 连冠。与巴斯夫、艺康、保利、中铁、宝洁、 三菱等世界 500 强企业长期开展就业合作,现有稳定的优质就业基地 500 多家。近五年招生计划完成率、新生报到率、对口单招录取分数 线等多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毕业生就业率、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 就业现状满意度等指标均位居省内同类

4、院校前列,其中应用化工技 术、精细化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体育服务与管理等十余个专业起 薪超过 5000 元。学院坚持校企协同育人,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与江苏省质量研究 中心、中国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共建常州检 验检测认证学院;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共建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 行业学院、设立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中心(石油和化工),实 现学历教育与国民终身教育互通互认。联合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 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 京东集团、清华大学启迪控股、东风日产等大院大所及龙头企业,共 建一批产教融合平台,包括东风日产汽车学院、天峋无人机学院等

5、5 个企业学院,现代建筑技术馆、光伏发电实训平台等7 个实训平台(2 个获批省级平台),累计吸引企业投入近6000 万元。与北汽新能源、 中国百兴集团、江苏顺风光电等行业领军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项目 20余个、订单班 30余个。学院坚持开放办学道路,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与加拿大莫哈克 学院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与德国HWK合作共建中德国际焊 接技术培训中心,与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合作共建中乌焊接技术研 究所,与 SGS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开展8个订单人才培养,成 立“一带一路”研究分院,成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缅甸曼德勒分 校,与柬埔寨柏威库萨马克理工学院共建柬埔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 院亚龙丝路学院。借鉴 ISO9606 国际焊工考核标准、澳大利亚 TAFE 建筑工程技术课程和实验室建设标准、德国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验室 建设标准等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及标准,学历留学生近 120人。与东南 亚周边国家近 30 所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江苏海外企业集团、 泰国泰北华人商会等企业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韩国、日本、英 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 10 余所高校结成姊妹学校。学院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连续三年进 入江苏高职院校人才竞争力前10 强,连续三年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 校服务贡献 50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