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精彩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391832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精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把握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精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把握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精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把握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精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握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精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精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精彩一、 背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会碰到很多偶遇的、随机的现象和时机需要教师能运用教学智慧,机敏地做出准确的判断,灵活巧妙地进行处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不可避免的前提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学会对突发事件机智地处理。善于捕捉和巧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改进学习方法与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善于捕捉和巧用生成性动态资源是一个成熟教师的标志,还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因此,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说,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非常值得研究。本学期,在上Go for it

2、!七年级下Unit9 How was your weekend? Period 2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后我进行了整理与反思。二、 案例描述1、 突发其想课前学生欢快地唱着热身歌曲Rain, rain, go away!,我进教室,师生问候完毕,我忽然有了一个异于预想的崭新的导入方法:我想学生提问: What did you do a minute ago? 学生很自然地回答:Sing a song. 我就加以纠正,进行不规则动词sing-sang的教学。我顺便还用了动词的一般过去时问:How was the song? 学生也能自然地回答It was great!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直观

3、感知了一般过去时态,又避免了语法项目教学的枯燥,同时还对已学句型进行了适当的延伸。2、 巧妙进行德育教育当我正想开始复习学过的短语时,一位下雨天经常迟到的学生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说:“Im sorry Im late!” 他家离学校远,路又不是很好,加上下雨天,我猜到他迟到了原因,而且他英语不是很好,我想借机会锻炼锻炼他:Why are you late again? 他红着脸:Because raining.我想在大家面前提醒他不要再迟到了:I know your home is far from school. But you should arrange your time well. S

4、o dont be late again, get up earlier, OK? 他明白我的意思,低下头答应了。我想这次他应该印象深刻,会遵守学校纪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了。3、 捕捉“意外”生成教师在组织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落实预设好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则要根据课堂的动态随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对那些与教师的预设不相吻合的内容,或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教师要以民主开放的心态思考其价值,及时纳入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中,对预设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生成更丰富而又灵活的资源。在那位迟到的学生支支唔唔地说原因时,我想可以利用这“资源”让学生接触几个本节课以外的实

5、用短语。于是我又问他:How did you go to school? 他显然不知道怎么说,我请他坐下的同时,有些学生就在下面说了:骑自行车、乘车于是我就进行了这几个常用短语的教学并同时学习了它们的过去式。虽然是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外的东西,但是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渗透有本节课的语法重点动词的过去式。4、 因势利导我重新利用起原本是导入用的日历,指着前一天-周一,说“If it is Monday. Look! (我一边做动作) What did I do yesterday? ”“ Played tennis”当我向一个平时英语程度中等的学生提问“What did you do yester

6、day?”时,他马上做出踢足球的动作,并回答“I played”,却支支吾吾说不出“played soccer”这个词组。此时,我认为对已学动词词组进行复习十分必要,虽然这并不在我的教学设计当中。于是,我转向其他学生:“Who can help him?”学生们跃跃欲试,脸上抑制不住兴奋,他们也许为能帮助他人而自豪,也许为自己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而快乐。有一个平时总是扮演课堂的“旁观者”的,今天居然也举了手。机会不容错过,我赶紧叫了他。很快,他正确的答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我又请他帮助同学复习已学过的动词词组。只见他模仿着我平时的神态和动作,领导大家复习起学过的短语,并请大家和他一起做动作。台

7、上的“小老师”和台下的同学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课堂,应给每位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似乎是“浪费”了一些时间。然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精彩配合让我知道刚才那段“非同一般”的“随意生成”的复习十分成功,突破了复习的乏味,还充分了教学重点动词的现在进行时态。5、 给予暗示,突显重点,进行拓展在我们进行句型“how was your weekend?”的操练时。猛然间,我发现了一个绝好的真实的课堂教学资源一个男生(苏传宵)正在专心地看漫画书。当我走近时他马上意识到并把书推进了抽屉。我没有提醒或批评他,而是请该男生的同桌(张纯杰)站起来。Teacher:Hi, Jack. Is our

8、 partner listening to me?Mei(朝旁边看了看,其他同学也笑了):No, he isnt.Teacher:What did your partner do just now?Mei:He read a book.Teacher:Did he read an English book?Mei:No, he didnt.Teacher:Oh, I see. Thanks.(我敲敲苏的桌子)Teacher:Hi, John. Did you read a picture book?Feng(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Yes.Teacher:How was the book?Fe

9、ng:ItsTeacher:Was it interesting?Feng: Yes.(他拿出了漫画书给我)Teacher:Oh! Its really an interesting book. I like it, too. But, please read it after class, OK?Feng:OK. (说完我把书还给了他)随后我又用了同样的方法提醒两位在说悄悄话的女生注意听讲。这两小段对话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让可以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句型和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态进行综合性口语交际,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实践能力。6、 随心所遇,合理改善经过一定量的操练之后,学生

10、对本节课的语言项目掌握的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于是我“随心所欲”,把一个在备课时我觉得难度偏大而又有点繁杂没处理好的任务“和朋友对话,了解朋友上个周末过得如何然后做报告。”合理化了。我突然想到用打电话的形式进行。于是请一位学生来和我用打电话的手势表演。同时让大家在下面拿出草稿纸做记录。然后请其中一位来复述他听到的内容。我做完示范后,就先让学生先进行在电话里面对话那个步骤。接到指令,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找到自己平时的搭档开始对话。之后,我请其中一组来表演对话,其他同学同时做记录,这样能让大家都参加到这组的对话来。改变以往“别人对话,其他同学也在对话的情况。”然后给学生一点时间准备汇报。这样他们的表现真

11、的很棒!这种热烈和充分参与的情景在我平日的英语课堂任务中并不多见。三、反思1、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一堂成功的课,应该让学生自始至终掌握自主权,教师充当的只是“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咨询者”、“参与者”、“引导者”、“顾问”等,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就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也就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本节课中,动词词组复习、打电话等环节都是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教学要自然生成,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意外事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资源”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跃入人们的视野

12、,引起教师们的注意。这节课拥有很多精彩“生成”的部分,很多提前预设的环节最后都没有实现,或者临时进行了改善。上课时,教师心中装的应该只有学生,而非所谓的教学设计。教学要自然生成,教师应跟着学生走,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和意外事件,并将其巧妙地转化为积极的动态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课堂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加开发、利用。一位哲人说过,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也许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却需要炼就天才的眼睛。我们应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珍惜课堂生成资源,用好课堂生成资源。课堂上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个别的行为,教师要及时发现这种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敏感

13、地捕捉住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学习而设计教学”,通过富于智慧的教学策略,重构教学,定会生长出较之“知识”更具再生力的因素。这样, “豁然开朗”、“怦然心动”、“悠然心会”、“浮想联翩”这种美好的境界才会在我们的课堂孕育成长。3、备课时精心预设。从生成性资源的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断涌现出的新的生命信息。不过,这无疑对教师是个挑战。Allwright和Bailey(1991,153)认为教师在设计每堂课时通常考虑三个方面:根据大纲的内容教些什么(syllabus),怎样教(method)和课堂教学气氛(atmosphere)。教师要全面、细致、深入地理解教材,要从总体上把握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14、教师备课时要把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注重教学过程的安排,重难点的分布以及小组活动的任务等。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离不开学生的合作,教师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教师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情感体验,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找准教学起点,精心预设教学过程,猜测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可能”,有灵活的应对能力。所以,尽管我们呼唤教学的随机生成,但是课前还得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途径也要精心选择。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会教书,还要学会育人。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内容多方面因素互动的一个动态过程。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比较高,思维活跃,个体差异明显,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会遇到教学计划被打破甚至颠覆的情况。而且,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这就更增强了课堂意外发生的可能性。教师不仅要完成计划内的工作,还要随时做好准备解决突然发生的状况。一个偶发事件的解决方式也许会改变你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因此当今的初中英语教师应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和优化教学课程,不断提高课堂应变能力,锤炼课堂艺术,从而激活和保持课堂气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