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我园“园本教材资源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371129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我园“园本教材资源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我园“园本教材资源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我园“园本教材资源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我园“园本教材资源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我园“园本教材资源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我园“园本教材资源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我园“园本教材资源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我园“园本教材资源库”我园新课程实施已经三年,从第一年的照本宣科,到第二年的反 思调整,发展到第三年的质疑完善,期间通过年级组课程审议与调整, 积累了大量的适合本园实际的教学方案。调整后的教学方案,我们都 把它归纳在我园自主创建的“园本教材资源库”,提供给每一学年不 同年级组参考与借鉴,然后通过新学年的尝试、修改、调整与完善, 通过各种教研活动积淀凝成许多“成品课”、“精品课”、“原创课”, “园本教材资源库”也在这日积月累的丰富与完善中“汇流成川”, 成为我园园本教材中一笔可贵的资源财富,我们也因此循序渐进地积 累了大量的课改实践经验。一、以参与互动为主旨,探寻“有效教学”

2、的关键经验。常规教研中,常可看到骨干教师参与讲述多,大部分教师三三两 两发言,中间或许夹杂着很多“闲话”,扯题较远,教研目标不明确, 教研内容欠缺研究高度及深度。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互动式教研 形式,进行教研主题预告,如本次教研重点围绕教师的有效提问;或 本次教研需要探讨的问题是某一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在中、小班这两个 不同年龄班进行教学?如果可以,那么在目标设定、流程设计等方面 有哪些共性或特性? 互动式教研,是让教师能在每一次教研中带 着问题听课,带着任务记录,带着质疑查阅,然后集中一个时间段, 把这些个人收集、观察、分析的内容汇总交流、各抒己见、求同存异, 在大家“准备充足”基础上解决新课

3、程“有效教学”园本教研初衷。如在青年教师汇报课中,碰到中、小班两名教师同时进行音乐蚂 蚁搬豆这一教学。所以我们把这两名教师归纳到一组,鼓励她们一 起备课,商量确定教学目标与流程,共同制作教学课件,在突破原有 教材约束下,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设计与构想。然后在集体教研中, 针对这两次教学各个环节进行集体审议与调整,如在课题导入环节, 建议中班可用蚂蚁搬豆的旋律进行简单的节奏律动。而小班可采 用蚂蚁搬豆音乐伴奏进行拟声发音练习。如在切入歌词环节,中 班可通过让孩子欣赏歌曲FLASH进行完整欣赏,让孩子从听赏过程中 捕捉歌词信息,教师借助PPT截图帮助孩子梳理零碎的歌词听辨,整 理成完整的歌词内容,鼓

4、励孩子跟念整理好的歌词。而小班是通过静 态PPT截图先让孩子观察画面,教师再完整讲述蚂蚁搬豆的故事,等 孩子熟悉、理解故事后切入完整歌词,鼓励孩子跟着老师一起朗诵歌 词,歌曲FLASH放到后面完整演唱时再切入,起到完整感知、巩固跟 唱的效果,这样针对不同年龄班进行调整后,对于中班、小班这两个 年龄段的孩子来讲,这首歌曲同样适宜,既能引发孩子学习兴趣,而 且都能达成有效教学目标。大家在后期评课中都认可了这两种不同的 调整方式,为建构式课程新教材上中班音乐蚂蚁搬豆,拓宽 了新的思路,形成我园新课程改革中的又一例“改编、革新”的成功 案例。二、以连环跟进为契机,汇集“精品教学”的集体智慧。我们在日常

5、教研活动中非常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以连环跟进式 研究作为年级组主要教研方式。如小班教研组在进行课程审议中,发 现故事糖果雨较符合小班年龄特点,富有童趣,而且有配套的教 学图片与故事录音,适宜日常性故事教学。大家在分析教学挂图时发 现这三张挂图绘制不清楚,不能突显“糖果雨”对孩子的吸引力,雨 点的糖果特征也不明显,对孩子听辨故事、学习理解帮助不大。所以 我们将第二张图重新布局与调整,从网络上下载一些糖果图案粘贴到 挂图中,使原本平淡的教学挂图生动活泼起来。我们先在小二班开展 教学,孩子们仔细观察挂图后很容易说出各种糖果的颜色与形状,在 理解前面两张图的基础上顺利地理解第三张图“满地色彩缤纷的糖

6、果”,从情感上引发出孩子对糖果雨的喜爱。活动结束后我们集体商 讨,反思第二张图“各种各样的糖果”全部插入时不能清楚地呈现故 事中原汁原味的情节内容,容易干扰孩子对各种糖果的认知与理解, 所以商榷决定此时的糖果小图可设计成“随机插入”形式,针对孩子 倾听、分辨故事内容以后再逐个按故事中的糖果出现先后顺序逐个插 入。调整后由小一班的老师“同题开课”,结果小一班孩子基本上都 能根据逐个插入的糖果特征小图,清楚地描述故事里讲到的各种糖果 特征。特别是“绿色、薄荷味”、“玫瑰色、草莓味”这两种糖果, 教师让孩子单独认识,并借机丰富词汇“薄荷味”、“玫瑰色”。在 解决这两种颜色、口味的糖果以后,教师进行引

7、导性提问:“天空中 还会下什么颜色的糖果?又会是什么口味的糖果呢?”此时孩子会根 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出“白色的糖果、牛奶味道”、“紫色的糖果、 葡萄味道”、“蓝色的糖果、蓝酶味道”、“黄色的糖果、香蕉味道” 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轻松地解决了教学重点与难 点。但在想象“假如我是魔法师,我会下一场雨”时,一开始孩 子想象丰富,如下“宝石雨”、“巧克力雨”、“鲜花雨”等,但后 面出现“大树雨”、“大海雨”、“剪刀雨”,小一班的教师没有及 时回应孩子,所以孩子的想象越来越离谱,到最后教师不得不刹住, 没有办法再让孩子肆意想象下去。我们在第二次集体商榷中也涉及到 一个教师有效应答的问题

8、,建议当孩子回答出现“意料之外”时,特 别是青年教师可以如何来积极回应孩子。比如建议孩子从“糖果雨”、 “宝石雨”等能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这方面切入思考,当孩子第一次 出现“大树雨”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孩子抛过来的球又顺势抛还给孩 子:“如果下了一场大树雨,你猜猜会发生什么严重后果?”、“大 家会喜欢这样的雨吗? ”、“如果你是魔法师,你会变出来哪些雨大 家才会喜欢呢? ”通过孩子自己的反思与回答,相信后面就不会出现 类似“剪刀雨”、“大海雨”等“不受欢迎的雨”了。在后期小三班、 小四班进行集体教学时,就能有效避免先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本次 教学活动糖果雨也在这四次研讨、调整并完善后成为小班组“精

9、 品教研课”,整理并归档纳入“园本教材资源库”内,供下一年度新 小班组参考、借鉴。三、以质疑纠错为支点,落实“因势利导”的理性互动。一般教研活动,大家都会避重就轻地谈论好的方面,对于存在的 不足与欠缺都会客气地指出,或者轻描淡写地涉及一下,以免执教教 师心有不服,担心影响日后同事关系。我园日常教研中经常鼓励大家 来质疑与纠错,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并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时调整 利弊,这其实需要深厚的理论支撑与经验铺垫,同时这也是锻炼教师 观察、分析能力的适宜时机,我们也可由此考察出教师对课程整合意 识、教育观念、师幼互动等方面的熟练掌握程度。日常教研活动只有 通过大家共同的“找茬与纠错”,执教教师

10、才能从客观评价中积极调 整教育言行,迅速提升专业素养。如小班绘本贪吃的变色龙中,根据教学主题与预设流程,执 教教师先找到绘本大图书和配套小图书,然后下载了 FLASH同步动 画,最后制作了 PPT教学图片,演示出变色龙“吃了变成?” 的趣味变化过程。在年级组审议中,大家根据此预设教案,提出看法: 1、绘本中的变色龙吃玩具、桌子、大树等,有破坏环境倾向,与社 会上提倡的绿色环保及本园“文明礼仪”课题宗旨相违背。2、变色 龙变色原理有几点:身体接触到什么颜色就变成什么颜色;吃了什么 颜色的食物变成什么颜色。此教案中只涉及到变色龙“吃什么变什么” 的变色原理,是否欠缺科学性?有没有误导孩子、违背科学

11、原理的成 分?针对这些问题,执教教师进行了反思与梳理,认为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借助:“变色龙吃了这么多东西还觉得饿,是什么原因呢? ”这 个问题让孩子把注意力关注到变色龙食物上,从而获知“玩具、桌子、 大树”不能吃,也不好吃,既破坏环境又让身体难以消化吸收,所以 才产生后面的喂变色龙吃“好吃的东西”(如:巧克力豆、水果等) 这个教学环节,将绘本故事中不利因素削减或进行“反面教材正面利 用”,引导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到“喂变色龙吃东西”这样一种关爱动 物的行为上。针对大家提到的变色龙变色原理问题,教师也经过商讨 并调整,可事先从土豆网上下载变色龙的变色视频,让孩子对变色龙 的变色原理有个科学、规范的

12、前认识与前理解,然后在实际教学中只 是作为一个趣味性知识点烘托故事展开教学,而不硬性负载科学方面 的概念,将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引入“变色龙贪吃这个习惯好不好?” 的问题讨论上,从而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贪吃”,学习与人分享这一 健康领域目标上来进行正面疏导。这样调整后的教学活动,孩子的学 习兴趣与表述需求特别强烈,既表扬变色龙的变色本领大,又对变色 龙贪吃的缺点产生“想劝劝它”的积极想法,实现了“因势利导、理 性互动”的教育初衷。这一教学案例经过几个班级开展“一试、二研、 三磨、四修”以后,整理出来放到“园本教材资源库”小班组文件夹 内,成为我园又一集体教研“归仓”智慧果实。四、以观察反思为抓手,达

13、成“渐入佳境”的教学理想。在日常教学研讨中,我们提倡“善于观察”、“有效反思”这两 个教师必须学习并掌握的专业素养。反思的前提是观察,教师要学会 观察并掌握观察的技能。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观察孩子的兴趣表 情、当堂反应后及时调整与跟进教育言行。观察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 地了解孩子,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从单纯关注“有 没有达成教学目标”这一观念,转变成关注孩子的课堂行为表现,预 设教学从单纯的静态执行逐渐向动态调整完善进行扭转,落实优化课 堂的最终目标。反思包括课前预设反思、当堂即时反思、课后回忆反 思等思考方式,它反映出教师对教学的一种钻研态度、对经验教训的 思考与接纳、对职业素

14、养的一种积淀与内化。中班综合自由自在的电线是一个形式多样、结构严谨的教学 内容。为了响应区“同题开课”号召,我园进行了“全园总动员式” 同题开课。先给12名3年内青年教师布置设计教案的任务,然后从 12篇教案中挑选6名教师(各年级组2名)进行同题开课,把“6选 3”的筛选任务下放到年级组,然后三个年级组共同挑选一名教师参 与到全园性的选拔赛课中。整个赛课活动分3轮,从这3轮中我们从 一开始的“关注教材”发展到“关注教学材料提供”,最后自觉汇集 到“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上进行层次性研讨,把原先建构式教材 上的教学流程重新定位并设计为:1、观察电线长、短、粗、细,双 芯、单芯、可以弯曲变型等特点。

15、2、利用1根电线进行电线造型。3、 欣赏教师制作的多根电线造型作品,丰富孩子创作经验。4、利用2 根及多根电线进行自由电线造型。5、欣赏与交流孩子设计的多根电 线造型,建议在日常区角活动中在电线“平面造型”基础上进行电线 “立体造型”。这五个主要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次递进,既能够满 足孩子想象、设计、制作的需求,又能充分挖掘出孩子与生俱来的奇 特构思、积极展现的内在潜能,在后期的区级同题开课中亦获得了观 摩者的一致好评。当时同题开课的共有3个教学活动,第一个教学活 动把自由自在的电线定位于艺术领域,前导环节与我们类似,最 后一个环节增加了辅助材料。执教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很用心,选用了 各种类似花

16、瓶类直立牛奶管、口香糖管等,但是孩子在造型上因为还 需要考虑到辅助材料本身的形状特征,大部分孩子创作出来的作品仅 仅局限在把辅助材料以包裹、缠绕的形式呈现,辅助材料的出现反而 束缚了孩子的想象与创作。我们后期集中研讨时,也考虑到艺术领域 的定位,但是觉得应该定位在“插花”等主题相对鲜明的创造性艺术 活动上,提供的辅助材料建议用彩色自粘纸包裹一下,帮助孩子完成 前期的辅助材料装饰与美化,就能使孩子完成的“插花”或“电线造 型”更具有美感及艺术性,突显艺术领域的领域特色。但客观上讲, 这次中班艺术自由自在的电线也给予我们另一种层面上的借鉴与 思考,同样是自由在在的电线,因为采取不同的领域定位,都需 要在观察孩子原有经验基础上进行反思与调整,使活动设计更符合孩 子的年龄特征与能力特点,在兼具本学科领域的原有特色基础上,突 显教学设计的巧妙与科学性,满足孩子“尝试、探究、创造”的活动 需求,这样在深度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方案,才是具有活力、富有 特色、能够达成师幼双方“渐入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