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师角色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37070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教师角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代教师角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代教师角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当代教师角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教师角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教师角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教师角色之我见一一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重新定 位【关键词】教师角色网络时代重新定位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马 丁布伯认为:教师是使世界塑造学生的选择者,要为学生确立观点 和指明方向,应该成为批判性的导师和学生灵魂得以再生的重任 教师以自身整体存在成为学生的模范。人本主义的教育学家罗杰斯提 出:要废除传统意义上的角色,以促进者取而代之。促进者的任务是 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 因为学生动起来了,决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 在收集这些信息的水平上,做只有也应该由教师来完成的更高水平上 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上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 奋点

2、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总之, 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由教 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由于这种角色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应该发生变化。在师生 关系上,强调尊重与赞赏;在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与引导;在对待 自我上,强调反思与总结;在与同事关系上,强调合作与相长;在与 家长关系上,强调沟通与理解。一、网络时代教育的特征人类的教育形式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人类知识获取方式的变化而逐渐变化的,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 段:知识型、智能型、创新型。知识型从诞生之日一直持续到20世纪 40年代(在中国则持续到70年代),其特征是把传授知识作为唯

3、一和 至高的目的。智能型教育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爆 炸”时期的到来而逐渐兴起的,教育的重心由知识的传授为主转移到 以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为主,告别了知识累积式的消极被动的教育形 态。教育发展到了今天,人们进入了加速更替的开放时代,人类要从 消极接受的被奴役者变为独立自主的创造者,从适应未来、复制未来 的智者变为驾驭未来的先导者,为此,教育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1、教育内容信息化 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本身就是 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社会可以说是人类的信息共同体,它所 实现的是信息的共享,并且在网络社会中信息资源超时空的传递交流, 消除了跨地域沟通的时滞,使处于地球上任何

4、一个角落的人在同一时 刻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师生也不例外。传统的静态书本教材转 变为由声音、图像、文本等构成的动态的教材,并且通过互联网使教 育内容信息化。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构建自 己的信息体系。但是,信息之于知识犹如声音之于音乐,需要加工才 能成为知识。知识是对信息有意识、有目的地应用与归类,只有通过 人的活动才能把信息加工成真正的知识,赋予其实际的意义。3、学习方式自主化 网络时代的学习,应是一种主动的学习, 一种基于信息的学习,一种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学习,一种建立在 网络之上的学习。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自主化的学习 方式成为一种现实的必然的选择,学

5、生由原来的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 主动的学习者,由“要我学”切实转变为“我要学”。学习方式自主 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在网络时代获得更加全 面、自由的发展。4、师生交往平等化网络时代是一个普遍交往、平等交往的时代,交往方式也由单向度向交互式转变。在师生教学交往中,教师应 从传统教学的传道、授业即信息直接提供者的位置上退下来,教师主 体和学生主体均应能充分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丰富性,以各自的知识经 验、情感、个性投入教育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交 流、对话、感染成为教育活动发生发展的基本方式。交往关系更趋平 等、宽容与和谐,教师不再是至高的权威,而是以自己的学识、能力、 人

6、格魅力等去感染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崇高威信,与学生建立民主、 平等、普遍交往的关系即伙伴关系,合作关系。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网络时代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具有 了新的特征,这一切呼唤着教师角色更深层次上的重塑与转换。面临 网络时代的挑战,教师应辩证选择,既不放弃自己的原有角色,也不 固守不变;对信息技术既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排斥。而是向网络中的权威挑战,不断整合新的角色以重构教师角色体 系,使教师角色得以新生。即将由知识学习指导者、文化知识传授者、 课程教材执行者、教育教学管理者逐渐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知识 体系建构者、课程教学研究者、人际关系艺术家。1、知识学习指导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随着

7、网络时代的到来,学习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学习的范围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了学生不断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学习的目标也是为 了掌握各种技能,培养发展包括生存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学会生存, 学会关心。因此,教师应不仅仅扮演知识学习的指导者,而应努力成 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与学生一道,共创美好的未来。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未来教育。要根据对未来时代发展前景 的预测,使学生不仅能够科学地预见未来,适应未来,而且更要注重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去大胆地构想未来,创 造未来。其次,教师要具有面向未来的意识。教师应从面向过去、现在转 向面向未来,“未来不仅要渗透到他的骨髓里

8、,而且还要铭刻在他高 瞻远瞩,富有想象力的头脑和见多识广的胸怀里”。未来是变化的, 教师要帮助学生适应未来必须具有变化的意识,理解并适应网络时代 的变化及变化的要求,进而根据这种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而超前意识在教师面向未来的意识中具有核心地位,超前意识是形成 人的主动行为的基础。再次,教师要具备创造未来的能力。人类所面临的世界变化越来 越快。尽管人们试图认识未来,尽管未来也是可以认识的,但社会的 发展与变化是极其复杂的。不但一个社会的未来是复杂的,社会中的 每个具体的人也都面临着一个把握不定的未来。作为在知识、经验等 方面要明显优于学生的教师应具有预见能力,帮助学生去尽可能地预 见不

9、确定的未来。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教师要不 断自我完善与发展,具备拓展自己的能力。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教师首先应成为自己未来生活的设计者,才能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 计者。2、文化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体系建构者教师应从文化知识传授者的传统角色束缚中解脱出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 学生去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网络四通八达的信息源为学生提供 了获取知识的广泛途径,这就使教师的“讲”必定大为减少,而突出 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也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 变为启发建构,突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适应这种教学方式、 方法的变革,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10、激发学生广阔而 丰富的求知欲望和对学习的积极性情感。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信息体系,充当促进者的角色,教师的职能也将由“教”转变为 “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去开拓创新,发展自己。3、课程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研究者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作为系统的学科知识,是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设计的,教材也是 由国家统一编订的,教师虽然是教学的中心,但往往只是课程、教材 的执行者,只是在教授课程、教材,几乎不敢越雷池一步。但实际上, 学校课程的设计,教材的编写如果让一线的教师参与,可能会吸引许 多其他教师使用开发出来的课程教材。同时,因为有一线教师的参与, 课程、教材可能会更清晰,更易懂,更容易被其他教师所理

11、解。因此, 教师更应该成为教学研究者,成为课程教材开发和设计的主体。4、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往往是教育教学管理的代言人,扮演“教育教学管理者”的角色, 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接受一定社会的委托,以知识信息传播为中 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全面影响,把他们培养、塑造成 社会所期望的合格公民。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拓宽了人与人之间的交 往渠道,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沟通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平等化。不过, 由于这种平等而双向的交往是“人一机”系统的交往,又会造成认知 的缺失、情感的缺失及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减少。因此,教师应该充 分利用自己高尚的道

12、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 优良的人格魅力,努力成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确立以情感沟通为核 心的教学交往,形成师生双方的心智交流、情感交流,共享教学民主 的现代型的师生交往的“师生场”。现代学校教育打破了校园的围墙, 学校、家庭、社会连成一体,这就要求教师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躲进 小楼成一统”,而应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成为一名新型的、开放式 的、具有社会活动家色彩的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总之,网络时代中我们的传统教育面临根本性的挑战,教育具有 了新的特征,教师也必须从传统角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扮演新的 角色。如果今天的教师仍固守于传统的角色,将自己简单地限定为知 识学习的指导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和教育教学 的管理者,那么就无法满足网络时代对学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因此,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