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郑和远航》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370271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郑和远航》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1《郑和远航》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1《郑和远航》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1《郑和远航》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1《郑和远航》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郑和远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郑和远航》(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1.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执教日期 月 日星期 三维目标1能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初步学会在表达中运用。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大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脉。3.初步了解郑和一生远航的经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能大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脉。教学资源教材开发:教参p85。教学准备:小黑板预习作业设计1.通读全文,扫除生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大意。2.搜集郑和远航的相关资料,读一读。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 整 反 思一激情导入,走近郑和。(预设8分钟)学生听取导入语,目的在于

2、激发学生对郑和产生一份敬仰之情,通过“听材料,谈感受”,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做好了必要的铺垫。学生读题。二自由练读,通文顺句。(预设20分钟)学习单一:(1)自由读课文。(2)将下列词语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再试着说说词语的意思。派遣 魁梧 健步 浩浩荡荡 赠送 丝绸 瓷器 名扬海外学生汇报交流:学生读词,理解词语。学生用上其中一行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一段话,并为每一类有关的内容加个小标题,将学习理解词语和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巧妙地结合起来。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三学法迁移,综合训练。(预设12分钟)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学生记录家作。【板块一】

3、1教师导语引入:由现在出国之便利,引出古代出国出海之艰难,从而引出六百年前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远航的故事,随即出示郑和像。 2出示图片:走近郑和教师简介:郑和,本姓马,云南昆明人,1371年生,12岁时,郑和入宫做太监,后提拔为内官监,赐姓郑。郑和体貌丰伟,聪明好学,机敏善辩。他入宫后信奉佛教,因此被封为“三宝太监”。1405年郑和首次受命出使西洋,当时的西洋是指现在的文莱以西的海洋各地以及印度洋沿岸一带。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 听了这段材料以后,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要说说?3.揭题。【板块二】1.

4、提出初读要求,指导学生充分读书。 2.在学生充分初读之后映示文中新词: 派遣(qin) 魁(ku)梧(w) 健步 浩浩荡荡 赠送 丝绸 瓷(c)器 名扬海外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严阵以待 A、指名读,相机正音。 B、交流词语的意思。 3. 投影映示,将上述词语放入三个方框中。 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把这些词放在三个方框中,分成这三类呢? 4. 试试为每一类有关的内容加个小标题。 (扬帆远航 友好交往 战胜凶险) 5.选择其中一行,根据课文内容说一段话。6.映示课文框架图,帮助学生理清全文脉络。7.指名分段读课文。【板块三】1.教师出示生字,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学会了哪些字?哪些字感觉较难写难记?并重点指

5、导下列生字:盈2.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3.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见作业设计)作 业 设 计作业超市:默出本课生词。完成一课一练P29/一、二、三。阅读一课一练P30关于郑和的介绍,用一两句话写下自己的感受。“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1.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执教日期 月 日星期 三维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在理解课文语段的基础上想象当时的情景,感受远航的艰险。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在理解课文语段的基础上想象当时的情景,感受远航的艰险。难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

6、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教学资源教材开发:学生搜集的郑和远航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和图片。教学准备:小黑板预习作业设计根据第一课的提示和要求,在书上写出自己的感悟。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 整 反 思一激情导入(预设5分钟)学生听取导入语,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郑和产生一份敬仰之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之间的距离。学生回忆课文,读第七自然段,总结概括说说郑和远航是一次( )的远航。二、感受宏伟之旅(预设10分钟)学习单一:(1)自由读1-3自然段,你从哪里体会到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远航?在书上圈圈画画。(2)自学时间:2分钟学生交流汇报,并感情朗读。学生读第三小节,思考此时的郑和,站在

7、指挥船上,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用成语来形容郑和,并感情朗读第三小节,以此体会郑和的决心、信心、勇气。三、体验“友好之旅”(预设10分钟)学生默读第四小节,看看有哪些画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交流汇报,感情朗读,体会郑和远航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友好之旅。四、走近“凶险之旅”,解读郑和(预设10分钟)学习单二:(1)速读第五小节,找一找遇到了哪些凶险?圈画出关键词(2)自学时间:2分钟学生讨论交流,感情朗读,体会郑和远航并非只有彩旗和欢呼,欢迎和赞叹,同时也充满了危险,是一次“凶险之旅”五、回归,升华感情(预设5分钟)学生朗读课文,通过

8、倾听教师对郑和的相关资料的补充介绍和说话练习,再次感受郑和远航的艰险和她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参考句式:你在短短62年的生命里,却 ;你曾是个足不出“宫”的太监,却 ;你面对远航中的种种危险,却 ;你 ,却 学生记录家作。【板块一】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郑和远航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了解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郑和远航。3郑和远航虽然已经过去了600多年,但是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课文第七自然段给予了郑和远航以高度评价。(出示第七自然段)一起读一读并说说郑和远航是一次( )的远航。【板块二】1自由读1-3自然段,你从哪里

9、体会到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远航?在书上圈圈画画。2交流:人多、分工明确“宝船”(出示)“两百多艘船只和水船。” 船大:引导从数字体会宝船的大(与学校操场相比较,想象宝船的“雄伟壮观”,通过朗读读出)先进:配备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宝船上装载着丝绸、瓷器、铁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手工业品、茶叶、货币、历法、衡器、书籍、药材等等珍贵物品。组织严密、配套科学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3此时的郑和,站在指挥船上,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读第三小节,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郑和?用成语来形容。郑和的决心、信心、勇气都凝聚在了两个字上“启航

10、”!谁来读出郑和的雄心壮志!感情朗读第三小节。【板块三】1刚才同学们还说到,这是一次“友好之旅”,友好在哪儿呢?默读第四小节,看看又哪些画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他们会说些什么?2交流:你看到了哪个画面,有感情的读一读。欢迎:如果你是各国君臣,你会怎样欢迎郑和的船队?惊叹:如果你是当地的老百姓,你会怎样赞叹郑和的船队?互赠礼品:观图,中国的丝绸、瓷器生意:各地的商人们,请问你们为什么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啊?3补充相关材料 4小结:郑和远航的目的是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友好之旅。【板块四】1但是,郑和远航并非只有彩旗和欢呼,欢迎和赞叹

11、,同时也充满了危险,是一次“凶险之旅”,速读第五小节,找一找遇到了哪些凶险?2交流:A风浪险恶出示:“然而船只撕裂。”想象:如果你是船员,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读出你的感受。B此时的郑和是怎么表现的?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郑和?(勇敢、镇定自若)C除了自然环境的险恶,还有海盗夜袭指名读:“船队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郑和?3小结:在漫漫航途中,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一次次“化险为夷”,将中国的美名顺利的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仅仅是自己吗?让我们拿起书,再来感受这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吧一般同学读凶险的内容,另一半读郑和

12、的表现。【板块五】1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的船队出洋七次,可说时间之长,前后到达三十多个国家,可谓范围之大,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生接读)2出示郑和像这就是郑和周恩来总理这样说我国明代郑和是一位大航海家。郑和曾访问过东非索马里、肯尼亚等国家,为中非友谊作出过重大贡献。 周恩来3此时,你就站在郑和像前,你有什么话对他说吗?4同学们,千言万语怎能写完我们心中的崇敬,千言万语怎能道尽我们满腔的自豪与骄傲。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航海英雄的名字郑和,永远铭记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郑和远航。5.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见作业设计)作 业 设 计作业超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完成一课一练P29/四、五。根据“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