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36907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求助者与咨询师是合作关系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的改变针对具体、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短期,教育性的治疗。一、基本原理(一)贝克的认知疗法1、三个概念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规则 共同感受:人们用以解决问题的工具。常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 自动化思维:人们在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时,常常忽略了认知过程,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显得是模糊、跳跃的,很像一些自动化的反应。 规则: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个体依据它们评价过去,预期未来,并用它们来指导行动。2、出现情绪和行为问

2、题的机制: 在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中,如果对外界信息不能做出适当的解释与评价,就会造成认知扭曲,从而导致错误观念并最终引起不适应的行为;(两次交友失败,认定自己交友能力不行) 自动化思维使思维过程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孩子回来晚了,是不是又犯错误挨留了) 在运用规则上,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规则行事,会使其行为不能与现实环境相协调,从而导致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听话的孩子)*如果个体不能正确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是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中某些错误观念不能加以内省(思维的批判性),或是过分按规则行事

3、,无论哪种情况,都会造成认知歪曲,产生不良的情绪和不适应的观念。3、七种认知歪曲: 主观推断:没有根据就做结论。“孩子回来晚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选择性概括:仅根据一件是就形成结论。“这次考试我有一科低分,说明我不行”。 过度概括:仅凭一次偶然事件便得出极端信念。“这次恋爱失败了,我不具备交友的能力”。 夸大和缩小:用一种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境。“及格说明我不行,高分也不说明我聪明”。 个性化: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静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服务员对我粗暴无礼,都是因为我的错”。 贴标签或错贴标签:根据缺点或以前的过失来描述。“我是个失败者”。 极端思维:用非

4、黑即白的方式思考。“不成功就是失败”。5、五种认知治疗技术: 识别自动思维帮助求助者学会发掘和识别这些自动化的思维过程 识别认知性错误指求助者在概念和抽象性上常犯的错误,比自动化思维更难识别 真实性验证一这是认知治疗的核心。将求助者的自动性思维和错误观念视为一种假设,鼓励求助者在严格设计的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让求助者认识到其观念是不合实际的,并能自觉加以改变。 去中心化让求助者改变举止,然后记录别人不良反应的次数,结果他发现很少有人注意他的变化。 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一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的波动特点,从而增强治疗信心。(二)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1、自我概念与群集观点 求助者的

5、错误观念主要指错误的自我概念; 错误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群集的方式表现出来,每一个错误观念的群集都对应着某一类情绪障碍;每一种观念都有类似的句式,大多数都是对自我的一种判断。2、“中心边缘”模型 每一组群集中的各个错误观念,其重要性是有所不同的,有主次之分。 只有解决了那些表层的或边缘的错误观念,才能逐步揭示出那些处于中心位置的基本错误观念。(三)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CBM)4、行为改变是内部言语、认知结构与行为相互作用以及随之而来的结果,他区分了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自我观察;开始一种新的内部对话;学习新的技能。二、工作程序(一)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1、建立咨询关系强调咨询师扮演

6、诊断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求助者要主动的再学习。2、确定咨询目标根本目标是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上述目标可以分解为具体的咨询目标。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认知治疗的重要原则就是调动求助者自己的潜能解决自己的问题。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表层错误观念(边缘性错误观念)-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有关技术: 建议一建议求助者进行某一项活动,这一活动与他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有关。 演示一鼓励求助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象的情境,使之能够对其错误观念的作用方式及过程进行观察。 模仿一让求助者先观察模特完成某种活动

7、,然后由求助者通过想象或模仿来完成同样的活动。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深层错误观念往往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它们并不对应具体的事件和行为,需要用逻辑水平更高、更抽象的技术进行纠正。 灾变祛除: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使求助者认识其过分夸大灾难性后果,祛除夸张性的认知。 重新归因:对求助者非现实性的假设作严格的逻辑批判,做出客观现实的归因。 认知重建:学会如何正确使用思维工具。(换位思考)语义技术主要针对求助者错误的自我概念。它们常表现为“主谓表”的句式结构。分析中,首先将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的具体事件和行为;其次,表语位置上的词必须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

8、通过这种转换,引导求助者将代表错误观念的无意义的句子转变成具体的、有特定意义的句子。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7、进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家庭作业(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原理:通过如何矫正认知“定势”来获得更有效的应对压力情境的策略。1、应对技能学习程序 通过角色扮演和想像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情境; 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教给求助者察觉引发焦虑的认知; 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这些想法;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2、压力接种训练(STT)-应对技能学习程序的具体应用(三阶段模型)概念阶段一关注点是与求助者建立一种工作关系。重新定义压力的本质(认知和情绪的角色)。观察他们的内部陈述,监控内部对话带来的适应不良行为。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一关注点是教给求助者各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以应用于不同的压力情境。通过学习认识到适应不良行为是与他们内部对话相联系的。获得和复述一种新的自我陈述。应用和完成阶段一关注点是将治疗情境中发生的改变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将之维持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