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36800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水的流动及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知道水是透明无味的,体验玩水的乐趣。 、了解水的作用,知道人离不开水,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初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重难点: 感受水的流动及物品在水中的沉浮,

2、知道水是透明无味的,体验玩水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盆若干只,能盛水的各种小件容器。 、小型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边玩水边提问 1、教师将玩具、容器等放入装满水的盆中,边玩边自语:“怎么玩具倒入水中后有的沉下去,有的浮在水面上” 、教师用两个容器相互盛水并倾倒,让幼儿看水从容器里流到盆里。 二、小朋友分散玩水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容器、玩具,随意玩水。 2、师:请大家试一试,哪些玩具会沉下去 3、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玩水,并对幼儿在玩水中的尝试精神和得出的尝试结论作评价。 三、小朋友感受到水的流动 1、教师请小朋友把盆里的玩具试着拿出来。 师:谁能试一试帮着老师把水取出来你用什么方

3、法取水(提醒幼儿一定要装满,不能洒) 2、给幼儿有漏洞的容器,让幼儿进一步取水。 3、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让水流动水流动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四、幼儿观察水的流动和颜色 1、听听水流进塑料袋的声音。 2、看看水是什么颜色。 3、在塑料袋上戳个小洞,请幼儿用饮水的杯子接水,听听水流进杯子的声音,闻闻、尝尝水的味道。 教师总结:水无色无味,流动时会根据水流的急、缓与流入不同的容器,发出不同的声响。 五、鼓励幼儿用滴管、水枪、针筒、塑料袋、颜料等尝试各种玩水的方法 活动反思: 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问:哪些地方可以玩水水有什么用途 在这一活动中主要是引导幼儿了解水的性质、作用,激发幼儿保护水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4、,活动中激发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感知发现水是无色、无味、没有形态、能流动的液体。幼儿在操作、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愉快地感知了水的特性,在游戏中体验了玩水的乐趣。由此看出,玩水活动的设计符合幼儿园规程中的教育原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是当前教师在教育中一个值得探讨的内容。无论是玩水活动还是其他活动,教师都应考虑到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2 颜色变变变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色,并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2、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

5、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的颜色并能说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红黄蓝的。 难点:感知红、黄、蓝两两不同组合后会变出橙、绿、紫三种不同的颜色。 活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数一、二、三,把它请出来! 哇,是什么呀我们来看看,瓶子里有什么这个水有没有颜色 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2、看好了,水宝宝是透明的。水宝宝要和我们

6、玩变变变的游戏,我们一起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 (教师摇动瓶身,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 师:哇,水宝宝怎样了会变色呢!好玩吗你们想玩吗 二、探索激趣 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宝宝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学老师摇瓶子,要说:“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哦”。 、请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用力摇,使其变色。(老师鼓励孩子用点力,再加加油) 师:“你们变出来了吗变出什么颜色了” 2、颜色对应 师:水宝宝要休息了,请给它找个家(与框子对应放) 三、解读秘密 师:我们的瓶子怎么能变颜色呢 请一幼儿上来尝试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再换上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 师:这个怎么都变不出来,那个

7、却变得出好奇怪哦! 师小结:哈哈,其实老师把一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这个盖子里有什么盖子里有颜料,水宝宝就可以变出颜色了。 四、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老师手里有一瓶颜色的水,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 2、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 ()幼儿换好瓶盖后,摇晃瓶子。 (3)教师: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哇,颜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的颜色呢! 活动反思: 在活动预设时,考虑到科学领域的特点,

8、也结合本班幼儿的情况,更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一节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这节课的目标是1、引导幼儿自主进行玩色游戏,初步感受颜色的变化。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色的乐趣。整个活动我以变魔术贯穿始终。 我安排了三个环节:首先以老师的小手有魔法“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玩色兴趣,从简单的“摇摇摇变变变”一边摇一边念“魔语”,充分调动幼儿的多方面感官参与活动,使幼儿兴趣高昂。此环节幼儿感觉我的手真有魔法会变出黄颜色。 第二个环节尝试配色,感知体验色的变化。以再次变魔术的方式,让幼儿初步感知两种颜色调配在一起就会变出另一种颜色,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老师拿出另外一个瓶口已涂上

9、蓝色颜料瓶子里有黄色颜料的瓶子又一次变,顿时变出了绿色,幼儿十分的兴奋,感觉很神奇。 第三个环节梳理归纳,初步了解颜色变化的秘密。 一个活动下来,自我感觉幼儿对此活动非常得感兴趣,教师带动起幼儿,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很浓厚,这是非常开心的,每个环节也初步达到预设的目标。但也有不足之处:最后环节没有达到一个提升,只有让幼儿通过用两种颜色进行配色变色,在幼儿尝试配色,体验色的变化时只问了个别幼儿,没有一起来总结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吹泡泡 活动目标: 1.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2.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实验与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带幼儿到户外

10、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 .物质准备:泡泡水、瓶子、用铁线拗成的三角形吹泡泡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泡泡水及圆形吹泡泡工具,引发幼儿兴趣。 (一)教师吹泡泡唤起幼儿的回忆。 (二)师:圆形吹泡泡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二、出示三角形的吹泡泡工具,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一)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它的形状。 (二)幼儿猜想:你们猜猜用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样的 三、自由探索,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一)幼儿自由探索,观察泡泡的形状。 (二)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猜想记录表上。 (三)交流分享: .你发现了什么 2.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 3.你吹

11、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4.和你原来想的一样吗 (四)教师小结: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形的。 教学反思: 本活动,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充分让幼儿自主感知,直接操作或得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而教师始终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协调者,这个活动组织有序,是和幼儿个性发展,幼儿自然成为活动的探索者,知识的建构者。 你乐,我乐,泡泡乐!在本次科学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4 【活动目标】 1、喜欢探索和动手操作。 2、在游戏中获得关于影子现象产生和变化的感性

12、经验。 【活动准备】 1、白色幕布、提线木偶、灯、音乐课件。 2、小玩具、手电筒若干个。 3、和幼儿一起做定位测量记录(量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在早、中、傍晚的长短和方向)。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大家一起来跳舞。 1、引起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教师操纵提线木偶在有灯光的白色幕布后面表演,幼儿观看木偶的影子跳舞。 、幼儿分批尝试,观察自己和小朋友的影子,体验有影子的乐趣。 二、观察活动:为什么有影子 、小朋友站在幕布后,把灯关掉,看看幕布上有没有影子为什么影子不见了 、把灯打开,看看幕布上有没有影子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幕布上才能有影子 、小结:物体挡住了光就有影子。老师刚才就是利用影子表演了木偶

13、跳舞。 三、实验活动:影子会变吗 幼儿操作实验:每个幼儿拿一把手电筒和一个小玩具,玩找影子的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位置不同时,影子有没有变化,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讨论活动:有趣的影子。 、讲一讲:刚才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早上和傍晚人的影子是怎样的为什么中午影子又是怎样的为什么什么时候的影子最长什么时候的影子最短 3、观看课件,小结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什么影子 【活动延伸】 与幼儿一起到室外玩踩影子和藏影子(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影子藏起来)的游戏。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5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2、通过探索,感知不同的容器、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学准备:回形针、黄豆、白沙、硬币、串珠、海棉球每组各一盘、各种容器每人一个 教学过程: 、导入: 新年就要到了!我们要演节目,想请小朋友来制作乐器 2、展开: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你们看我都准备了什么(快速展示一遍) 怎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呢(幼儿回答,教师示范) 要求:a、每次只能放一种东西。 b、注意安全 、仔细听听放不同的东西声音是否一样 (2)请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盒子,试试什么东西放进去声音听 你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