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7 含解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367833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7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7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7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7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7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7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7 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单元综合测评(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江门模拟)“那时(15世纪末)的欧洲正如一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像一个靠他人通过墙上的裂缝喂养的巨人。但是,这位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他。”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裂缝”说明东西方商路畅通B“巨人”仍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中,丝毫看不到光明C“牢狱”指的是封建神学的束缚D“巨人的力量”主要指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解析:15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崛起,阻断了东西方商路,故A项错误;此时正是中世纪末期,文明的曙光已经出现,14世纪在意大利已经出现文艺复兴,西欧资本主义

2、萌芽也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牢狱”不仅仅是封建神学的束缚,中世纪的欧洲还有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新经济的增长,故C项错误;材料中“巨人的力量”指的是新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2(2016柳州联考)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有()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东西方联系中国商品对西方人有吸引力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白银在中国市场上大量流通A BC D解析:由“16世纪、满载中国商品、前往美洲和丝

3、银对流”分析,并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正确;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答案:C3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是()A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B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解析:商业革命即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A、C两项都正确;特权贸易公司随市场扩大而出现,D项正确;B项是属于价格革命,而不是商业革命,故B项不正确,符合题意。答案:B4(2016潍坊市模拟考试)下图阴影部分展示

4、了一个庞大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若为该图加一名称,最恰当的是()A“走向会合的世界”B“海上马车夫”的足迹C“日不落帝国”D“主导世界的山姆大叔”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仔细观察地图可知,图中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南非等地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后逐步成为“日不落帝国”,C项符合题意。“走向会合的世界”是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A项错误。“海上马车夫”是指17世纪的荷兰,B项错误。“主导世界的山姆大叔”是指二战后的美国,D项错误。答案:C5下面是西班牙往来于美洲的商船及其运载货物的数量表,其反映出()时间出发船只(艘)运出货物(比索)返航船只(艘)运回货物(比

5、索)16001604年5519 8005621 60016401650年258 500299 85016701680年174 650195 60017011710年82 64072 310A.西班牙逐渐丧失海上霸主地位B美洲与欧洲的联系日趋减弱C西班牙与美洲的贸易日益减少D美洲工业化的程度日渐提高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看出四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表明西班牙与美洲的贸易额在下降,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6(2016吉林模拟)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

6、。这种语言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A商业贸易和人口迁移的结果B奴隶们在劳动中的创造C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产物D工业革命的促进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人口迁移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奴隶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克里奥尔语是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说明是西方殖民扩张促进语言的交流和形成,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是殖民扩张以后的事件,故D项错误。答案:C7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工厂制组织形式 B垄断组织形

7、成C机器大工业生产 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解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很多,提取有效信息“以竞争代替先前的条例”,“经济社会运行规则”,可以看出是经济政策的变化,故A、C项错误;垄断组织是削弱竞争的,故B项错误;自由竞争是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内容,故D项正确。答案:D8(2016深圳宝安区质检)自1500年至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移动发生在()A欧洲人口向美洲的移民B非洲黑人被掠卖到美洲C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D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移民解析:1500年以来,尤其是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其中尤其以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农民工进城为甚,故C项正确;A、B、D项人口

8、移动规模均不如C项,故A、B、D错误。答案:C9(2016廊坊市质检)下表反映的是18001870年国际贸易额的变化情况。年份按1870年价格计算的贸易额增长指数(以1800年为100)180010亿美元100184024亿美元240186062亿美元6201870106亿美元1 060表中所体现的演变趋势主要取决于()A工业文明进程的持续发展B全球普遍推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C世界经济体系化与制度化的推动D世界文明融合程度的加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及其影响。结合表中信息可知,当时正处于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因此国际贸易额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革命的推动,故答案为A。答案:A10下图是1914年

9、跨国投资分布图,其中图A按投资来源国划分,图B按吸收投资的各大洲划分。它反映出()A资本输出主要流向亚非拉地区B英法因工业优势造就投资优势C欧洲资本加速了美国经济发展D日本并未真正进入到世界市场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向亚非拉地区的资本输出只有44%,而向欧洲和北美的资本输出达到51%,故排除A项;英法因海外殖民地较多造就投资优势,故B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史实不符;1914年时,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首位,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来自欧洲的资本输出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C项正确。答案:C11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是()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反映了资本

10、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这与题干中“16世纪”不符,故错误。三幅图代表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工场手工业、“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三个阶段,故正确。三幅图代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商业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故正确。由手工业到电气、手工工场到跨国公司体现了工业化、一体化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故正确。故选B项。答案:B12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

11、“全球化”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B新技术对世界面貌的改变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分析能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综合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题27分,14题25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代意义上的铁路首先出现在英国并不是偶然的在人类的历史中,一种新的更加完善的交通方式的出现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而这可以在经济和社会中找到最深刻的根源。在工业革命的大背景

12、下,在经济飞速发展和技术不断突破的推动下,铁路这种更加完善的交通方式的出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可以说,没有工业革命中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现代意义的铁路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同时,铁路绝对不是一个完全被动的历史产物,它从其开始产生就极大地反作用于英国和工业革命。铁路和工业革命是互为因果的。材料二下面是18401914年欧美各国铁路发展情况简表。(单位:千米)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40年2 3904104694 5101870年21 55815 54418 87684 6751914年32 62337 40061 749410 475为1871年统计数字。以上统计数字摘编自(美)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1)

1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铁路首先出现在英国不是偶然的?如何理解“铁路和工业革命是互为因果的”?(12分)(2)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1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答出二者的相互作用即可。第(2)问,“特点”需要对表格进行归纳;“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经济发展迅速、英法经济发展缓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角度分析。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蒸汽机的发明和普及提供了动力准备;钢铁产量稳

14、定增长,提供了必需的材料;商品以及原料运输的必然要求。理解:工业革命是铁路诞生的最深刻的根源;铁路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2)特点:欧美铁路交通发展迅速;美德尤其是美国铁路发展迅猛;老牌国家英法发展相对缓慢;铁路交通的发展呈现不平衡性。成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德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英法在19世纪末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14(2016湖南十校模拟)被历史学家称为“哥伦布交流”的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介入,彻底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铃薯在传入欧洲之初,并不受人们的欢迎,绝大部分欧洲文化对它持一种非常不友好的态度。他们甚至认为马铃薯会导致麻风病和不道德;欧洲人以前从未吃过块茎类食物圣经中也没提到过马铃薯;马铃薯来自美洲,在那里它是不开化的、被征服的种族的主要食物在欧洲,甚至在马铃薯被称为“魔鬼的苹果”的苏联,农民在最初的犹豫不决之后开始大规模栽培马铃薯。在拿破仑战争时期,马铃薯成为欧洲的粮食储备,到1815年它已成为整个北欧地区的主粮作物。那时工业革命正在改变着英国的农村社会,使数百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新的城市环境中,马铃薯成为首个现代“便利食品”。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的社会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