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37期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367149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7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37期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37期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2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37期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2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37期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2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37期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37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37期(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1. 单选题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是( )。问题1选项A.配置项测试B.Alpha测试C.Beta测试D.回归测试【答案】B【解析】软件测试及其管理,参考第三版教程P50;1、配置项测试。配置项测试的对象是软件配置项,配置项测试的目的是检验软件配置项与SRS的一致性。配置项测试的技术依据是SRS (含接口需求规格说明)。2、Alpha测试和Beta测试。对于通用产品型的软件开发而言, Alpha测试是指由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测试,通过Alpha测试以后的产品通常称为Alpha版;3、Beta测试是指由用户在实际使用

2、环境下进行测试,通过Beta测试的产品通常称为Beta版。一般在通过Beta测试后,才能把产品发布或交付给用户。4、回归测试。回归测试的目的是测试软件变更之后,变更部分的正确性和对变更需求的符合性,以及软件原有的、正确的功能、性能和其他规定的要求的不损害性。2. 单选题关于项目论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问题1选项A.项目论证可分为项目建议书、机会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B.项目论证对技术进行分析,分析技术是否先进适用C.项目论证是筹措资金、向银行贷款的依据,是编制计划的依据D.项目论证是确定项目是否实施的依据【答案】A【解析】项目论证,参考第三版教程P181,项目论证一般分为机会研究

3、、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3. 单选题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组建项目团队”过程属于( ) 。问题1选项A.启动过程组B.计划过程组C.监督与控制过程组D.执行过程组【答案】D【解析】项目管理过程组,执行过程组整合人员和其他资源,在项目的生命期或某个阶段执行项目管理计划。包括项目整体管理中的“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过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执行质量保证”过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组建项目团队”“建设项目团队”“管理项目团队”过程,项目沟通管理中的管理沟通过程,项目采购管理中的“实施采购”等过程。4. 单选题GB/T 11457-2006软件工程术语中,只引用了ISO/IEC 1550

4、4-9: 1998信息技术软件过程评估第9部分:词汇中的部分术语和定义,则该国标GB/T 11457-2006软件工程术语( ) 。问题1选项A.与国际标准的关系是等同采用B.与国际标准的关系是非等效采用C.与国际标准的关系是等效采用D.是自主制定【答案】B【解析】软件工程国家标准,参考教程P848,按照新的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有等同采用(identical, IDT)、修改采用(modified, MOD)、 等效采用(equivalent, EQ)和非等效采用(not equivalent, NEQ)等。1、等同采用是指技术内容相同,没有或仅有编辑性修改,编写

5、方法完全相对应;修改采用是指与国际标准之间存在技术性差异,并清楚地标明这些差异以及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允许包含编辑性修改。2、等效采用(修改采用)是指主要技术内容相同,技术上只有很少差异,编写方法不完全相对应;非等效采用是指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没有被清楚地标明。3、非等效还包括在我国标准中只保留了少量或者不重要的国际标准条款的情况,非等效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5. 案例题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公司中标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公司指派小王担任项目经理,并组建相应的项目团队。由于人手有限,小王让负责项目质量工作的小杨同时担

6、当配置管理员。小杨编写并发布了质量管理计划和配置管理计划。小杨利用配置管理软件对项目进行配置管理,为了项目管理方便,小杨给小王开放所有的配置权限,当有项目组成员提出配置变更需求时,小杨直接决定是否批准变更请求,小杨为项目创建了三个文件夹,分别作为存放开发、受控、产品文件的目录,对经过认定的文档或经过测试的代码等能够形成配置基线的文件,存放到受控库中,并对其编号,项目研发过程中,某软件人员打算对某段代码作一个简单修改,他从配置库检出待修改的代码段,修改完成并经测试没问题后,检入配置库,小杨认为代码改动不大,依然使用之前的版本号,并删除了旧的代码。公司在质量审计过程中,发现项目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

7、【问题1】(10分)请结合案例,简要分析该项目在配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问题2】(8分)请结合案例,描述在升级过程中的配置库变更控制流程。【问题3】(5分)请简述质量审计的目标。【问题4】(2分)在候选答案中选择正确选项,将该选项的编号填入答题纸内通常来说,质量管理人员不应具备_的权限。A.产品库代码的Check权限B.产品库文档的Check权限C.受控库代码的Check权限D.受控库文档的Check权限【答案】【问题1】(10分)1、没有做配置管理计划。2、项目经理小杨身兼数职,应该配备专职的配置管理员3、不能由小杨一人编写并发布配置管理计划和质量管理计划,应该由团队成员参与并且计划没有通

8、过审核;4、不能给小王开发所有权限5、配置变更没有走配置管理流程,不能由小杨一个决定6、配置控制存在问题,开发库由开发人员自行管理不需检出配置库,文件修改后没有审核再存入配置库7、小杨不能因为有新的版本号,删除旧的版本号;8、版本管理存在问题,小杨认为改动不大,用之前的版本号9、没有配置审计【问题2】(8分)现以某软件产品升级为例,简述其流程。(1)将待升级的基线(假设版本号为V2.1)从产品库中取出,放入受控库。(2)程序员将欲修改的代码段从受控库中检出(Check out),放入自己的开发库中进行修改。代码被Check out后即被“锁定”, 以保证同一段代码只能同时被一个程序员修改,如果

9、甲正对其修改,乙就无法Check out。(3)程序员将开发库中修改好的代码段检入(Check in)受控库。Check in后,代码的“锁定”被解除,其他程序员可以Check out该段代码了。【问题3】(5分)质量审计的目标是:(1)识别全部正在实施的良好及最佳实践;(2)识别全部违规做法、差距及不足;(3)分享所在组织或行业中类似项目的良好实践;(4)积极、主动地提供协助,以改进过程的执行,从而帮助团队提高生产效率;(5)强调每次审计都应对组织经验教训的积累做出贡献【问题4】(2分)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项目配置管理、项目质量管理等知识,考生需全面多视角来综合分析并作答。【问题1】针对案

10、例问答题,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1.考生需从项目经理的角度思考,是否有规划配置管理?2.在项目中,对于项目配置管理的各过程职责和权限是否清晰了解并规定到位?3.考试需要理解配置库的应用。4.考生需掌握基线变更流程。5.考试需掌握配置管理活动其中包括规划配置管理、识别配置项、配置控制、配置状态报告、配置审计、发布管理与交付。【问题2】针对案例问答题,考查考生项目配置管理应用能力。要求考试掌握基于配置库的变更控制(参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3版(本章简称:教程第3版) 14.2.3 小节)。【问题3】概念问答题,考查考生对项目质量审计的目标的掌握程度(参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3版(本章

11、简称:教程第3版) 8.3.2 小节)。问题4细节选择题,考核针对质量管理人员在配置库权限设置(参考教程第3版14.2节)。配置库的权限设置主要是解决:库内存放的配置项什么人可以“看”、什么人可以“取”、什么人可以“改”、什么人可以“销毁”等问题6. 单选题( )是隐性知识的特征。问题1选项A.经过编码、格式化、结构化B.规范、系统、稳定、明确C.不易保存、传递、掌握D.用公式、规律、原则等方式表述【答案】C【解析】隐性知识具有.不易保存、传递、掌握的特征。隐性知识是指难以表达、隐含于过程和行动中的非结构化知识。隐性知识共享的方法主要有编码化、面对面交流、人员轮换和网络。7. 单选题某公司主营

12、产品有甲、乙、丙、丁四种。按照历史数据预测,下半年的市场需求总量可能有 10 万件、15 万件和 20 万件三种情况,对应的概率分别为 50%、30%、20% 不同情况下各产品带来的市场收益(单位:万元)如表所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该公司应该生产( )。问题1选项A.甲B.乙C.丙D.丁【答案】D【解析】本题计算各产品对应EMV值即可。EMV值最大的为丁。比如计算丁的EMV=1050%+1530%+4020%8. 论文题论信息系统项目的范围管理项目范围管理必须清晰地定义项目范围,其主要工作是要确定哪些工作是项目应该做的,哪些不应该包括在项目中。请以“论信息系统项目的范围管理”为题进行论述:1

13、. 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过的一 个信息系统项目(项目的背景、项目规模、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内容、组织结构、项目周期、交付的成果等),并说明你在其中承担的工作(项目背景要求本人真实经历,不得抄袭及杜撰)。2.请结合你所叙述的信息系统项目,围绕以下要点论述你对信息系统项目范围管理的认识,并总结你的心得体会:(1)项目范围管理的过程;(2)根据你所描述的项目范围,写出核心范围对应的需求跟踪矩阵。3.请结合你所叙述的项目范围和需求跟踪矩阵,给出项目的WBS。(要求与描述项目保持一致,符合WBS原则,至少分解至5层)【答案】写作要点第一部分评分要点:论文结构合理,摘要正确,正文完整,语言流畅,字迹清楚。所述

14、项目真实可信,介绍得当。第二部分评分要点:(1)项目范围管理的过程:(a)范围计划编制一制订 一个项目范围管理计划,它规定了如何对项目范围进行定义、确认、控制,以及如何制定工作分解结构(WBS)。(b)收集需求-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干系人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C)范围定义-开发女个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作为将来项目决策的基础。(D)创建工作分解结构-将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细分为更小更易于管理的部分。(E)范围确认-正式接受已完成的项目交付物。(F)范围控制-控制项 目范围变更。(2)需求跟踪矩阵需求跟踪矩阵是把产品需求从其来源连接到能满足需求的可交付成果的一种表格。使用需求跟踪矩阵,把每个需求与业务目标或项目目标联系起来,有助于确保每个需求都具有商业价值。需求跟踪矩阵提供了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跟踪需求的一种方法,有助于确保需求文件中被批准的每项需求在项目结束的时候都能交付。最后,需求跟踪矩阵还为管理产品范围变更提供了框架。跟踪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业务需要、机会、目的和目标;项目目标;项目范围和 WBS 可交付成果;产品设计;产品开发;测试策略和测试场景;高层级需求到详细需求。应在需求跟踪矩阵中记录每个需求的相关属性,这些属性有助于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