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366705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等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等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等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等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等式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 广州市天河区泰安中学 王冬梅课题名称不等式的性质科 目数学年级初一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学习者分析学生经过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也已经有了较好的学习。并且经过初中半年的学习,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都有所增强。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试验、类比可以获得数学结论,体验学习数学充满着探索性与创造性。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分享别人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并体验探索新知获得的乐趣。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老师创设情境,给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加(或减)相同质量的砝码,同时扩大

2、(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会有什么变化,来引出新知,然后进行实验讨论,得出性质,后探究辨析,突破难点,最后运用性质,解决问题。2.本节用类比和实验探究法作为主要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三、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会运用不等式的性质。2.会用不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教学重点、难点1.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性质3的探索与应用教学资源1、 学生人手一份的学习卷2、 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3、 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1. 复习提问师:等式的性质有哪些?生:回答师:规范学生的答案。为

3、探索不等式性质的学习做铺垫。教学活动2(PPT投影)问题1. 你能用“”填空,并总结其中的规律吗? (1) 53, 58 38, 5 83 8 (2) 13, 10( 2 )3( 2), 10( 4 )3(4)2、学生在学习卷上先完成问题1的填空。问题2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等式的性质吗?生:学生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总结规律。师:教师适当的参与一些弱势的小组,给予指导,让他们类比等式的性质来总结规律。生:每一组推选一个人回答问题。师: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2)题和(3)题,体会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性质的异同,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本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的归纳与总结概括能力,不必要求语

4、言像书上的一样规范。鼓励学生多说,敢说。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语言,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不等式性质2与3的区别,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师:教师总结(PPT投影)不等式的性质:性质1 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方 向不变;性质2 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性质3 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问题3 你能用字母表示的式子来表示不等式的三条性质吗?师:教师深入小组倾听学生的讨论,并注意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指导学生注意字母所表示数的条件的说明。生:学生分组讨论,得出不等式性质的字母表示法。师:(PPT投影)性

5、质1 若ab,则 a+cb+c, a-cb-c 性质2 若 ab,且c0, 则acbc, 性质3 若ab,且c0, 则acb,用“”填空.(1)3a 3b; (2) a8 b 8; (3) 2a 2b; (4) 2a 9 2b 9 ;(5)a 2 b 2 ; (6) 生:学生独立完成,时间2分钟。师:把几名学生的学习卷投影在大屏幕上,找6名学生讲评,并让学生说出每一空依据的是哪条性质,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再找其他同学予以纠正。教学活动4(PPT投影)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 (1)x 726 (2) 3x50 (4) 4x3师:复习解方程x 7=26,就是利用等式的性质把方程化为x=a的形式。那么解不等式就是把不等式化成什么形式?复习解方程有哪些步骤。找学生回答。生:回答。师:总结:解不等式就是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把不等式化成xa或x26 的解题过程,学生在下面一起回答每一步的依据。生:在学习卷上独立完成其余三题。师:把3到5张学习卷拿到投影仪上投影,全班同学共同批改。教学活动5生: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师:(PPT投影)小结:不等式的性质:性质1 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性质2 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性质3 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作业:书上习题 9.1 第5,6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