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36666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属于理解能力层级。在2022年之前,文言文翻译开始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022年之后,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并且分值有所增加。现在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一般都是10分,占文言文阅读大半分值,考生应该对文言文翻译予以重视。高考文言文翻译考查一般有如下几个目的:一、对文中一些重要句子的考查。高考中但凡从文中摘录出来让考生翻译的句子,绝对是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它们或关联着文章的高低结构,或体现着文章的中心。二、对文中一些重要词语的考查。但凡让考生翻译的句子,里面肯定有一些重要的词语,这些词语也是

2、评卷时的赋分点;如果考生翻译时能抓住这些赋分点的词语,则离准确翻译句子就不远了。三、对文中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或词语活用现象的考查。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各省市18套试题中所考查的翻译不是特殊的有15套,试题是通过翻译来考查文言特殊句式。可见,考查文言文翻译,其实是对考生阅读文言文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对考生来说,文言文翻译题型是比拟难的。难在下列几个方面:第一,考生无法完全懂文言文文本,有些句子大意更是不知所云,翻译起来当然难度不小。第二,有些考生对文言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在翻译时往往忘记一些文言现象,如通假现象、古今异义现象等,造成句子翻译不完全准确。第三,因为文化背景欠缺,将一些人名、地名

3、和官职名等搞错,进而影响了文言文翻译。针对以上难点,考生在复习时,应该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加强。平时多读文言文,多积累文史知识,熟练掌握文言知识是正确翻译文言文的关键。【考势预测】在高考命题时,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时,一般多采用主观题的形式,从文当选出两到三句话,放置于第二卷,让学生进行翻译。在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各省市18套试题中,有17套都采用这种方式考查了文言文翻译。笔者预测这种题型仍将是2022年高考考查文言文阅读的重点题型,在平时复习时,考生应该重视文言文的翻译,提高自己翻译文言文语句的水平。另外,“理解文中句子开始逐渐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尽管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但一直以来,对“翻译文中的句子考查得较多,对“理解文中的句子考查较少。然而最近几年,在北京卷和上海卷中,有了考查“理解文中句子的试题,如2022年北京卷第10题要求考生根据文言句子谈自己的感悟,还有2022年上海卷第23题、第25题,一个是分析句子叙述效果,一个是要求赏析句式。这些题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很受命者的青睐,所以笔者预测这种题型也可能成为2022年高考考查文言文阅读的一种趋势,值得考生关注。当然,个别省会采用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文言文的翻译,如上海卷第24题、北京卷第8题等,但一般所占的分值不大,而且由于是选择题,所以考生可以通过对选项进行比拟来鉴别正误,

5、所以难度比主观题相对较小。但得其分的可能性相对降低,如果是客观选择题,其得分要么是总分值,要么是0分,所以考生在碰到这类题时要认真对待,不能因题目简单而轻率作答,越是简单,越要细心。【真题解析】可参看第三节翻译解析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试题。2022年高考语文上海试卷九疑山图记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

6、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或曰:“假设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表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注】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表:标记。23.简析第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叙述效果。2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B.听说逃亡者

7、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子。【解析】该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的句子,做这类题首先要读懂题干,看清命题者让考生答复什么。这道题是分析叙述效果,那考生就需要结合高低文进行分析,该句最后一句为“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是从侧面写静,而“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就更暗示中峰的静,有了这样的认识后,结合具体的句子,就知道这句是以声衬静,突出中峰下的幽静。该题考查的是“翻译文中的句子,采用客观选择题的方式来考查,重点考查了三个实词:“听“逸“居,“听有“听说“听任“任凭的意思,结合文章,可以看出“听说在此不妥。“逸有

8、“逃跑之意,但和“者连用,一般理解为“出世。根据前面的“逸者可以看出,后面的“居理解为“结庐隐居更准确。解析:此题仍然考查的是“理解文中的句子,但角度和第1题不同,这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这道题偏重对句式的赏析,一般来说句式有长有短,长句有长句之妙,短句有短句之巧,而此题中画线的句子整散结合,富于变化。因为是赏析,所以在答复特点时,要具体结合所写景物详细进行分析。【答案】1.这句话描写了山中假设有假设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2.答案为C。3.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华、衡、岱的特点,强调其峻峭与宏伟,节奏鲜明;再用散句描摹这样的山峰很多,句

9、式参差,富于变化。【办法攻略】考生要“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备考中要注意下列几点:一、读懂文本,搞清文意。这是准确“理解翻译文中句子的前提,如果没读懂文本,没搞清文意,要准确“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不可能的。那如何才能读懂文本,搞清文意呢?1.平时夯实根底。对课本上的文言文要熟透,对文章内容、文言句式更要了如指掌。2.开拓视野多阅读。“观千剑而后识器,读得多了,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自然会提高。3.做题前先看选文出处。锁定文段的出处,就可以调动自己头脑里积累的文史知识,帮忙自己更好地理解文段内容。4.阅读时画出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和官职名等内容,理清文章中的行文思路。5.结合命题者所给的个别试题来理解

10、。如许多文言文阅读试题中都有对全文内容理解方面的选择题,考生可以参考这些题目来理解文中相应的内容。二、掌握分析字义的一些技巧。在翻译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实词的意思自己平时没有积累到,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考生掌握一些分析字义的技巧:1.字形分析法。汉字具有字形和字义结合的特点,有些偏旁形象地隐含了汉字的意义。我们可以利用字形来推知字义。2.语境分析法。多义实词的词义有多个,一一记住这些词义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高低文语境来判断实词的含义。3.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利用这一特点考生就可以从结构上来推断

11、词语的意思。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高低句是并列结构,可推知“见和“被的意思相同。4.语法分析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5.成语对应法。成语中保存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考生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如?屈原列传“举类迩而见义远中的“迩我们可联想成语“闻名遐迩而推断出其义为“近。三、注意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明显不同。词类活用主

12、要包括下列几类:1.名词作状语,如“人皆得以隶使之中的“隶。2.名词作动词,如“沛公欲王关中中的“王。3.名词的使动用法,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4.名词的意动用法,如“鱼肉百姓中的“鱼肉。5.动词用作名词,如“殚其地之出中的“出。6.动词的使动用法,如“李牧连却之中的“却。7.形容词用作名词,如“险以远,那么至者少中的“险、远。8.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昂其直,居为奇货中的“昂。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渔人甚异之中的“异。数词作动词,如“四海一中的“一。四、注意文言文中的其他一些特殊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和特殊句式等。因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对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考

13、查,所以在“理解并翻译的文中句子中很可能会考查到这样或那样的文言知识,考生在翻译时要注意这些文言文知识。五、掌握翻译技巧。翻译文言句子,一般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那么,“直译为主是指文中字字句句要求落实,当直译无法让句意通顺时,可用意译。考生在翻译时,要注意“留、补、调、通四字原那么:1.留。原文中的官职名、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在翻译时可以保存,不用翻译。2.补。对有些省略句,在翻译时要补出省略成分。3.调。对一些倒置句式,在翻译时,要调整语序,按时现代汉语习惯进行翻译。4.通。在文句原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注意语句的通顺连贯性。【稳固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王守仁,字伯安

14、,余姚人。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廉价从事。其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还至赣州,议讨浰头贼,独仲容未下。横水破,仲容始遣弟仲安来归,而严为战守备。守仁岁首大张灯乐,仲容信且疑。守仁赐以节物,诱入谢。仲容率九十三人营教场,而自以数人入谒。守仁呵之曰:“假设皆吾民,屯于外,疑我乎?悉引入祥符宫,厚饮食之。贼大喜过望,益自安。守仁留仲容观灯乐。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

15、,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余贼奔九连山。山横亘数百里,陡绝不可攻。乃简壮士七百人衣贼衣,奔崖下,贼招之上。官军进攻,内外合击,擒斩无遗。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而大学士杨廷和与王琼不相能。守仁前后平贼,率归功琼,廷和不喜,大臣亦多忌其功,因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已,论功封特进光禄大夫,岁禄一千石。时已丁父忧,屡疏辞爵,乞录诸臣功,咸报寝。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选自?明史王守仁传1.对以下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守仁赐以节物,诱入谢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