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的使用规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36610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料的使用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香料的使用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香料的使用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香料的使用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香料的使用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香料的使用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料的使用规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香料的使用规律一、香料的分类香料的主要作用在于:去除各种烹饪原料所含的异味,赋予食品以香味,并具有杀菌和增进食欲的功效。烹调中有时单味使用,有时多味组合使用,有的制成粉末状,有的制成酱状、油状使用,恰当的用好各种香辛料,不仅能突出原料本身的味道,还能赋予菜品丰富的香味。【分类及特性】香辛料的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香辛料能给食品赋予香,辛、麻、辣、苦、甜等滋味,广义的香辛料是泛指香料、香精等。我们讲的是狭义上的香辛料,下面来分类(香料一般可分为芳香和苦香两大类):【按风味特征分类】酸香:柠檬。甘甜:肉桂、甘草玉竹、麦冬。辛辣味:辣椒、生姜,胡椒、芥末、草果、小豆蔻、大蒜、葱头。麻味:花椒。

2、苦味:陈皮、砂仁。五味俱全:五味子。着色性:红辣椒、姜黄。香和味兼有:肉桂、丁香、大茴香、小茴香、芫荽、白芷、肉豆蔻、大蒜、洋葱、香芹、花椒。芳香性:百里香、月桂叶、小豆蔻、芫荽、牛至。【按植物的利用部位】果实:胡椒、八角、辣椒、小茴香。叶及茎:薄荷、月桂、香菜、百里香、马郁兰。种子:芹菜、小豆蔻、芫荽。树皮:肉桂。鳞片:洋葱、大蒜。地下茎:姜黄、姜。花蕾:丁香、芸香料。假种皮:肉豆蔻。果荚:香荚兰。柱头:香红花。1、芳香类香料主要有:八角(又称大茴香、大料)、桂皮(又称肉桂)、桂枝、丁香(又称雄丁香)、香叶(又称桂树叶、月桂叶)、小茴香、辣椒、花椒、孜然、麝香、檀香、沉香、莳萝、防风、白苏、

3、紫苏、甘草、薄荷、藿香、罗勒、留兰香、迷迭香、百里香、甘牛至(鼠尾草)、甘松、香茅草、牛膝萆、玫瑰、桂花、茉莉花等。1)桂皮(即肉桂、月桂):味甘、辛。主要起芳香调味作用,用法广泛,卤、酱食品必不可少,可增加食品复合香味。2)甘草:味甘。烹调中可赋甜增味,去异压腥,且有防腐功能,各菜系卤水均大量使用。2、苦香类香料主要有:肉豆蔻、白豆蔻、红蔻、草豆蔻、草果、木香、香砂、砂仁、山奈、郁金、山姜、良姜、荜菝、白芷、细辛、陈皮等。苦味香料一般在烹调当中使用量很少,很多苦味香料不可用来制作卤水,但可加工成各种保健食品,及各种特色菜肴。如苍术,味辛、苦。苍术川芎炖甲鱼、苍术良姜炖乌鸡等,都是很好的药膳。

4、1)白豆蔻:性温、味辛。在烹调中做香味调料使用,适用于烹调中的煮、焖、炖、卤,与其它辛味调料配合使用,更能增加食品香气,我们常用的咖喱料、五香粉中就有白豆蔻,但量很少,味道类似胡椒粉。2)草豆蔻:性温、味辛。在烹调中经常与花椒、八角、桂皮等香料一起使用,适用于卤、酱、煮、蒸、烧、焖、炖,使菜肴去异增香。【注意:草豆蔻一般不单独使用。】3)肉豆蔻:性温、味辛。芳香气味强烈,在烹调中广泛应用于炖、烧、焖,煮、蒸、酱、卤,对动物性原料中腥、臊、膻、臭气味有祛味增香作用,我们常吃的五香牛肉、樟茶鸭子、香酥鸡、粤菜的卤水都少不了肉豆蔻。【注意:湿热泻痢、胃热呕泻不宜食用。】4)草果:性温、味辛辣。做香料

5、使用适合卤、煮、酱肉,能祛腥除异、增加香味,增进食欲。5)山奈:性温、味辛,又有三奈子、沙姜、砂姜等称呼。在动物食品中应用于烧、煮、焖、蒸、卤、酱,在腌制食品中加入山奈,可去掉原料的腥、臭、膻、臊异味,同时又是制作五香粉、咖喱料等各种复合香味料的主料之一。6)白芷:性温、味辛。用于卤、煮、烧、炖、蒸,能祛除异味,增加香甜味,和豆蔻、砂仁、萆果、丁香、桂皮、花椒、大料同用效果更好。7)砂仁:性温、味辛。具有浓烈的芳香气味,在烹调中可单独调味,可与其他香料配合使用于肉食品的卤、蒸、酱、烧、炖、煮等。8)荜菝:性辛、微辣,气味如胡椒。在烹调时常与白芷、豆蔻、砂仁等香料配合,祛除动物原料的异味,特别是

6、卤、酱食品必不可少,能去异增香。9)木香:味辛、微苦。可祛除动物原料中的腥、臊、臭、膻味,烹调中常与其他香、辛味调料配合使用,特别是动物内脏,鲁菜名菜“九转大肠”放入木香粉,菜肴别具风味。10)栀子:性寒、味苦。可用于卤制、酱制、腌制,可起到染色的作用。3、有些特殊的香料如蛤蚧、藿香,迷迭香,柏枝叶等有它们各自的性能、特点和作用,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1)蛤蚧(又名仙蟾、大壁虎):有补肺益肾、滋阴壮阳、纳气定喘的作用,其体色因栖息环境不同,有褐色、黑绿色、灰褐色等,其气腥、味微咸,主要在潮州卤水和广东卤水中应用,起提鲜和解腻的作用,而且具有稳定性,有防腐作用。2)藿huo-4香:性微温、味辛

7、。可辟秽祛湿。一般在菜肴中多用于烧鱼,取其特殊的香气及去腥之用。4)迷迭香(别名艾菊):性温、味辛。可发汗,健胃、安神,主要用于西餐中腌制原料(如牛肉)及烧烤类菜肴出香用。5)柏枝叶:性温、味苦辛。一般用于熏肉,取其香气。【注意】既然把它们按气味分类了,就要知道怎样去搭配,不能随意添加。如,木香,有川木香、云木香、土木香,还有厚叶木香,其中云木香气味芳香,性温、味甘苦、稍具刺舌感,而川木香气味芳香而特异、味苦,我们主要用云木香,在卤制的香料包中添加后可增加复合香味,但如果过量会使整个卤汤的味变杂,且有刺舌感,它的用量约在000804左右(与原料的比)。又如,砂仁属于苦香味,如果放太多就会起到反

8、作用;紫苏多用于烧鱼以除腥,但放过多会对感冒的人有损害,这两种东西最多不能超过50克(以25千克水为例)。【香料使用的技巧】1、各种香料在烹调时,一般没有固定的使用量,我们在卤制、酱制食品时,都会根据原料的多少、原料的品种(鸡鸭、肉类、鱼类、下货类、豆制品类等)来制定香料的投放量。大致规律如下:1)下货内脏类,多投放去腥、臊、臭、膻的香料,如肉豆蔻、草果、山奈、白芷、砂仁、荜菝等香料,以去异增香。2)对肉类、鸡鸭、豆制品,一般香料投放相对减少,既要祛除异味增加香气,又要保持原料特有的香气,即本味。3)卤水中的药料包第一次煮时煮40分钟左右就要捞出来(否则药香味太大),这样用过三四次后,香气变淡

9、,就需要重新包个料包了,再煮第二个时,第一个还可以放在里面,这样第二个包只需要煮2030分钟就可以捞出,第一个包用到六七次左右就成了废料,要捞出扔掉,该用第三个包了,这样熬卤水时就能一直保证有两个药包在里面。【参考案例:香料用量举例(个人经验)】原料:以50斤牛肉或猪肉为例。香料:白豆蔻20克、草豆蔻20克、肉豆蔻30克、草果25克(用刀切开,剥出肉、用外皮)、山奈20克、白芷50克(用量较大、用来去除肉的腥膻昧,以增加原料回甜香味)、砂仁35克、荜菝30克、桂皮150克(以肉桂为佳,月桂次之,因为肉桂有甜味,多放肉桂卤出来的东西是回甜口的)、甘草60克(用量较大,与花椒同用,具有增香防腐的作

10、用,可使得卤水不容易坏)、花椒30克、香叶25克、罗汉果2个。2、香料在使用时要本着宁少勿多的原则,尤其是荜菝,丁香等香味浓郁的香料一定不要太多,否则会产生一股发闷的味道。3、香料的去异味和出香在调制火锅底料和制作卤水时,一般都要用香料增加香味,以掩盖某些涮烫原料的不良气味,如腥气、膻气、臭气等。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厨师往往会将香料直接下锅炒制,或是放入卤水中煮制,以使香味溢出。这种做法显然不妥,因为香料的香气主要来源于所含的醇、酮、酚、及酯类、萜tie-1烃ting-1类等可挥发的化合物,然而香料本身也含有一些能产生异味和苦涩味的杂质,这些杂质会影响到火锅和卤水的味道。所以香料在使用前,必须除

11、去异味和苦涩味,以保证火锅锅底和卤水香味的纯正。1)香料的去异方法:火锅和卤水所用的香料,一般可分为芳香类和苦香类两种。芳香类香料有八角、桂皮、丁香、小茴、香叶、香茅草等;苦香类香料有豆蔻、山柰、草果、砂仁、白芷、高良姜等,它们均含有会产生异味和苦涩味的杂质,因各自的含量不同,故去异的方法也有所不同。【1】芳香类香料的去异处理:因芳香类香料中含有的异味和苦涩味杂质较少,故可以采用清水浸泡去异。用清水浸泡香料既是一个涨发吸水的过程,也是一个除去异味和苦涩味的过程,但在处理不同的香料时,浸泡的水温和时间却不尽相同。【注意:严格意义上说,每种香料都应单独浸泡。】八角:香气主要来源于茴香脑,还有少量的

12、茴香醛、柠檬烯等香味成分。八角的香味较浓,异味和苦涩味也比较小,但因为其肉质较厚实,故浸泡的水温最好在50C左右,浸泡的时间需要3小时。桂皮:香气主要来源于桂皮醛,还有丁香酚、蒎烯等香味成分。桂皮虽然异味和苦涩味较小,但因其皮层厚、油性大,不易去异出香,故浸泡时的水温较高-70C左右,浸泡的时间也比较长约为4小时。【注意:浸泡时最好将桂皮掰碎。】丁香:香气来自丁香酚、丁香烯、香草醛、乙酸酯类等成分。因为丁香的香味浓郁,故用量不可多,否则会产生一股闷人的味道。同时,因其异味和苦涩味较小,油性较大,所以浸泡的水温宜控制在40C左右,浸泡时间为3小时。小茴、香叶、香茅草:小茴的香气主要来自于茴香脑,

13、还有葑酮、茴香醛、蒎烯等成分。香叶的香气清香诱人,具有桂皮和芳樟的混合香味。烹调中的作用,以脱臭为主,增香为次。香茅草的香气主要来自柠檬醛,也还有少量的香茅醛等成分。这三种香料在浸泡时,水温宜在30C左右,时间为2小时。【2.】苦香类香料的去异处理:因苦香类香料中含有异味和苦涩味杂质比较多,故一般都是用白酒浸泡以去异。这是因为酒精的挥发作用和渗透作用,使得香料中的异味和苦涩味更容易被除去。但在处理不同的香料时,浸泡时间的长短也需要灵活掌握。豆蔻:香气成分较为复杂,主要有蒎烯、茨烯、二戊烯、芳樟醇、豆蔻醚等。豆蔻的香味较浓,但异味和苦涩味也较大。因其果实个大饱满坚实,故应拍破后才用白酒去浸泡,浸

14、泡的时间通常为2小时。【注意:白蔻要先用清水漂去残留在表面的硫磺味,然后才用白酒浸泡。】草果:香气主要来源于挥发油中的芳樟醇等香味成分。草果的香味较浓,同时它还有一定的脱臭作用,只不过草果的异味和苦涩味都比较大。【注意:处理时应先用清水漂去表面的烟熏味,然后再拍碎放白酒中浸泡2小时。】山柰、砂仁、白芷、高良姜:山柰的香气主要来源于龙脑、山柰酚等成分。砂仁含有一定的油脂成分,香味来源于砂仁油中的各种香味成分,有右旋樟脑、龙脑、乙酸龙脑酯、芳樟醇、橙花醇等。白芷的香味来自于白芷醚、香柠檬内酯、白芷素等成分。高良姜的香味来自于樟脑醇、丁香酚、桉油素等成分。这四种香料用白洒浸泡的时间约为1小时。2)香

15、料的出香方法:因为香料的呈香物质有些是脂溶性的(薄荷、紫苏除外),香料只经过浸泡去异处理后,如果直接用来调制火锅和卤水,那么呈香物质还不能完全挥发出来,故使用前,可以先用适量的油脂炒制,让香味充分释放出来以后,再用于调制火锅或卤水。【注意:用油脂炒香料时,要小火低油温(甚至冷油),切忌猛火热油把香料炒焦炒煳(出现焦苦味)。另外,不同的香料不仅下锅炒制的时间不同,而且还需要把握以下一些原则。】【1】芳香类香料和苦香类香料应当分开炒制,而且芳香类香料的炒制时间比较长,苦香类香料的炒制时间比较短。这是为避免因加热时间过长温度升高,而造成苦香料未除净的苦涩味渗出。【2】炒制香料时,应根据香料的出香快慢各有差异这一特性,分先后次序下锅。也就是说,出香慢的香料先下锅炒制,出香快的香料后下锅炒制,这样才能使香料出香趋于大同,从而保证火锅或卤水的风味不变。【3】具体来说:炒制芳香类香料时,出香慢的香料八角、桂皮等应当先放,而出香快的香料小茴、香叶、香茅草等则应后放;炒制苦香类香料时,出香慢的香料豆蔻、草果、砂仁、等应当先放,而出香快的香料,比如山柰、白芷、高良姜等则应后放。【注意】一般来讲,出香快是因为颗粒小,出香慢是因为块比较大,所以可将八角、桂皮、草果等敲碎后与出香快的一同下锅。4、在使用时,芳香类和苦香类要合理搭配:一般情况下香多苦少,(如砂仁放多了会特别苦,荜菝有辣口也不能多放,白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