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139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36514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139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139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139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139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139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13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139(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1. 单选题 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是( )。A 前摄抑制B 倒摄抑制C 双重抑制D 先前抑制考点 第一节认知过程解析 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因此,本题选择A。2. 多选题 能力的差异表现在( )。A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B 能力类型差异C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D 特殊能力的差异考点 第二节个性心理特征解析 人的能力有个别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分析(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类型的

2、差异;(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4)特殊能力的差异;(5)智力的性别差异。因此,本题选择ABCD。3. 判断题 置换,是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 )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一节社会态度解析 略。4. 简答题 简答: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考点 第二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解析 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5. 简答题 简述课外活动的组织要求。考点 第五节课外活动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活动的组织要求方面的知识。6.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可以自行处理而不用与其

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A正确B错误考点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7. 判断题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一节品德解析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包括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排斥、喜欢与厌恶等。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部分。8. 单选题 “教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要”这一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 )阶段。A 关注自我B 关注生存C 关注情境D 关注

4、学生考点 第一节教师解析 关注学生阶段,教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可以说,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9. 单选题 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再好的教育,也很难令其用人类的语言进行顺畅交流。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 阶段性B 差异性C 不平衡性D 互补性考点 第一节教育与人的发展解析 人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题目中的“狼孩”错过了发展语言的关键期。10. 多选题 斯滕伯

5、格认为智力包括三个部分( )。A 成分B 经验C 情境D 语言考点 第二节个性心理特征解析 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强调在问题解决中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他认为智力包括三个部分成分、经验和情境,它们代表了智力操作的不同方面。他的智力理论也被称为智力三元论。因此,本题选择ABC。11. 多选题 新课程改革提出,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包括()。A 均衡性B 综合性C 公开性D 选择性考点 第二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课程改革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12.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A 均衡发展B 优先发展C 快速发

6、展D 同步发展考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13. 简答题 简述如何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考点 第三节课堂管理解析 略。14. 单选题 小程的妈妈为她买了一盏护眼台灯,以方便她学习,并且台灯对保护视力有帮助。这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中的什么策略( )。A 环境管理策略B 时间管理策略C 努力管理策略D 学业求助策略考点 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解析 学习环境可影响学习时的心境,从而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因此,为学习者创设适宜的环境很重要。首先,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其

7、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因素。15. 单选题 通过强化(即奖励)来塑造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行为治疗技术是( )。A 强化法B 代币奖励法C 行为塑造法D 消退法考点 第三节学生心理辅导解析 强化法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化(即奖励)来塑造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16. 多选题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是( )。A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B 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C 大面积培养人才D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考点 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解析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

8、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5)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6)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多向交流,互相启发和互相促进。其缺点之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本题选择BCD。17. 判断题 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个体相对持久的变化。( )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二节学习理论解析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18. 单选题 一般过度学习花的时间以( )为宜。A 110%B 120%C 130%D 150%考

9、点 第一节认知过程解析 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假如把材料刚能背诵时所花的时间定为100%,一般过度学习花的时间以150%为宜。因此,本题选择D。19. 单选题 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的是( )。A 学制B 教育制度C 教育法规D 教育组织考点 第二节教育制度解析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0. 单选题 “由于我考试失败,妈妈再也不会喜欢我了。”这句话所表达的非理性信念是( )。A 过分概括化B 绝对化要求C 糟糕至极D 以上都不是考点 第三节

10、学生心理辅导解析 人们持有的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包括:绝对化要求、过分化概括和糟糕至极。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它是个体对自己或别人不合理的评价,其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21. 单选题 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是动力。A 知B 情C 意D 行考点 第二节德育解析 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因此,本题选择B。22. 简答题 简述成就目标理论的主要内容。考点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

11、成就目标理论。23. 单选题 思维灵活性较差,但比较细致,喜欢沉思。这类人的气质类型属于( )。A 抑郁质B 黏液质C 多血质D 胆汁质考点 第二节个性心理特征解析 黏液质的人反应性低。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这类人情绪不易发生,也不易外露,很少产生激情,遇到不愉快的事也不动声色;注意稳定、持久,但难于转移;思维灵活性较差,但比较细致,喜欢沉思;在意志力方面具有耐性,对自己的行为有较大的自制力;态度持重,好沉默寡言,办事谨慎细致,从不鲁莽,但对新的工作较难适应,行为和情绪都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因此,本题选择B。24. 单选题 考核和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是( )。A 观

12、察法B 测验法C 调查法D 自我评价法考点 第六节教学评价解析 测验法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最基本的方法。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因此,本题选择B。25. 单选题 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 )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A 斯宾塞B 博比特C 泰勒D 培根考点 第一节课程概述解析 在西方,斯宾塞最早提出课程一词。26. 单选题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 )相隔离。A 教育与生活B 教育与经济C 教育与政治D 教育与生产劳动考点 第二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解析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孟子提出的关于社会分工的思想,

13、他认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必要的,这种观点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隔离。27. 判断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国家课程方针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A正确B错误考点 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七条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28. 单选题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 )。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考点 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解析 启发性原则是

14、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因此,本题选择B。29. 单选题 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中,( )是高级目标。A 提高成绩B 提升智力C 寻求发展D 学会调适考点 第三节学生心理辅导解析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其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30. 简答题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考点 第一节认知过程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问题解决方面的知识。31. 多选题 教育行政申诉制度包括( )。A 教师申诉制度B 国家申诉制度C 受教育者申诉制度D 法人申诉制度考点 第六节教育法律救济解析 教育行政申诉制度是指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公民,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教育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获得救济的制度。主要包括教师申诉制度和受教育者申诉制度。32. 判断题 教育行政执法具有执法主体单一性的特征。( )A正确B错误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