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36230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量工程物理系 工物 22 方侨光 2002012041【实验概述】1928年,Dirac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1932年,C.D.Anderson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 近 20 年来,正电子湮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固体物理、金属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正电子湮没技术可以分为寿命测量、角关联测量和线形测量,本实验进行 的是寿命测量。【实验原理】1、正电子湮没寿命从放射源发射出的高能正电子射入物质中后,首先在极短时间内(约10-12S以下)通 过一系列非弹性碰撞减速,损失绝大部分能量至热能,这一过程称为注入与热化。热化后的 正电子将在样品中进行无规扩散热运动,最后

2、将在物质内部与电子发生湮没。从正电子射入 物质到发生湮没所经历的时间一般称为正电子寿命。由于湮没是随机的,正电子湮没寿命只 能从大量湮没事件统计得出。在寿命测量中,最常用的正电子源是22Na放射源。当它发生B+衰变时,主要产生动 能为0-540keV的正电子并几乎同时发射能量为1.28MeV的y光子。因此,可以将此y光 子的出现作为产生正电子的时间起点,而0.511MeV湮没丫光子的出现即是正电子湮没事件 的终点。这段时间间隔便可以近似地看作正电子的寿命。利用时间谱仪对每个湮没事件都可 以测得湮没过程所需的时间,对足够多的湮没事件(约需106次)进行记录,就得到了正电 子湮没寿命谱。可见,所谓

3、测量正电子湮没寿命实际上就是测量一次湮没事件中有关联的两个不同能量 的y光子出现的时间差;将发射1.28MeV的y光子作为时间的起始信号,而把发射0.511MeV 的 y 光子作为终止信号。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量快一快符合系统(1)塑料闪烁探测器塑料闪烁探测器由塑料闪烁体及光电倍增管组成。当Y光子射入塑料闪烁体内时可发生 康普顿效应,所产生的反冲电子的能量被闪烁体吸收而发生闪烁光。利用光电倍增管把微光 放大并转换成电脉冲输入到相应的电子学线路中进行测量。光电倍增管由一个光阴极和多个 倍增电极(通常又称为打拿极)以及阳极构成。阳极端接地,阴极端加负高压,在各打拿极 上由分压电阻给出一级比一级高的电

4、位。(2)恒比甄别器(CFD) 是时间谱仪中决定时间分辨率的关键部件之一。光电倍增管输出脉冲的幅度和上升时间是随脉冲而有变化的,直接用它来触发一电子学线路时,触发时刻会因此而出现抖动。为 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CFD对光电倍增管的脉冲输出进行整理。它的作用是在每一阳极脉 冲上升时间的一恒定点上产生一信号,使输入到时间幅度转换器的脉冲起始(或终止)时间 与光电倍增管脉冲输出的起始时间之间有一恒定的时间差,不受光电倍增管输出脉冲幅度等 变化的影响,而只决定于光子Y发射的时刻。这就显著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3)时幅转换器将CFD输出的起始信号与另一个CFD输出的终止信号之间的时间差线性地转换为一 脉

5、冲的幅度。其测量原理如下:时间分析器相当于一个恒流源在电流开关 K 的控制下对电 容C充电;起始信号使开关K接通,而终止信号使K断开。根据电学基本知识,电容C上 的电压幅度 V 与充电时间 t 的关系为上式表明,由于I和C都是恒定的,输出脉冲的幅度正比于两个信号的时间差。由于时幅转换器本身有一定的“死时间”;当小于此时间时,不能得到线性转换。因此, 为了保证时间差信号都能得到线性转换,终止信号在输入到时间幅度转换器前先通过一延时 器,其延迟时间可以按需要进行调节。由时间分析器输出的信号可直接送入微机多道分析器(接在ADC IN 上),由后者经过模数转换后按时间差存贮在相应道址的存贮器中。利用延

6、 时器还能对时间谱仪进行时间标定。4)多道分析器将输入脉冲按不同幅度分类计数,即不同幅度的脉冲计入不同的道址中。在多道分析器 中道址与时间或能量(在本实验中为时间)相对应作为横坐标,而每道中的计数(即记录到 的一定寿命的湮没事件的发生次数)作为纵坐标。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正电子湮没寿命谱。JL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实验能窗调节接线示意图CH3CH2CH1示波器AnodeGate2022放大2035AdelayADC inTiming OutputDynodeMCA0.51Mev I Nlev3、实验步骤(1)延时调节:先按右图接好电路, 调节延时旋钮,记录示波器中方波位置 以及相同时间内 MCA 的计

7、数。作出二 者的关系曲线,确定计数最大时的方波 位置。(2)能窗调节:调节延时旋钮是方 波位于(1)中确定的的位置。调节CFD 的上下阈值旋钮,确定分别记录 1.28MeV和0.511MeV的y光子所对应 的能窗。(3)显示寿命谱:将实验电路按照 实验仪器中的图接好,此时在 MCA 上记录到的便是正电子的寿命谱。(4)道宽测量:通过延时调节,观测峰的位移,可计算每条道相当于多少时间。从而 可得到正电子的寿命。【实验结果】1、延时调节部分方波前沿刻度总计数时间/S平均每秒计数045425.301812400125.6493624117425.20163434089824.721654415049

8、25.24596拟合曲线如下图所示:可见,峰值点大约在 2.7 左右。2、能窗调节能量上阈刻度下阈刻度1.28MeV0.840.370.511MeV0.240.193、正电子能谱由于系统不稳定,始终无法得到正电子能谱,故而取用之前同学做过的一个结果来做数据处理。原始数据如下:通道389390391392393394395396397398399400计数001000100201通道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412计数22455121529527077103通道413414415416417418419420421422423424计数1161271081

9、171611421581341221217454通道425426427428429430431432433434435436计数664837254032332123272613通道437438439440441442443444445446447448计数11127684363923通道449450451452453454455456457458459460计数520300230120通道461462463464465466467468469470471472计数202352212001通道473474475476477478479480计数20000001道宽为0.1 ns。绘制出图像如下所示,此即是最后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