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36194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科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班科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班科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班科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班科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科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科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案2021年小班科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幼儿园名称:XXXX班级: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幼儿园教案2021年小班科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这是小班科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小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2、启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兴趣;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二)活动准备: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2、故事小蝌蚪找妈妈;3、PPT三)活动过程:一、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

2、样子的,象什么?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参考资料: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

3、尾巴还没有脱落。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三、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2、提问:(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hellip

4、;)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附件(儿歌):小蝌蚪找妈妈1、一个卵子圆又圆,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2、一只蝌蚪一条尾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3、两条后腿长出来,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4、四条腿呀长出来,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老师头演青蛙妈妈去迎接小蝌蚪)。教学反思:1、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以讲故事形式进行引入,略显单一,于是采用PPT的形式,将故事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幼儿观看,并加以将讲述,这样让幼儿很直观地观察小蝌蚪的各种动态,以及青蛙的模样,青蛙与其它动物的相同与不同;2、在活动过程中,在保证幼儿有自由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先进行观察,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再进行绘画基本操作的示范;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4、不足之处在于:从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 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