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秘密保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361721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技术秘密保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企业技术秘密保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企业技术秘密保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企业技术秘密保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企业技术秘密保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技术秘密保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技术秘密保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方法1一、代码控制1二、亲情加分段控制2三、综合布防2四、全盘监控3五、没有绝对的保密4参考文献5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方法【内容摘要】当企业凭借自己独特的技术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想到去申请专利的时候,管理层中10个人可能有9个人会阻拦,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照专利法的要求,企业一旦将该技术申请了专利,就必须将该技术公开,如果其他公司想盗用或者拷贝,按照正常的逻辑,应该迅速被政府绳之以法,赔偿拥有专利企业的所有损失,但事实上,大部分专利之争政府都无从管起。企业申请专利,从本质上讲,是基于对政府的信任,一方面相信其维权意识,另一方面相信其维权能力。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在专利维权方面,很多

2、时候很难落到实处。因此,很多企业将自己的核心技术“默默地”应用于生产,却闭口不提专利,他们采取自己的方式来保守技术秘密,尽管这些方式无法获得法律意义上的保护,甚至有些“古董”,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行之有效。【关键词】代码 亲情 分段 综合布防 全盘监控当企业凭借自己独特的技术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想到去申请专利的时候,管理层中10个人可能有9个人会阻拦,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照专利法的要求,企业一旦将该技术申请了专利,就必须将该技术公开,如果其他公司想盗用或者拷贝,按照正常的逻辑,应该迅速被政府绳之以法,赔偿拥有专利企业的所有损失,但事实上,大部分专利之争政府都无从管起。企业申请专利,从本质上讲,是基于

3、对政府的信任,一方面相信其维权意识,另一方面相信其维权能力。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在专利维权方面,很多时候很难落到实处。因此,很多企业将自己的核心技术“默默地”应用于生产,却闭口不提专利,他们采取自己的方式来保守技术秘密,尽管这些方式无法获得法律意义上的保护,甚至有些“古董”,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行之有效。一、代码控制杨先生是一家国有企业的退休工程师,在多年的实践中,他摸索出了一种铝件脱模剂的配方,使用他配制的脱模剂,生产出来的铸铝配件光洁度和粗糙度都远远高于同类产品,因此,被当地的摩配企业广泛采用。杨先生过去没想到去申请专利,他说:“我辛辛苦苦摸索了这么多年,就这么点小秘密申请专利,意味着公开技

4、术秘密,可能我头天公开,第二天人家就会把产品做出来,那跟自杀有什么区别”。为保护自己的技术秘密,杨先生很少大批量地配置脱模剂,接到订单,他才亲自去采购原材料,但是他从不在一个地方将所有的原材料收购齐,每个地方只采购一两种,采购了的原材料也不直接送到加工地点(在郊区租用的一个独立农家小院),而是先找个地方将包装撕去或者换成其他没有任何标志的包装。为了区别,要先生将更换了包装原材料用1、2、3、4编号,然后才送到加工地点,在配置过程中,杨先生要求工人按工序将编号原材料进行混合或加工,关键的一两个程序还是工人不在时由他亲自操作。每次批量生产结束,杨先生都要将剩余的原料收回,工人都是临时请的,一般干一

5、段时间就换人,杨先生这样做了好几年,没有出现任何泄露的事情,即使他的独养闺女也只是知道一些原料和工序方面的内容,至于关键程序杨先生告诉女儿:“到了你真正接班那天,我自然会告诉你”!二、亲情加分段控制像杨先生这样的小企业,一个人就能守住技术秘密,但如果摊子大了,技术秘密控制就难多了。类似代码控制的保护手段还有分段控制和亲情控制。分段控制是将不同环节的技术秘密由不同的人来掌握,由于专业技术的不同和有效的调控,这些方式在国防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很多工程师工作几十年,也就研究生产某一个零件而已,多年后才知晓是应用某一国防工程。在家族经营的企业中,亲情控制也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秘密保护方式,就是技术秘密只由家

6、族成员掌握,靠浓浓的亲情防止技术秘密外泄。但这种方式的风险在于,一旦亲戚反目成仇或者另立门户,技术秘密的掌握者很可能成为原公司的竞争对手,这方面“傻子瓜子”等企业有着深刻的教训,在现实情况下,更多的企业采取亲情十分段控制的方式来抵御这种风险。三、综合布防在机械制造行业,同行之间互挖技术人才,可谓见惯不惊,位于西部的民营企业A公司发现要想获取国有企业B公司的技术越来越难了。B公司与日本企业合资后,借鉴了日本企业的一些管理办法,在保护技术秘密上,采取综合布防的手段,一方面提高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的薪酬标准,提供长期工作合同,与之签订细致而又具有很强约束力的保密协议,同时将一些技术成果申请专利保护;另一

7、方面向委托加工新技术产品的配套厂家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一旦产品合格就建立长期的供货关系,使其在与其他配套厂家的竞争中处于领先的优势,其中优厚的合作利益防止了新技术产品变相为竞争对手使用。A公司开始见“挖人”不成功,就试图在配套厂家C公司那里获得突破,要求C公司也向其提供新产品,如果C公司答应,那么A公司连模仿B公司产品的模具费都能省了。但C公司十分珍惜自己与B公司建立起来的长期合作关系,而且这种合作的利润空间远远大于与A公司的短期合作,多次努力之后,A公司只有无奈放弃。更令人惊讶的是一种无形的技术秘密控制方式。陈先生是华中某民企的一个项目负责人,他在该公司兢兢业业工作多年,但待遇却始终低于业内

8、同行,同城另一家企业了解到他负责的项目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就派中间人悄悄与他联系,这家企业开出的待遇相当不错,陈先生思虑再三后,还是婉言谢绝对方的邀请,当中间人追问原因时,陈先生说:“我跳槽过去很容易,但除非我想老婆小孩出事”原来陈先生的老板在当地很有背景,以前就有过技术人员跳槽被教训的例子,这位老板手下掌握关键技术的员工几乎不敢在当地跳槽,这种技术秘密的保护手段更多地来自一种无形的压力。四、全盘监控在一些高科技企业里更多的是采取先进的日常监控手段来防止技术秘密丢失,曾先生在国内一家知名的通信技术集团做技术开发工作,他在公司的一切活动都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进出工作区,他必须使用证明自己身份的电子

9、ID卡才能打开玻璃门,同时电子监控系统会自动记录他到达和离开的时间。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两套电脑配置,一套用于办公、另一套用于技术开发,前者与公司局域网连接,而后者则是技术开发部门独立的系统,这主要是为防止技术秘密泄露。对于电脑的使用,曾先生的公司有着严格的规定,不管是办公室电脑、还是平时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都必须设置开机密码、硬盘密码、程序密码,凡是能设定密码的,几乎都要求设定8位以上密码,这些密码必须每3个月就更换一次,此外,这些电脑上诸如软驱、光驱等有拷贝、刻录功能的设备都被人封闭,优盘也被限制使用,任何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必须经过审批后才能拷贝。公司规定同事之间禁止通过办公网络传递与工作无

10、关的信息,每位员工电脑上装有一个监控程序,有权限的管理人员通过该程序就能看到工作人员在做些什么工作,以及运行过哪些程序,由于公司局域网没有直接与互联网相连,因此员工无法收到工作邮件之外的任何邮件,员工发邮件也是通过公司服务器统一转发,各地分公司的局域网通过专线与集团总部相连,这样,公司的信息只能在整个企业网内实时传递。在技术开发部门,有着数台监控器关注着研发人员的一举一动,员工离开位置超过10分钟,必须将案头的文件资料锁进配备的个人保险柜内,研发人员出门前必须主动开包接受检查,以免带出不该带走的文件或电子资料,在这种近乎封闭的环境下,企业技术秘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泄漏。五、没有绝对的保密对于企

11、业在技术保密方面各显神通,重庆机械学院钱汉成教授认为:“没有绝对的保密,只有相对的领先”。尽管钱教授是位申请专利保护的拥护者,但他承认:“任何技术秘密只能领先一段时间,哪怕你申请了专利也难逃被模仿的命运。比如汽车,人家买来一拆,把零件用激光三维技术一测量,尺寸数据都出来了,再用光谱分析仪一分析,原材料成分就很明白了,通过反向工程一推,加工方法和工序对专业人士而言可谓小菜一碟”。他说:“任何专利技术都要求技术参数范围,比如一种金属材料,你必须公布成分的含量,假如成分中锰是0.5%-1.5%,钛含量是0.1%-1%,锌0.3%-1.2%,模仿者只要其中任何一样的成分不在你公布的范围内,他就可以说没

12、有侵犯你的专利,反过来你又不可能尽量缩小参数范围,过于缩小就相当于变相把技术秘密透露给模仿者,技术这东西就是一层纸,如果别人捅破了这层纸,那还有什么秘密可言,不仅是机械行业、化工行业的情况也是这样”。就连软件行业都难逃专利被模仿的命运,北京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的经理就道出了他们宁愿选择技术保密,也不愿申请专利的顾虑,如果我们的软件要申请专利,那么技术公司是申请专利的第一步,不公开就申请不到专利,但一公开,其结果是一下子冒出了一大堆拥有相似技术的企业,他们将技术稍做变形,将该技术改头换面,就堂而皇之地推向市场,迅速形成利润,政府核查起来的难度非常大。另一种情况是其它公司将我们公开的技术升级换代,那我们就只有吃哑巴亏的份了,一旦模仿者再申请专利,那么,我们要么只能放弃技术,要么就必须研发出更具超前性的技术,且超前性能必须有质的飞跃,否则就只能给模仿者交纳专利费了。正所谓道亦有“盗”,其实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保密的方式也就各异,无论技术保密也好,专利保护也好,只要能够有效地保住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均会采用。参考文献1、商界2004.52、企业经营与管理中央电大出版社 03.第一版3、经济日报04.3.25企业技术机密4、创新与研究袁河成著,经济出版社02第3版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